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12月17日,上海外高桥电厂三期工程7号机组并网获得一次成功。这座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先进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是目前我国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机组之一。这台机组从2005年7月破土动工到并网,仅用了27个月,815天时间。该机组将于2008年一季度投入商业运行。  相似文献   

2.
速递     
《中国核工业》2014,(8):8-8
中核集团福清核电1号机组并网成功 8月20日,中核集团福清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在1号机组并网过程中,设备各项参数正常稳定、状态控制良好,这标志着机组建设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具备发电能力。至此,中核集团核电运行机组达到了10台。  相似文献   

3.
正6月15日23时58分,西津电厂3号机组一次并网成功,16日5时21分并网进入72小时试运行,各项技术指标全部符合设计要求,机组一次启动、一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大唐聚源检修分公司组建3年来首次承担的首台A+工程——西津电厂3号机组增容改造圆满收官,较计划239天总工期提前13天。  相似文献   

4.
2月17日15时09分,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我国东北首个核电站正式进人并网调试阶段,具备发电能力。辽宁老百姓从这一天起用上经济、清洁的核电。  相似文献   

5.
8月21日,刚刚经历过1号机组并网的欢欣与喜悦,当记者第二次来到福清核电工程的现场时,眼前这片西海岸边的红土地上,静静地承载着已经矗立起来的4台核电机组--1号机组已经并网,2号机组进入冷试,3号机组进入安装高峰已经“扣盖”,4号机组的土建基本完成但穹顶还未吊装。与之相对应的,是5、6号机组的场地已经预留出来负挖过后的基坑,裸露的大块岩石在灼热的阳光下似乎也在等待着新一轮开工。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明确,2021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资金总额为25亿元,其中:用于安排非竞争配置项目的中央补贴资金20亿元;用于安排竞争配置项目的中央补贴资金5亿元。《方案》要求,纳入2021年中央补贴范围的竞争配置项目,应在2023年底前全部机组建成并网,实际并网时间每逾期一个季度,并网电价补贴降低0.03元/千瓦时。2020年底前开工的非竞争配置项目,均须在2021年底前全部机组建成并网,逾期未并网的项目取消非竞争配置补贴资格,后续可通过参加竞争配置的方式纳入中央补贴范围。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28日至30日,相继启动220千伏察北变电站、义缘开闭站及沽察、沽泉、察缘、缘麒220千伏线路,麒麟山等4家风场顺利送出。年内新增并网风电机组47.325万千瓦,地区风电并网机组容量达到106.825万千瓦,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25亿元2021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资金总额为25亿元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印发《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1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资金总额为25亿元,推动生物质发电有序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须纳入国家、省级专项规划。纳入2021年中央补贴范围的竞争配置项目,应在2023年底前全部机组建成并网,实际并网时间每逾期一个季度,并网电价补贴降低0.03元/千瓦时。  相似文献   

9.
2015年8月,中核集团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巴基斯坦卡拉奇K-2核电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3月,"华龙一号"全球第四台机组K-3项目首次并网成功,为后续投入商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至此,"华龙一号"海外2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这标志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核电走向世界实现了重大飞跃,是中核集团推动构建...  相似文献   

