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田壮丹 《经济师》2023,(11):143-144+146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福建省大田县是中华孝道文化经典《二十四孝》作者郭居敬的故里,孝道文化底蕴浓厚。为了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大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笔者围绕“居敬故里·孝爱大田”县域文化品牌的打造进行研究探索,从现实意义出发,分析当前打造大田“居敬故里·孝爱大田”县域文化品牌的初步基础,并提出若干对策,以期能为打造大田“居敬故里·孝爱大田”县域文化品牌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孝文化的经典事例,《二十四孝》不仅凝结了儒家"礼"的要求,还为中国传统法制提供了解剖案例,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法制特别重视对不孝行为的惩罚。《二十四孝》进入课堂的实践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看图阐释,读诗说事;诵读兼备,纳入考核;寒暑省亲,躬身实践。  相似文献   

3.
“孝”观念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是构建血缘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作是孝的文化,而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之上的社会。为此,“孝”乃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大表现之一,而儒墨两家之“孝”又有一定的分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元人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等“二十四孝”文献中的涉医内容为对象,运用医学社会学概念框架,探讨其中病人、家庭和医生共同卷入的患病相关行为特征以及对中国人就医行为和医疗模式的影响.分析表明,建立在现代医学基础上的西方概念框架对于研究中国人的传统患病相关行为可能并不完全适用.相反,种种在上述框架下被视为典型“问题行为”的做法,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被认为是正当而且合适的,反映出中国传统就医模式和医疗观念的强大影响.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现代意义上的医患关系,在传统中国社会并不存在.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认为病人应“自我负责”的想法在传统上似乎并无普遍认知基础.这种以病痛为前提发展的依赖性亲密关系是高度躯体化取向的.这一取向下的“病人—家庭”一体化倾向是中国人传统就医行为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5.
单玉萍,一位慈孝的贤妻良母.她出生在孔孟之乡的齐鲁大地.从小是听着爷爷讲二十四孝等圣贤故事长大的.她嫁到一个传统的农村大家庭,在这个大家族中,她不仅百炼成“水”,成为家中的“磨芯子”,还成为了令人敬佩的女企业家——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4)
中华孝文化是我国古代圣贤教育的智慧结晶,弘扬道德教育,团结民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离不开"孝"的运用。几千年来,孝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我国最早论述"孝"的开山之作是《孝经》,孔子认为《孝经》是推崇人伦之行的重要依据。其善事父母思想作为孝的初始含义,可有五种实践路径——孝"悌"结合、以"敬"孝亲、行孝守"礼"、直言劝"谏"、以"俭"为孝。不仅如此,"善事父母"思想中还蕴含一定的管理智慧。  相似文献   

7.
“孝”既是传统文化,又是道德准则.《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长久以来,长幼有序、事亲至孝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对养老尽孝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等问题的凸显,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养老需求,后起的机构养老也存在诸多弊端,于是社区养老模式开始进入人们视野.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的传统和现状,分析在我国特殊的养老文化传统中社区养老发展所需注意的问题,探究社区养老合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荀子孝道思想以"性恶"为人性论依据,主张"隆礼"、"从义"。荀子的"礼义之孝"包含"义"和"礼"内外两个方面,既注重行孝过程中所对应内在真挚情感("义")的流露,又注重"礼"这一外在道德规范对"孝"的引导、规制与维持。因此,荀子"礼义之孝"既继承了孔孟注重"孝治"、"德治"的一面,同时也为法治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9.
"孝"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人们积极弘扬的传统德性之一,朱熹也十分注重"孝"观念.朱熹认为"孝"是"理"的分殊,"孝"与"仁"有密切的关系.不仅如此,朱熹关于"孝"德性伦理思想的讨论还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孝"的行为上面,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以正致谏"、"微谏不倦"、"父子相隐"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做出了自己的阐释与发挥.  相似文献   

10.
诗梅雅事     
梅在国人心中承载着很高的文化意义.传统“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梅位列第一.梅兰竹菊寄托着国人的审美人格,是感物喻志的象征,是历代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梅花有300多个品种,不同品种的梅花开花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1.
杨维琴 《经济师》2011,(9):14-15
孝文化是是支持中国家庭养老的主要文化价值理念。孝文化自产生后不断调适,经历了从家庭伦理到社会规范的变迁过程。但当前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孝文化的约束力减弱,家庭养老方式面临危机。因此,有必要加强传统孝文化的自觉,以推进孝文化的再生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婚育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妇女地位的影响,就儒家的“仁”与“礼”、“忠”与“孝”、“富”与“教”几种观念以及儒家提倡的和谐观与阴阳观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其作进一步分析和认识,弃糟取精,批判继承。本对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孝”、“悌”、“贞”、“三从四道”、“五伦”及家训家范、顺从等基本内容作了简析,对其改造利用作了进一步阐发,这对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明和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具有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宏辉 《新经济》2006,(12):58-61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在中国房地产界在名鼎鼎,常有惊人之语撩动国人神经。任老板认同“中国房地产业是暴利行业”的共识,但他不断抛出“品牌就是暴利”,“开发商只给富人建房”,“禁止炒房就是违宪”,“中国应该穷富分区”等言论。  相似文献   

15.
河北魏县2008年以来,提出了“德孝治县”的施政理念,县委决定,干部升迁之前,在组织考察环节中,调查了解考察对象在孝敬双亲、夫妻关系、教育子女等方面情况,并由其父母、岳父母(公婆)、配偶等写出德孝方面证明材料,凡是德孝方面有问题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5,(11)
孝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面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文化的多面性,对孝文化这种传统的资源更需要融合与完善,通过进一步地发展发挥孝文化资源的最大作用。孝文化资源需要如何继承,并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挥其作用,是需要去研究的一个课题。文章通过对孝文化当代功能的分析,促进以孝为寄托的丰富而且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德孝古镇文化,争取把德孝古镇的孝文化形成一个典型的品牌,进一步推动附近区域的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孝作为一种道德传统,与国家治理、社会教化等政治、社会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孝道的实行,对国家治理、社会教化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占国  靳磊 《生产力研究》2004,(11):214-215
会计诚信水平固然取决于产权归属明晰基础上的信用法律制度,但信用法律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则取决于商业道德对它的支持程度。由于传统文化中的“奸商”文化和商业信用基础薄弱的影响,以及经济转轨时期计划经济下信用关系的“定势思维”的惯性,使得国人缺失以“诚信”为核心、强调“互利”和“双赢”为结果的商业道德。由此而引发的会计诚信危机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老字号”如何不落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飞  肖红迅 《经济世界》2000,(12):65-67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名牌产品的不断涌现,无疑对“老字号”是一种无形的冲击。一些曾经备受国人青睐,辉煌一时的“老字号”,已是“昨日黄花”或干脆销声匿迹了。 “老字号”的新问题 “老字号”雄风难以持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品种单一、陈旧。传统经营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使消费者失去了兴趣,是其主要因素。“康巴丝”曾是石英钟表行业一块响亮的品牌_它17年前就曾获国优新产品奖、国家银质奖。但多年来,它也只是凭1983年研制的3083型石英钟主打市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公款吃喝风的盛行,从我国的饮食文化、国人的好客重情、“小金库”的存在和法制建设的薄弱等方面论述了造成公款吃喝风的原因。同时。从改革传统饮食文化、取缔“小金库”、加强财物审计、加强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和法制建设等方面来治理公款吃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