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收支差额承包的艰巨性引发对内部公司化核算的探索收支差额指标在我国邮政经济核算史中,不论是作为经营的主要考核指标,还是次要的参考因素,始终存在于各个邮政企业的财务核算之中,它在全网汇总以后等同于全部邮政的利润,起着反映邮政经营成果的作用。近年来邮政连年亏损,为实现扭亏为盈的战略目标,1999年邮政采取利润承包的办法,逐级下达承包指标,当年取得减亏1/2的成绩,今年力度不减,又定下三年收支差额持续增长的目标,整个邮政的神经已绷紧到了极限。收支差额指标与分营前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取代了业务收入指令性计划的地…  相似文献   

2.
我国邮政企业现行全网经济核算办法是1999年制定的《全国邮政通信企业收支差额管理办法》(简称“收支差额管理办法”)。这一办法的基本内容是:差额包干,基数分成,超额全留和一级干线邮运等按量差额补贴。根据该办法,各省邮政当期实现的业务收入全部记入本省收入,不进行二次分配,由国家局根据当年全国邮政发展目标和各省具体情况,核定各省收支差额。  相似文献   

3.
张玉忠 《邮政研究》2006,22(4):37-37
邮政要实现全面、快速、持续发展,只能靠提高企业效益。因此,在邮政企业大力推行理财文化事关邮政的发展大计。笔者认为,研究邮政理财文化应遵循下列原则。1增收节支提效原则邮政企业的经营效益指标除国家邮政局外,省及以下局都用收支差额表述,即收入减支出减(加)营业外损(益)。要实现更多的收支差额,只能靠增加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益,减少支出和营业外损失。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增收节支展开。2突出成本管理原则在个别邮政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营轻管理、重收入指标轻成本管理的倾向。然而成本管理对于提高收支差额的成效更为显著。对…  相似文献   

4.
收支差额指标存在于各个邮政企业的财务核算之中,它在全网汇总以后等同于全网邮政的利润,起着反映邮政经营成果的作用。但是这种考核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成份,如不计全局成本的跨地区揽收、低价竞收、邮票低面值销售、财务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等。因此,探讨和研究邮政全网利润核算方法,建立相应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邮政收支差额核算的现状 邮政独立运营后,国家邮政局推出了以收支差额包干管理办法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具体内容是:"差额包干、基数留成、超基数分成和一二级干…  相似文献   

5.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邮政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管理创新为手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满足竞争需要的新型管理模式”,“依靠创新为邮政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实行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而全网经济核算办法创新又是邮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关键环节。为适应邮政发展需要,应加快建立新的邮政企业全网经济核算办法。(一)我国邮政企业现行的全网经济核算办法是1999年制定的《全国邮政通信企业收支差额管理办法》(简称收支差额管理办法)。这一办法的基本内容是:差额包干,基数分成,超额全留和一级干线邮运量按差额补贴。根据该办法…  相似文献   

6.
邮政自1999年独立运营以来,在财务核算上实行了收支差额包干管理办法。该办法对邮政三年扭亏目标的顺利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该办法也受到了各方的指摘,认为它是粗放的、简单的,甚至将邮政目前经营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归因于实行了收支差额包干办法。那么邮政实行的收支差额包干办法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邮政的全网核算又将走向何方?邮电分营后邮政实行的收支差额包干管理办法,突出了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思想,相对合理地解决了提高业务收入与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的关系,是邮政企业实现三年扭亏目标最有效的保障。办法中“基数分成、差额全…  相似文献   

7.
黄健  徐生亚 《邮政研究》2000,16(2):28-29
从邮电分营后邮政经营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邮政实行收支差额管理的现实意义,重点从企业利润与收支差的差异性,指出了收支差额管理存在的消极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短期改进措施和未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邮政企业的财务管理开始由“收支差额”管理模式转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对邮政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模式已逐步显现出一些不足,尤其对亏损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根据目前邮政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邮政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应向市(县)核算一体化的“报账制”转变,实行“报账制”的财务制度应是管理市(县)级邮政企业财务的有效途径之一。(一) “收支差额”管理方法的主要弊端在于人为加大成…  相似文献   

