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源于财政分权与晋升激励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角。在“为增长而竞争”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对银行业进行干预以攫取廉价的金融资源。分税制改革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增强了地方政府对银行业进行干预的动机。借助于各种行政手段,尤其是通过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操控,地方政府对银行业的干预得以实现。地方政府干预导致大量信贷资金财政化,将带来明显的通货膨胀后果。地方政府干预推动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崛起。尽管地方性金融机构崛起有助于打破银行业由国有大银行所主导的高度垄断局面,但由于地方政府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深度干预,地方性金融机构崛起对银行中介效率的提升作用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2.
薛海燕 《时代经贸》2013,(2):145-145
中小企业在保证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作为地方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做出重大贡献。但同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3.
李敏 《经济视角》2013,(7):14-16
在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过程中,围绕地方政府存在着多种类的委托代理关系。在与中央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政府为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断增加政府投入的现象,是地方债务扩张的根据动因;在与社会公众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当地社会公众对当地政府的软约束,缺失了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监督;在与金融机构的委托代理关系中,金融机构在实质上为地方政府举债提供了便利,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生起到扩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志暹  陈恒有 《经济师》2008,(10):196-197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会对金融主体的经营和行为产生实质的影响,特别是对区域差异表现明显、综合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影响较大。文章以货币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在从紧货币政策取向下的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经营问题,并得出相关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刘嵩山 《时代经贸》2008,6(5):203-204
自2003年8月启动新一轮改革试点以来,迄今已历时4年多的时间,浙江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监管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产权制度得到稳妥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顺利交由地方政府负责。但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其实质是现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我管理体制和外在监管政策取向不确定,以及自身定位全局一致性与地方经济差异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假定地方政府同质和不同质两种情况下,分别构建一级密封价格拍卖模型、豪泰林空间区位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与潜在进入金融机构的博弈行为。研究表明:金融扶持激励政策的优惠程度是地方政府同质情况下潜在进入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交易成本是地方政府不同质情况下潜在进入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并基于结论提出了避免地方政府过度竞争、提高地方政府决策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完善政绩考核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成因与规范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运用大量数据和事实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当前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组建模式、融资手段、运作方法将导致融资主体过度负债、政府财政负担加重、银行信贷风险剧增等对宏微观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从约束政府投融资平台、改变政府信息披露不透明、规范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等方面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规范性建设的建议;同时,站在市场运作的角度,要求金融机构坚持信贷审慎原则的执行、改进金融机构管理,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要遵循市场化投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藉此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6,(11)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贵主要是指贷款的利率定价较高,甚至高到资金需求者难以承受的地步。这种情况目前是普遍存在的。据调查,山西省大同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与其它国有和民营银行比相对来说较高,而其却又肩负着支持辖区中小微企业、"三农"经济发展之重任,其贷款定价问题尤其是融资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所以有必要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定价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采取措施引导其合理定价,降低社会经济发展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安全网承担了维护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艰巨任务。国际上金融安全网通常包含三大支柱——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功能、银行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制度。其中前两者已经在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过程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但存款保险保障尚处于空白。纵观各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诸多应对措施,存款保险制度是增强存款人信心、及时处置金融风险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对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近年来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快速兴起并不断壮大,形式种类层出不穷,在地方经济金融发展中逐步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地位。与此同时,由于管理和市场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因素导致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问题非常突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规避及市场退出已成为当前一项不可避免的议题,因此,建立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风险、应对危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和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及运作机构不健全等问题,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急剧扩大。目前,我国急需建立健全有关规范投融资平台发展的法律和运作机构,拓展财政投融资的运作规模,加速政府职能改革,完善投融资平台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中国社科院披露的我国247座城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对金融稳定影响的评价指数,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对上市企业债务融资与资本性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理。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好地区相比,处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差地区的地方政府控股国企,其杠杆率均显著较高,但企业资本性投资效率却显著较低,企业产能过剩的财务特征十分明显。这表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会显著影响微观企业的投融资,并且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越差,透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或干预,通过预算外举债,政府“杠杆”有转化为企业“杠杆”的风险。本文明确了“去杠杆”究竟应去谁的“杠杆”问题,对理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转变为“内涵型”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We propose a total return-based framework to measure downside risk associated with phenomenon of capital outflows from riskier to safer financial markets. The proposed method consists of three elements: (i)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the flight-to-quality (FtQ) phenomenon, (ii) the typ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flight-to-quality occurrences for associating them with the phases of the business cycle and (iii) the automated technique to diagnose the time frames and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flight-to-quality on financial instruments.