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1月15日,由农业部渔业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洲水产养殖中心(NACA)共同举办的中国国际对虾健康养殖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FAO、NACA、中国、泰国、印度、厄瓜多尔和越南的70多位政府、科研和企业方面的代表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2004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农业部渔业局消息,2004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达到242.1万吨、6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27%;实现贸易顺差3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水产品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9.7%,继续居大宗出口农产品首位。一、主要特点(一)养殖名优水产品出口比重扩大。鳗鱼、对虾、罗非鱼、大黄鱼、贝类等养殖名优水产品已成为主要出口品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3年的29%升至2004年的34%。其中,鳗鱼、对虾、罗非鱼和大黄鱼出口额分别达到8.6、8.6、1.6和1.4亿美元。养殖名优水产品的出口有效拉动了水产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有…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我国对虾养殖业遭受白斑综合症(WSS)病毒病的严重袭击后,水产养殖领域逐渐兴起"健康养殖"这一新概念。一般认为,水产健康养殖应该是根据养殖品种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建造适宜养殖的场所,选择和  相似文献   

4.
正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白肢虾、白对虾,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是目前国际水产上的畅销产品,养殖前景广阔。然而传统的对虾养殖模式成为了制约对虾养殖发展的一大瓶颈。前不久,由中科院海洋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建明牵头的"全封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召开验收会。据了解,该项目历时一年半,  相似文献   

5.
<正>凡纳滨对虾是我国现阶段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一个对虾养殖品种,我国南北皆有养殖,该品种从最初引进养殖到选育改良已有20来年,现介绍凡纳滨对虾养殖良种"正金阳1号"。"正金阳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6-2017)经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  相似文献   

6.
<正> 农业部渔业局局长卓友瞻日前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渔业专业会议上说,1997年我国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养殖业发展继续快于捕捞业,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和开发性渔业的规模继续扩大,远洋渔业平稳发展,水产品加工取得新的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据对20个省(区、市)统计,1997年1—10月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393.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6.09%,其中海水产品1465万吨,增长15.46%,淡水产品  相似文献   

7.
对虾养殖工厂化 一年三季效益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虾是福州市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每年产量约占全省一半,加工量更是占福建全省7成以上份额。近年来,福州市大型对虾养殖企业逐渐放弃滩涂养殖方式,转入工厂化养殖,经济效益增长明显,对虾年亩产值可达百万元。据了解,福州市连江县官坞海产公司是福州市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取得成功的企业之一。走进对虾养殖工厂,首先可以感受到工厂内温度比外界高出约5摄氏度。工作人员拿出一个捕捞网,在虾池中  相似文献   

8.
<正> 农业部渔业局表示,由于水域环境遭受污染,渔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建立及市场监督管理不严等,导致某些水产养殖产品污染比较严重。去年仅水产养殖病害一项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1亿元。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已成为当前制约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有些地区为了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容量,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密度,造成养殖病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在我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南美白对虾亲虾培育过程中,亲虾催熟是培育健康虾苗的关键。通过对亲虾开展人工促熟培育将在生产中获得高质量的幼体。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对虾之一(其它两种为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于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10.
技术概述: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围绕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满足同内国际市场需求。增产增效情况:采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养殖环境稳定,换水少,溶解氧高,增氧机开启少,生长  相似文献   

11.
<正>为引导、推动我国休闲渔业持续健康发展,1 2月7日,农业部在云南省丽江市召开促进休闲渔业发展现场会。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各省(区、市)渔业主管部门、中国休闲垂钓协会等有关单位6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2.
“黄海1号”对虾与海捕孵化中国对虾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国家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计划(948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采用经典的混合选育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经过7代选育,获得的生长速度快、具有比较明显抗逆优势的中国对虾优良品种。它也是我国培育出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该品种抗病力强,生长快,  相似文献   

13.
<正> 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是制约水产养殖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水产动物的病害也逐年加剧。目前,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各种水产动物病害就达100种以上,每年因病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达到20%以上,总的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日益严峻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实施水产动物的健康管理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一、目前水产动物疾病流行的特点水产动物疾病是伴随着水产养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的发祥地,也是目前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第一大国。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根据中国国情和渔业资源变化情况,适时地调整渔业发展方针和政策。1998年,中国政府为保护有限的资源,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和负增长”的奋斗目标。为解决粮食自给,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当务之急。一、全国水产品养殖产量分析据对全国水产品养殖产量1957年至2002年统计数据分析(表一),我国水产品的养殖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1957年的养殖总产量为77.85万吨,到2002年增长到2906.88万吨,增加了2829.03万吨,增长率为3633.95%,平均…  相似文献   

15.
<正>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906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水产养殖产量4305万吨,增长7%。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大幅增长,养、捕比例由2002年的63:37提高到2011年的72:28。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在近期举行的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2012年度试验项目总结会上,有专家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宇 《中国渔业经济》2001,(4):48-48,38
一、世界渔业产量 据FAO“2000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报告,1999年世界渔业产量(包括捕捞和养殖)达到1.25亿t,比1998年的1.17亿t和1997年的1.22亿t都有所增加。在过去的近10年里,世界渔业产量增加了2000万t,主要是水产养殖产量增加的结果。 FAO认为世界大部分渔场的渔获量已达到其最大潜力,大部分渔业资源已被充分开发;同时世界水产养殖产量自1990年以来每年平均以大约10%的速度增加。 中国的渔业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2%。除中国以外,世界人口的增长远比世界渔业产量的增加要快得多。因此,世界人均水产品的供应量已经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刊专访     
为了分析研究我国1993年渔业经济形势,本刊主编吴万夫专程访问了农业部渔业局卓友瞻局长.下面是这次采访的纪实.吴:卓局长,您曾谈到1993年我国水产品产量预计可超过1700万吨.现在统计工作已经完成,1993年我国水产品产量实际是多少?卓:最近根据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产统计年报汇总,1993年水产品产量已超过1800万吨,达到1826.18万吨,比上年增加了268.62万吨,增长幅度为17.25%.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养殖业.海水养殖增长27.3%,内陆养殖增长21.4%.吴:您认为这一数字的可靠性如何?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0%以上,约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75%,是世界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发展为解决我国城乡居民吃优质放心水产难、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和促进全球水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发布公告,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一次会议审定,中国对虾“黄海1号”、松荷鲤、墨龙鲤为水产优良养殖品种,但其只适宜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中国对虾“黄海1号”品种登记号为GS01001-2003,亲本来源为海捕亲虾,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日照水产研究所选育。研究所1997年从海捕亲虾中筛选经检疫证明无特定病原(对虾的白斑综合症,WSSV)的个体,进行育苗、养成,逐代选择个大、健壮的个体,每代冬、春两次选择,每代总选择强度1%-3%,每代用于育苗的亲虾500-1000尾,至2003年获第7代。该品种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水产养殖领袖展望峰会(GOAL)上,专家统计今年全球虾产量约470万吨,中国产量110万吨,进口60万吨。全球水产养殖联盟(GAA)主办的年会"全球水产养殖领袖展望峰会"(GOAL)在印度钦奈成功举办。会议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James Anderson统计了近些年全球虾产区的基本情况,并预测未来产量的走势。据Anderson教授的报告,2019年全球虾产量约470万吨,比2018年增产1%;2020-2021年,全球虾产量的平均增速在5%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