10.
正8月20日,福清核电1号机组迎来了并网时刻。站在此刻回望,泪水与汗水,艰辛与责任,始终伴随着福清核电1号机组建设的每一步。6年的历炼奋进中,作为福清核电的工程设计总承包,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也完成了一个"成人礼"。一路风雨,中核工程披荆斩棘,战胜了设备拖期带来的不利影响,攻克了首次设备国产化制造的重重难关,不断创新技术、提升管理,6年的磨练成长,积累的经验与前行的动力,让中核工程向国际一流公司渐行渐近。福清核电1号机组并网之际,让我们回望曾经的艰辛与奋斗,展望迈进一个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批风电场的建设,风电机组在电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可控性远弱于火力发电机组和水力发电机组,所以给电网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并网风电机组在持续运行和切换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变,会对当地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结合河北红松风电场实际情况,从并网风电机组输出的功率波动、无功功率补偿、电网稳定性等方面出发,分析了风力发电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的主要原因,对降低电网电压失稳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25日17时17分,广西防城港核电站1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整个并网过程中,防城港核电站1号机组各项设备参数正常稳定,机组状态良好。至此,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具备发电能力的核电机组已达16台,核电总装机容量也增至1708.1万千瓦。防城港核电站1号机组并网后,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带负荷试运行和相关试验。各项试验符合要求后,机组会进入满功率168小时示范运行考核。考核期间,机组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标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一季度,广西电网新增并网风电项目6个、新增装机容量达50.3万千瓦,同比增长76.5%。预计上半年风电累计并网规模达到350万千瓦,提前完成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划提出的2020年并网风电目标。国家政策明确,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截至今年3月底,广西累计核准风电895万千瓦,为赶上补贴末班车,广西风电项目纷纷加快建设,预计全年新增投产的风电机组有望超过400万千瓦,超出历年来累计并网容量1倍还多。  相似文献   

14.
如果给2012年中国核电的发展贴一个标签,“具有里程碑的一年”再合适不过,通过了核电发展新规划,在更高安全标准上重启核电:如今,2013年的中国核电已进入稳步发展的新阶段,2台机组投运,1台机组并网,2台机组开工建设。而历经变化的世界核能产业,2013年又是怎样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华北电业管理局和天津市电力工业局的摘牌,其职能管理已调整到政府电力管理部门,对热电联产项目管理的方式和目标就不再是职能上的管理,而是并网双方以合同、协议方式的约定。电网的管理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管电部门加强行政行业管理,另一方面,作为电网方要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角度来规范并网电厂的运作。一、严格掌握并网机组的并网手续加强并网程序的管理(一)加强项目建设可行性的审查。小容量热电联产机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征得电力部门的审查、同意,取得电力部门的意向书后,方可立项。当前,尤其要严格禁止违规建设13.5万…  相似文献   

16.
4月13日19时10分,继长江三峡电站后中国已发电的第二大水电工程——龙滩水电工程4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至此,龙滩水电工程已有4台机组并网运行发电,投产装机容量达280万千瓦。我区龙滩、岩滩、大化、乐滩等一大批清洁的绿色电能项目,经数十年的努力得以建成。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地  相似文献   

17.
新闻点点评     
《中国电业》2009,(6):4-5
世界首台海水脱硫百万机组并网 6月14日,广东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节能环保型机组——华能海门电厂1号机组成功并入南方电网。海门工程是全国首个脱硫、脱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同步投运的百万千瓦机组建设项目。也是世界首例采用海水脱硫的百万千瓦机组,污水处理率达100%。 比大地更辽阔的是海洋。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传来喜讯,国内陆上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5兆瓦永磁直驱型风电机组成功并网运行,将为冬奥会绿色清洁用电提供有力支撑。据了解,这台机组是目前我国安装作业海拔最高、设备运行方式最为完善、直接投入风场建设运行最大的风机,对加快我国新能源设备升级换代、推广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将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我国主流风机  相似文献   

19.
大修的开展,是年度工作重点;大修的质量,关系到下一周期机组的稳定运行。从101大修,至102大修,至103大修,至201大修,直至刚刚完成不久的104大修、202大修,面对这一个个数字,没有人单纯地认为这仅仅只是数字的递增,每一次大修数字的背后,都有着数不清的汗水与感动,亲身经历大修的二核维修人更能体会每一步走来的艰辛与获得丰收的喜悦。2006年4月12日21时48分,1号机组在完成汽轮机超速试验后,成功并网,标志着104大修胜利结束。本次大修,为1号机组在第5燃料循环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神秘、期待、赞叹——现场锤炼新力量2005…  相似文献   

20.
国家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3—2011)和能源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规范》(NB/T31003-2011)的批准发布,标志着新的风电并网标准基本形成。风电并网标准的发布解决了风电并网标准欠缺的问题,规范了风电场并网的基本技术要求,促进了风电机组质量的提高,厘清了电场和电网井网责任,为落实《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