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s applied to analyse the global-scale capital inflows/outflows from emerging markets public debt to the US Treasuries and vice versa.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phases of business cycles and GDP growth rates, including turning points,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flights-to-quality of different types and causality origins. Addressing downside risk crystallizations in flight-to-quality occurrences, new perspectives of integrated interest rate risk an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For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stability, we suggest the use of flight-to-quality windows as scenarios for stress testing, both for bank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promoting financial deepen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SSA). We apply the more efficient system GMM estimator in dynamic panel data that combines first difference and original level specification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weak instruments. Our dataset covers 21 countries in Sub-Saharan Africa over the period of 1981–2009.Additionally, the paper sought to examine both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policies on economic growth and financial deepening using a much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ecent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dataset. The econometric results suggest that, on averag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come growth in SSA region. Our finding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skeptical empirical view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 which show that liberalization, by itself,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lower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leading to destabilization, stimulating domestic capital flight and increasing the risk of financial fragility. However,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does indeed impact positively on financial deepening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in SSA region, after controlling for key macro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institutional quality, fiscal imbalances and inflation. In fact the study reports a stronger reforms effect for countries that have stronger legal institutions,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and higher human capital. Policy-wise, the study finds that institutional and human capital factors are important in explaining growth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SSA governments to promote a stronger and more transparent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s we move forward.  相似文献   

1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操作风险衡量与资本金约束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操作风险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日益重要的领域之一。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合并起来考虑已成为国际范围内风险管理的一种趋势。在近年来国际金融界越来越重视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率先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框架中,并要求金融机构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资本金。操作风险管理的突显,使金融机构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与其他省(市、区)相比,河北省在财政收入竞争上占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公共服务提供水平较低,从而其财政综合竞争力处于劣势。提升河北省财政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应“以厚税基—低税费负担—高公共服务”为基本政策取向,以非财税手段吸引流动性税基为战略切入点,以此为基础,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吸引民间资金对地方混合性公共物品的投入和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巴塞尔协议演进是以国际清算银行(BIS)为代表的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对抗与妥协的结果。经济资本就相当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以防破产所自愿购买的持久美式卖出期权的价格,而监管资本则可以看作监管当局要求金融机构购买期权价格。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背离程度一旦超出金融机构的承受水平,监管套利行为就会充斥金融市场,导致金融危机。如果金融机构经济资本的测算和配置充分考虑到系统风险因素,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趋于相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与流域相关的国家立法进行梳理,指出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旨在促进、实现和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立法,但是必须通过适时和合理的修订才能够支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修订时需要注意: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重视程度;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需要的同时,制订相应的标准和法律责任;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系统内的水、土、气、生物多样性、人文因素等;明确多个参与部门的职责及法律责任;注意法律之间及其与政策之间的相互支持;流域相关机构之间加强合作;行政的、市场的和社会的调整机制的综合运用;对流域与区域的统一管理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强化现有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能;明确公众参与的具体办法;加强预警和应急制度的建设;明确对生态移民的保护;增加责任的可诉性规定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行动主要是为了获得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本积累。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高度倚重土地财政收入,并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资金;同时,中央和地方均高度重视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然而,政府的财政行动却导致中国经济陷入未来增长的不确定和发展环境不公的困境。作为应对,政府应在财政公共化的框架下逐步完成省以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构建、规范土地出让金用途,以及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纠纷日益增多,而对于金融消费者的立法保护仍是一片空白.金融消费者由于其自身知识的缺乏和监管部门职能的缺陷在金融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发生金融纠纷就会出现投诉无门的窘境.因此借鉴英美澳等发达国家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有益探索,我国有必要从立法、监管、教育等方面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保障其知情权、隐私权和求偿权.同时对于金融机构应加强其义务与责任,促进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的规范化、人性化.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繁荣与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层面入手,在考虑法治水平、财政透明度、贪腐动机、政府规模等制度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反腐力度对各省R&D资本存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政府反腐对各省R&D资本存量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②对各省法治水平分组后发现,法治水平越高,反腐对R&D资本存量积累的促进作用越大;③对各省财政透明度分组后发现,财政透明度越高,反腐对R&D资本存量积累的促进作用越大;④公职人员收入水平越高,贪腐动机越低,反腐对R&D资本存量积累的促进作用越大;⑤政府规模越大,反腐对R&D资本存量积累的促进作用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