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世界面对的中心问题之一。“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对发展理念的新认识、新概括和新突破。如何树立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在江门侨乡举办中国投资环境论坛前夕,本刊记者对江门市委书记陈继兴进行了专访。记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已逐步成为全球  相似文献   

2.
《经贸世界》2004,(5):78-79
最近,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地处边疆的云南省丽江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近日,记者采访了该市市长和自兴: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根据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农民、尊重农民,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森工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工林区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社会矛盾与压力,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起现代化替代产业体系,形成多元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实施完善的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和文化体系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6.
徐利  徐胜  张洪海 《商场现代化》2007,(33):380-38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此过程中,人们用行政、法律和宣传手段讨论得较为深入,而对作为重要经济杠杆的税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则有所忽略。本文从税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税收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完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税收对策。  相似文献   

7.
于永超 《商场现代化》2007,(25):334-335
循环经济是生态型、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为行为准则,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构建生态型、节约型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从而保持民族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观念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教育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只有教育才能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可靠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探索教育发展的增长点和深化改革的突破点,以教育思思观念的新突破带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突破,树立教育是立国之本的观念,从而使我们的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使我们的高等教育能够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更多的能够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知识型人才,为此,必须树立教育战略产业观念、树立教育为经济服务观念、树立办学模式多元化观念、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树立适应社会观念、树立持续发展观念、树立机遇观念、树立大局观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出发,论述了从城市硬环境、软环境建设方面促进可持续发展;城市中的企业应树立科技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要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对于一个城市的招商引资和保持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此过程中,人们用行政、法律和宣传手段讨论得较为深入,而对作为重要经济杠杆的税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则有所忽略。本文从税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税收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完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税收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璐  王靖 《中国商办工业》2011,(17):201-202
中国石油已明确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确定突出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战略,在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中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追求新目标,就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牢固树立低成本经营理念,科学控制油气操作成本,并将成本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持商业银行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实行全面、集中、量化的操作风险管理是所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必经之路。文章结合新巴塞尔协议的管理框架和计算方法,提出树立新的资本配置观,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十五”期间价格工作成效显著,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五”期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工作职能,价格调控有新思路,价格改革有新突破,价格监管有新举措,价格立法有新进展,为保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导刊》2004,(3):20-21
在国际形势多变、国内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袭击的情况下,2003年全国仍取得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这一年最具重大意义的是党中央提出和实现了发展观的转变。经过实践和探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  相似文献   

15.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如何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舒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水利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共同探讨的新课题.下面,谈一谈如何科学发展舒兰水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切实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整合近期利益与远期目标 从贫 困地区发展来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按照这一理念来设计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方式,是摆在各项工作之前的首要环节。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人们往往依循“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发展经济。然而,这种做法所付出的代价十分昂贵。据有关学者估计,若缺乏防污设施,工业生产总值翻一番,污染负荷要增加20倍,而事后治理污染比事先预防所花费的资金又要多20倍。况且污染一旦形成,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地区来说,这种破坏造成的后果尤甚。同时贫困地区的水土保持对于周围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加快贫困地区发展首先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整合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所谓近期利益是指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八五”扶贫攻坚计划提出的任务,并使温饱人口向小康迈进。长远发展目标,即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要求,谋求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经济与社会、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进入新世纪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发展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中蕴舍着经济伦理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要求中蕴含着经济伦理思想,"统筹兼顾"的发展方式中蕴舍着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于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被提出,并日益受到相关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的关注。因此,本文将对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报告中对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作的概括体现了在新世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等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尤其在西部地区云南丽江市,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丽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富民兴丽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