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是通货膨胀不可预测部分的方差。通胀不确定性的大小取决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政府威信。通货膨胀对通胀不确定性有正向影响.通胀不确定性通过影响通胀预期而间接影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影响可分为事前影响和事后影响。实证检验发现,通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之间有很强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如果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通胀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干扰会不断加大,控制通胀不确定性的意义也就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2.
《经济视角》2000,(1):46-47
千年之交,全球经济处于一个低通货膨胀、中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相对平衡的温和态势。预计199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2.8%,全球经济可望在2000年继续回升,达到3.5%的新水平。美国经济持续增长,预计199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4.2%,实际失业率下降,预计为4.2%,通货膨胀率仅为2.1%,实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率、高增长”。  相似文献   

3.
面临通胀压力,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财政紧缩措施。尽管在此体制下,短期内经济不会有严重危机,但若不认真考虑长期利益,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饮鸩止渴最新一期《经济学人》社论题为"中国经济:硬着陆之忧",对中国经济的研判颇具警示意义,特与读者朋友们在此分享。文章指出,面临通胀压力,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财政紧缩措施。尽管在此体制下,短期内经济不会有严重危机,但若不认真考虑长期利益,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饮鸩止渴罢了。  相似文献   

4.
冯涛  高东胜 《经济学家》2012,(12):85-94
本文研究发现,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对非农就业增加具有持续的正向影响效应,而非农就业的增长通过供求效应对通胀产生双向影响,这导致货币、通胀的简单对应关系在转型经济条件下难以有效成立,货币扩张并不必然导致通胀,而收紧货币抑制通胀的传导效率较低,并会抑制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速度。换言之,货币政策尽管属于短期政策工具,然而转型期的货币供给却具有长期结构效应,针对短期的失衡有利于长期结构调整,而短期内有效的政策加剧了长期结构失衡这一困局,货币政策需要和长期结构转型政策建立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CPI的节节攀升,以及居高不下的房价和宽裕的流动性,我国经济的通胀压力骤然增大。同时受北非中东局势紧张影响,国际油价呈快速上涨之势,国际油价继2008年10月之后首次再冲三位数大关,创下2008年8月以来收盘新高,给缓慢复苏的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通胀压力持续,经济增长放缓,面临“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风险。究其根源,在于出口下滑与产能过剩、产权和分配制度的缺陷、人口红利消失、流动性过剩以及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既要防止通胀问题,又要避免因政策过分紧缩导致经济增长过快下滑,陷入经济停滞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2009,(7):90-93
美国当前正面临着一对危险组合:虚拟经济通胀预期与实体经济通缩。美国政府只有打消通胀预期才能化解此危险,以避免卷入下一个黑洞。  相似文献   

8.
2012年通胀压力预计明显减小,房价、食品价格和物价总水平同比涨幅预计将明显降低。出口、投资增幅预计也会下降,经济增长率继续平稳降低,年内可能出现前落后稳的走势。宏观经济政策要兼顾稳增长和控通胀的目标,但实际操作预计将逐步偏重稳增长。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物价持续上扬,通胀预期压力不断加大,成为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该文从流动性过剩、外部输入因素、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市场化改革滞后四个方面分析当前通胀的原因,并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市场化改革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物价上涨和通胀预期增强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主论坛第一时段,围绕经济形势与展望和通胀趋势与对策两个议题展开讨论。认为新兴经济体发展势头良好,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活力,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性通胀,加上欧债危机、中东紧张形势和日本地震等因素,使全球经济仍未摆脱金融危机阴影,经济复苏风险犹存。因此,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扩大合作,控制通胀,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资本市场吸收实体经济通胀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资本市场在扩张中因为现金资产的流入而起到了吸收实体经济通货膨胀压力的作用,也会因为大量吸收现金、压抑实体经济的供给能力而促进通胀,两者的综合效果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通货膨胀的净作用.本文建立并计算吸收通胀净能力指数以量化该净作用,发现国债市场表现出促进通胀、股票和基金市场表现出吸收通胀压力的净作用,而期货市场和资本市场整体对货币供给的不显著则反映了"股经背离"和金融脱媒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商周刊》2013,(23):23-23
通胀是生产效率赶不上货币发行量的必须结果,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未来国内经济转型、调整资源价格等经济大事,还将使通胀保持在3%左右的水位。  相似文献   

13.
潜在增长率下降、结构调整要消除体制扭曲以及通胀压力的长期性,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约束性条件抑或挑战,保持经济适度、合理增长,是处理三者关系的关键所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这是连续两年宏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成为"两会"关心的今年最大的经济风险之一。那么,为什么在通缩的形势下就产生通胀预期呢?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利于通胀演变的研究,有利于通胀预期的管理,有利于最终防止通货膨胀的恶化。  相似文献   

15.
张锐 《广东经济》2011,(1):24-29
承负着“二次探底”的忧虑以及刺激性政策退出的压力,全球经济在非常不确定的环境中走完了2010。作为经济历史的一段镜像,尽管过去一年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经济生态已经摆脱衰退而逐步回暖,但失业之锆仍然紧紧钳制着发达经济体的肢体与神经,通胀之魔正在蚕食新兴市场国家的成果与内力,各国政策的分道扬镳也构成了对昔日国际社会经济合力的销蚀与肢解。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视角》2011,(7):3-7
通胀:6月CPI或创新高今年3月以来,我国月度CPI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位于5%之上。市场分析人士认为,6月CPI涨幅可能超过6%。市场分析人士预计,通胀或将见顶,下半年通胀将逐步回落,  相似文献   

17.
声音     
《经济纵横》2011,(4):10-10
与其说我担心通胀,不如说我更担心政府对通胀反应过度,做出很多愚蠢的决策。现实情况常常是政府出台应对通胀的政策,反而导致工资、食品、石油价格都不断上涨,通胀也因此加剧,尤其是食品和能源在消费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美国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所以,关键问题在于政府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期不断上涨的通胀压力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各学者对我国通胀现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观点各有不同。现将学术界代表性观点综述如下。一、学术界对于我国通胀现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冷鲜花 《商周刊》2011,(6):48-49
当诚信、食品安全、通胀等问题烦扰着人们消费的思绪,能够对这些问题给出积极答复的商业企业正是时代亟需锻造的脊梁。消费市场是信心市场,消费经济是信心经济。当企业经营者真正意义上遵循良好商业伦理,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积极转变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所谓真正可持续之商道。  相似文献   

20.
林义相 《资本市场》2013,(10):10-11
以CPI衡量的物价上涨不是理论意义上的通胀,在食品价格大涨或者大跌的时候,用现行的CPI衡量通胀将导致对经济形势的误判和对制定经济政策产生误导。我国目前面临的物价上涨很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通胀那么严重,其应对的主要办法可能是结构性的财政政策和区别性的货币政策,而不是笼统的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