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面对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新疆乳业以零"三聚氰胺"的检查让全国消费者欣慰.如今,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才能借助此次机遇,成功打造一线乳业、抢占全国市场,这是新疆乳业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由于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事端频发,消费者对于餐桌食品安全的担忧始终没有停止过。在"苏丹红"、"三聚氰胺"这些曾经晦涩的名字变得街巷妇孺耳熟能详之  相似文献   

3.
李维安 《资本市场》2009,(1):108-110
继"三鹿事件"后,众多企业均因同样问题深陷"三聚氰胺"漩涡,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企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连向社会提供质量安全产品这一最基本的责任都无法做到?  相似文献   

4.
"三聚氰胺门"举世震惊 2008年9月8日,甘肃<兰州晨报>等媒体首先以"某奶粉品牌"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接着,国家卫生部9月11日晚指出,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患儿多有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调查,奶粉受到一种叫做"三聚氰胺"--在业界被称为"假蛋白"的化学品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姚少华 《新经济》2011,(6):28-29
江苏省东海县各超市纷纷在第一时间将超市内双汇火腿肠"下架",等待国家相关部门检测结果。距离央视曝光双汇"瘦肉精"事件已经过去整整16天,在双汇掌门人万隆抛出"瘦肉精"事件与"三聚氰胺"事  相似文献   

6.
声音     
《经济纵横》2010,(11):10-10
显然,至今很多乳制品企业和从业者尚未充分认识到,三聚氰胺事件对社会的心理伤害究竟有多深,也因此没有意识到社会对这个行业的信任究竟是多么脆弱。因此,无论是三聚氰胺事件的善后处理,还是鲜奶国标修订的倒退20年,亦还是在这次恶意竞争事件中,其均未自觉修正"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乳企的企业责任不仅体现在对公众利益负责上,也体现在对行业形象的维护。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到头来  相似文献   

7.
谢长艳 《经济》2012,(7):102-103
"冷总是做技术出身,非常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他一直认为踏踏实实做好奶粉质量是最重要的."这是飞鹤乳业员工对冷友斌的评价.在此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奶粉业困局"话题,冷友斌确实有着很多切身感受.自三聚氰胺乳业危机后,国人对国产奶粉的认可度急剧下降,这使得洋奶粉在中国市场急剧扩张,量价齐升如入无人之境.  相似文献   

8.
在三鹿婴幼儿奶粉被检测出"三聚氰胺"之后,舆论一片哗然,接着,国家公布了废止"国家免检"的法令.没有了"国家免检",我们又该相信什么呢?本文通过中国和美国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比较,提出了可行的办法:生态标志.  相似文献   

9.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已经从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转变.但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瘦肉精"、"地沟油"、"苏丹红"、"明胶果冻"和"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产生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信任危机.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10.
《经济》2014,(5):96-97
正"食不甘味,卧不安席"这一形容焦虑的古语,在食品安全危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红心鸭蛋、瘦肉精、三聚氰胺、毒胶囊,一桩桩食品安全事故频频上演,使人们深深体会到"病从口入"这一词语的内涵,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让惩罚性赔偿制度真正发挥作用便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在现行《食品安全法》中第九十六条第二款对惩罚性损害赔偿的规定是这样的:"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  相似文献   

11.
《经济》2014,(2)
正"三聚氰胺事件"后,越来越多的奶企意识到了"奶源"的重要性,"抢奶源"逐渐风行业内,"得奶源者得天下"已经成为趋势。在梳理近年行业历程中,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总结,奶源的建设发展受制于自然资源,随着消费者需要的增高,奶源将越来越稀缺,储备奶源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长远战略。或许,企业的长远战略该提前行动了。2013年年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明确要求主要原料为生牛乳的企业,其生牛乳应全部来自企业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并逐步做到生牛乳来  相似文献   

12.
朱红军  李贺 《财经研究》2015,(11):124-132
随着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媒体面临巨大挑战,探究媒体发展的关键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推动媒体改善经营效率的重要举措,文化体制改革对媒体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市场作为报道的收益来源也显示出了自身活力.文章以"三聚氰胺事件"后报纸对乳业公司的报道为样本,首次实证分析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对媒体报道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更为深入的全国性报纸和非政府机关报分别比地方性报纸和政府机关报原文转载通报类信息的倾向性要弱;此外,报社所在省份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报纸报道的态度和内容越多元化.文章指出,进一步改善内部经营效率、推动市场化进程是媒体行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几年,由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一些新技术及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先后出现了一些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事件,如"红心鸭蛋"、"瘦肉精"、"三聚氰胺"等,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以及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合法化理论认为,公共危机事件会促使公司将信息披露作为改变其社会形象的重要工具。在2008年度"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我国食品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行业危机。笔者考查在该事件发生前后,食品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变化,检验"合法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实验检验结果表明,与2007年相比,食品类上市公司在2008年度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的数量及质量均有明显的提升。研究结果为"合法化理论"提供了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法》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淑岩 《经济师》2010,(2):80-81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引发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入到食品安全领域。《食品安全法》已经于2009年6月1日实施,许多条文仍然需要通过理论研究加以细化。文章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变化及当前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寻保障我国食品安全之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了一个由食品安全专家参加的会议,与会专家确定了“三聚氰胺0.2毫克/公斤体重”的每日耐受摄入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按上述数字标准计算,一个体重为5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的三聚氰胺可容忍摄入量不应超过10毫克,此标准比一些国家的食品安全部门设定的要低。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无味低毒,微溶于水,常用于制造日用器皿、装饰材料以及织物整理剂等,原则上是一种不应在食品中出现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7.
王彩霞 《生产力研究》2011,(12):170-171,190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大型乳品企业的信任迅速修复。它是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刚性需求、政府运动式打击的结果。这是非稳态均衡。一旦有国外企业进行本土化生产,或食品安全事件反复发生,消费者对国产大型乳品企业的脆弱信任将迅速瓦解。大型乳品企业只有切实实现持续生产安全奶品承诺,市场化治理机制和行政性治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消费者信任修复的真正均衡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话题来源: 奶源环节一有任何风吹草动,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之痛的乳品消费市场便立竿见影.2010年夏天发生的"毒奶粉屡次复出江湖"事件已告一段落,"进口奶源激素门"等事件似乎也尘埃落定,但公众对奶源安全的关注度却丝毫没有下降.据经济之声报道,日前牛奶行业举办的内部研讨会上,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指出,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是全球最低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助内蒙古乳品行业200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内蕴线性模型,结合衡量乳制品企业运营状况的指标,如企业规模,资本密集度等,实证分析了影响内蒙古乳品企业总产值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乳制品企业的盈利能力、 乳制品企业规模对乳制品总产值有正向影响.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对原料奶产量有显著影响,其结果也影响了乳制品企业的产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不断曝光,企业的社会责任引起人们的重点关注。其中,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成为当时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事件之一,该事件使以三鹿奶粉为首的中国乳业遭受重创。201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批消费问题,如北京鼎开公司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植入恶意程序致使手机无故扣费;杭州广琪公司销售过期进口食品原料等等。造成这样的事件让人们心痛,但在这些现象曝光前,一些企业一面进行慈善捐助等公益活动,着力渲染企业的社会责任,另一面却存在偷税漏税、产品质量问题、损害员工利益等情况。这些现象的发生让人不得不反思企业该如何正确地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