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工业50多年的发展历程造就了车业的繁荣.合资合作也好,自主研发也罢,不管是哪种方式,它们都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不能否认合资合作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卓越作用,但特别要看到自主研发对中国汽车工业下一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贾可 《经营者》2011,(11):112-117
在合资自主眼看着一哄而上的所谓后合资时代,必须深层次地研究和阐述合资自主品牌建设模式的得失利弊和对中国汽车工业长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1984年成立“北京吉普”,以及1985年成立“上海大众”和“广州标志”开始,我国汽车产业逐渐走上了与外国汽车企业巨头进行大规模合资的道路。这种合资方式实际体现了对国家“市场换技术”发展政策的回应。可是,时隔20多年以后,汽车产业市场开放了,制造和生产能力提高了,却没有换来先进的技术,在技术上仍然受制于国外企业,仍然缺少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4.
何鼎弘 《经营者》2012,(5):30-31
从2012年1月16日至2012年2月20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经历了中国的农历新年。也许是新年假期的原因,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汽车正在休假中,并没有发布涉及到相关召回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走自主之路创民族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刁金海 《企业研究》2008,(11):53-54
当前中国整个汽车业都在谈论自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过去我们采取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产品主要采用外国汽车品牌和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逐步发展成熟,乃至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但我们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汽车产业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的自主品牌虽然也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到底有无存在的合理性,它对中国汽车工业是促进还是伤害?合资自主是否是中国汽车工业迷失在合资道路上的遮羞布?  相似文献   

7.
贺大卓 《英才》2008,(11):92-93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只能依靠自己在夹缝中求生存.通过合资、合作、重组、并购等手段,谋求在未来的汽车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12,(6):15-15
合资自主来了,来得轰轰烈烈,理念、宝骏、启辰、首望…一连串的新品牌正在充斥着中国的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9.
刘宝华 《经营者》2012,(18):86-87
合资品牌汽车很难迅速采用最新技术,并且往往从高端产品开始,自主品牌则可能打破这一规矩并引领潮流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13,(4):106-107
奇瑞与捷豹路虎项目作为中国后合资时代的代表,正在体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平等的、互补的、全新的合资模式已经开启这是一场备受业内关注的合资,因为这是事关中国自主品牌旗手奇瑞的合资。2012年10月,一直备受业内关注的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合资项目终于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合资公司总投资额为109亿元人民币,合资双方股比为50∶50,其中奇瑞汽车占50%,路虎汽车占20%,捷豹汽车占5%,捷豹路虎汽  相似文献   

11.
林雷 《经营者》2011,(7):44-44
合资汽车企业产品研发能力的薄弱以及对合资外方核心技术的依赖将难以促成“合资自主”的实质性成长  相似文献   

12.
邹昭 《企业经济》2014,(5):7-13
在"以市场换技术"为特征的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内资企业依托国内庞大的市场,通过中外合资企业的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在中国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打造自主品牌的角色,日益成为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真正主体。中国汽车产业后合资时代显现出与"合资时代"显著不同的新特征,如政府政策转向支持自主创新、内资企业与合资企业从"错位经营"转向正面竞争、企业战略重点从国内市场转向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企业创新路径从"以市场换技术"转向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等。面对中国汽车内资企业内外部环境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中国汽车内资企业在后合资时代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萍 《企业导报》2011,(21):100-101
<正>一、引言汽车配件是汽车产业的基础和支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汽车配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庞大的汽车需求量,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配件企业纷纷到中国合资或独资设厂,使得我国汽车配件产业得到进一步地快速发展,特别是自主品牌的发展。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总数8000多家,其中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  相似文献   

14.
雷霆生 《经营者》2014,(6):66-67
大多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就像白板一张,即便有合资背景也没让他们的自主品牌沾染上什么光环,要想在未来有所斩获,就要自己努力在白板上画出色彩  相似文献   

15.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7,(15):70-71
中国最赚钱的合资车厂决心要变成一家实实在在的汽车企业,但它的第一步居然是开发自主品牌当现任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大河原荣次首次听说本田(Honda)正考虑在中国成立一家研发公司时,他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11,(17):30-31
在《汽车商业评论》的联合调查中,45%的人并不认为自主品牌汽车一定会被合资自主击败,因为“自主品牌平台有的甚至更先进,造型内饰更漂亮,制造工艺同样稳定”,这正是自主品牌挑战合资自主品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不断加剧,汽车工业呈现新格局。中国当今主要汽车企业分为合资和中资独立企业两类,跨国公司对两类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总的看来,跨国公司为中国的汽车工业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中国发展自主创新的汽车工业的关键还是要提升中国汽车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不断加剧,汽车工业呈现新格局.中国当今主要汽车企业分为合资和中资独立企业两类,跨国公司对两类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总的看来,跨国公司为中国的汽车工业既带来了机遇又带了挑战,中国发展自主创新的汽车工业的关键还是要提升中国汽车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与肖 《经营者》2012,(18):100-107
尽可能在传统汽车领域通过政策支持自主品牌发展,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为自主品牌构建平等环境,或许正是中国政府坚持支持合资自主的真正理由  相似文献   

20.
葛帮宁 《经营者》2014,(22):240-245
2012年,张小虞就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2012年9月1日下午3时,天津泰达酒店一层咖啡厅,这位中国汽车界符号性人物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记者的独家访谈。在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他为我们详细解构中国汽车60年产业图景及未来航向,其内容几乎涉及当下汽车产业所有热点问题——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以及他的汽车情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