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阐述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动态环境下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路径,即"动态能力→持续竞争优势→可持续成长"。通过分析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形成,认为包含企业家、资源,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提升机制来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成长。  相似文献   

2.
贺金霞 《商业时代》2012,(26):92-93
在动态环境影响下,企业只有加强自身动态能力才能保持可持续成长.因此,动态能力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根源.通过分析动态能力维度和企业可持续成长因子,发现企业的动态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方面.结合中小企业作为关键决策者的企业家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当及缺乏创新能力等特征,总结出中小企业的动态能力包括企业家学习能力、组织柔性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进而对相应动态能力的提升提出建议,以期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动态能力理论与企业成长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成长倍受关注。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企业成长,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大部分企业成长理论仅注意到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引入企业成长的动态能力理论,从内外两个角度出发全面研究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当前技术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转变为出发点,综述技术管理研究现状,分析技术管理中技术的类型和本质,最后探讨技术与战略关系的动态演变.  相似文献   

5.
知识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关键资源,企业核心知识型人才则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从企业培育环境的研究视角.通过对企业核心知识型人才的成长因素及成长机制分析,并尝试建立企业核心知识型人才可持续成长的人才培育模型,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培育环境,包括培育硬件环境与培育的软件环境,实现企业核心型人才的可持续培育与成长。  相似文献   

6.
企业公民理念与可持续成长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企业公民时代。本文从阐述企业公民的内涵入手,借鉴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四纬度模型,对企业公民与可持续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指出企业公民将成为我国企业可持续成长新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赢得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意义重大。基于静态以及动态博弈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过程及机理进行剖析,研究结果显示市场收益、预期占有率、投入成本以及模仿成本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重要因素,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时代的到来,知识已逐步成为企业成长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也日益得到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关注。因此企业应该充分研究如何整合利用知识。本文系统阐述了知识整合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作用及其与动态核心能力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问题研究上,从企业国际竞争力动态化视角出发,分析珠三角高新技术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研究的价值意义,明确本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发展的创新解决问题,提出珠三角高新技术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动态成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保持问题一直都是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核心、热门议题,许多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产生了许多流派和学说。作为转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制度环境的差异,导致了身处其中企业战略选择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企业战略能力的形成以及绩效。本文结合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制度理论等,着重研究、分析了在转型经济时期特定的制度背景下,中国企业是如何进行战略选择的,以及中国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所处环境的战略决策才能使其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从影响创新型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出发,构建以企业健康度、企业成长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为目标层的创新型企业成长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创新型企业成长健康度进行评价,系统而全面地评价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状况,不仅对其实现可持续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也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借鉴,对促进经济增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优势基础观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环境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SCA)的构建,已成为当前企业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理论呈现出相对静态和着眼点单一等缺陷。本文提出“优势基础观”,把企业看作包括潜在优势集和现实优势集的竞争优势集合,从而使企业竞争优势如何持续的问题,转化为竞争优势集合如何演化的问题。建立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管理”模型,以持续创新、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为驱动,通过对主导优势和辅助优势进行选择、培育、更新和主动破坏等动态管理过程,获得企业在总体竞争优势上的发展持续。  相似文献   

13.
何河  苗宇坤 《商业研究》2012,(1):147-151
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上升和贸易摩擦案件的频发,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本文从企业性质的角度研究了我国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的形成原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内需不足、人民币估值过低并不是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而是大额贸易顺差所产生的结果;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推动的国际分工体系深化的结果,与企业性质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As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becomes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dynamic, more firms begin to adopt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y in pursuit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Based on the network theory, this paper compares three types of resources acquisitions and argues that unique network resources are the underlying reason that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 benefit from enterprise clusters. It also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network resources,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EO) and firm performance. Finally, drawing on the data of the enterprise clusters in Zhejiang Provinc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a firm’s performance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network resources, which greatly increases the enhancement of EO to fir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5.
Despite the maturing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literature, limited advance has occurred in the theoretical aspect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firm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and wide‐ranging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are few. The authors address these concerns by testing a comprehensive model and by extending the theoretical boundary. Specifically, drawing on 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 core competence perspective, and consumer theories, we argue that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s central for growth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an entrepreneurially oriented firm. We introduce a construct called consumer attitude dynamism. We reason that this variable influences the growth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 Our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ults primarily contribute to the entrepreneurship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6.
Today, sustainable relations with a broad range of key stakeholder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from a normative business ethics perspective, but also from an entrepreneurial viewpoint to allow and support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a firm. We will argue that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a firm’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oes not reflect this view and that a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conception of a firm’s responsibilities is necessary to map the reality of business practice and to manage the challenges implied by sustainability. We think that distributive justice, that is the way in which firms involve their stakeholders in their wealth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processes,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orporate responsibilities. Concerning procedural justice, we will discuss how firms involve stakeholders in their strategic processes according to their contribution to wealth cre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article, we will propose a framework along with three design principles that can be used for shaping dynamic and comprehensive corporate responsibilities, and which thereby allow a sustainable procedure for changing business and non-business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制度理论的企业非相关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战略管理理论认为非相关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然而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由于制度的缺失导致市场有效性相对较弱,非相关多元化可以使企业形成内部市场从而弥补制度的欠缺,通过对中国500强企业的实证研究也证明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由于中国民营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程度较国有企业更高,民营企业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也较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随着企业竞争环境动态性的加剧,企业只有不断整合、构建、重组内外部资源和能力,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近年来,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基础,使得企业间的竞争由个体竞争转变为商业生态系统间的竞争。可将动态能力框架扩展到商业生态系统视域,通过对信息空间的搜寻和过滤,锚定企业创新机遇,决定商业生态系统愿景和本企业战略选择。根据战略选择确定资源需求,选择合作伙伴,构建价值网络,获取互补资源,对企业内外部知识和资源进行配置与共享,并保护本企业资源优势,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商业生态系统进入衰退期后,重新寻找新的创新机遇与合作,通过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和不断创新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传统出版企业应选择加入商业生态系统,通过互补资源、共享知识与协同效应占据网络核心,确立领导地位,通过动态能力的构建和培育来应对外来种群威胁,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资产结构优化的动态不一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资产结构优化的路径依赖和动态不一致。资产结构优化策略路径依赖于预期的资产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策略。长期来看,资产结构优化策略的依赖路径是不稳定的。资本合约驱动的变化,转化因子的变化和管理者对均衡收益率的认知变化,共同导致了资产结构优化策略的动态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转轨时期,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普遍存在。本文基于制度理论视角,在评述现有关于政治关联的研究前提下,分析了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产生根源和作用机理,认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是适应当前制度环境的行为选择,也是通过合法性机制获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从而促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