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3.
在企业兼并过程中,当兼并企业出资额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时,认为被兼并企业存在商誉,其价值为兼并价格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当兼并企业出资额低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时,认为被兼并企业存在负商誉。目前,关于商誉的定义、性质及会计处理等问... 相似文献
5.
6.
7.
负商誉会计新论--兼评SFAS NO.141对负商誉的会计处理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笑霞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4,18(2):11-14
形成负商誉的原因包括许多方面 ,因而不能单纯从某个方面来理解负商誉。本文认为应当将负商誉视作一个混合性的帐户 ,即将负商誉分为调整性的负商誉、暂时性的负商誉和长期性的负商誉三个方面 ,并相应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负商誉的经济实质
负商誉是企业收购的产物,当购买企业支付的价款低于被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购买企业要相应确认负商誉。负商誉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从企业收购的风险角度来看,它主要受经营风险、安置被收购企业员工风险和资产不实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收购完成后,可能并不产生协同效应。收购双方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互补,甚至出现规模不经济:还有在实施企业收购时,收购方往往要求安置被收购企业员工或支付相关成本,会增加其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再有,由于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时收购方看好的被收购方的资产,在收购完成后有可能存在严重高估,甚至一文不值,从而给并购方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负商誉的概念出发,就国外的负商誉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负商誉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在结合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负商誉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5)
负商誉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且较为复杂。对于负商誉的性质,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对于负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借鉴国际上对负商誉会计处理方法,我国应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并完善有关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及理论,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陈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0)
负商誉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且较为复杂.对于负商誊的性质,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对于负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借鉴国际上对负商誉会计处理方法,我国应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并完善有关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及理论,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13.
赵芬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4):64-65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生存以及管理压力更加严峻,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针对目标企业的商誉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全面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多年来,正商誉与负商誉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多数学者在负商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则尝试从负商誉问题的客观性以及企业并购中的负商誉问题的会计处理措施两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14.
黄金旺 《财会研究(甘肃)》2001,(10):49-51
70年代,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E.S.hendriksen)在其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从会计的角度对商誉的性质作了以下三种解释,号称商誉的“三元理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关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至今尚未出台,其还存在许多引发争论的问题,而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就是诸多争端之一。 相似文献
16.
负商誉问题历来是会计理论中的一大难点。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名著《会计理论》(第5版)中就曾提出过如下命题:如果被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被购企业的收购价,该企业业主就会将资产逐项售出,而不会将企业整体售出。因而,逻辑上负商誉是不可能存在的。从... 相似文献
17.
18.
负商誉是指购买企业支付的购买成本小于被购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本文认为负商誉在企业购并活动中是客观存在的,把负商誉理解为一种负债能较好地体现负商誉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负商誉的形成原因、本质及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