9.
崔培德 《中国邮政》2004,(11):32-33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邮政企业作为营利主体,获利无疑是其经营的核心目标。但是,一些邮政企业尽管账面上表现出一定的收支差额,却因无力支付和清偿到期债务而陷入财务困境;相反,有些邮政企业可能账面收支差额表现并不突出,但因其现金流量状况良好,支付能力强,而获得良性循环。这难免给人们带来困惑,也动摇了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心。通过对其深层次因素的剖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结论,这些部是因为账面收支差额与现金流量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社会对邮政通信多样化的需求,加快扭亏步伐,近年来邮政部门加大了对基层企业的考核力度,促进了邮政企业的发展。但是,随着考核指标的不断增多和考核周期的日趋频繁,加之考核过程中的某些强制性因素,实践中也显现出其中的弊端。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克服存在的弊端,应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首先是发展与效益的关系。当前,邮政部门经营管理考核主要有两大体系,一是财务,一是业务发展。围绕这两大体系,从上到下设立了一系列考核指标,如业务收入、收支差、邮政储蓄余额、集邮业务收入、报刊收订流转额等,这些…  相似文献   

11.
关于邮政企业推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勤 《邮电企业管理》2001,(5):11-13,21
邮电分营后,邮政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建立规范科学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是邮政企业面临的新课题。邮政企业一方面要使现有国有资本实现保值不亏损,另一方面还要在实现普遍服务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政企合一的邮政企业还要以国家出资人的身份行使对国有独资邮政企业经济状况的检查权和多层次邮政企业经营业绩的评定权。本文通过参照1999年6月财政部等四部委颁发的企业绩效评价规则,结合邮政企业实际,提出建立邮政行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办法,以及建立邮政行业国有资本金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期给邮政企业激励机制及工效挂钩体制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邮政服务网点对繁荣农村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近五万个农村支局、所,80%处于亏损状态,为了保障九亿农村人口享有普遍服务的用邮权利,中国邮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中国邮政是企业,亏损的服务需要得到补偿。为此,国家邮政局一方面在积极争取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另一方面也在为农村邮政的扭亏增盈进行不懈努力。 一、农村邮政体制改革 中国邮政是政企不分的国有企业,实行的是条条管理。农村支局、所目前实行的收支包干或收支差额管理,并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体系,再加上农村经济不景气等情况,业…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 ,邮政企业财务考核指标 ,实行以业务收入和收支差额两项指标为主。自1999年邮政独立经营后 ,因考核业务收入而出现虚增收入的弊端就凸现出来。所谓“虚增收入”是指一些企业领导为了完成计划指标 ,指示财务人员在业务收入上弄虚作假 ,掺水分。虚增收入主要来自集邮和出售音像制品等出售商品收入。尤其是集邮业务 ,其虚增收入的伸缩性很大 ,手段也较多。更有甚者 ,几个企业串通一气 ,搞假销售 ,虚列集邮业务收入和集邮成本。这种做法对企业对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其一是虚增收入增加了企业税金支出 ,加大了企业亏损。其二 ,虚…  相似文献   

14.
随着邮电分营工作的全面完成,邮政企业开始走上新的创业路程。做为全省邮政的枢纽局,我们以分营为契机,依靠扎实工作,努力实现由依靠省局政策补贴的“哺乳型”企业向依靠自身发展的“造血型”企业转变。今年头两个月,已完成收支差额713万元,为年计划的31.9%...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政自1999年独立运营以来,在内部实行了以收支差额包干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承包制,为邮政实现扭亏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邮政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迈出的成功一步。去年“湘邮科技”的成功上市,则为邮政优良资产进入资本市场开展资本经营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但是完成收人和收支差额包干似有承包制的痕迹,难以避免“鞭打快牛”和经营短期行为的弊端;而“湘邮科技”的资本运营,也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邮电分营后,邮政如何通过降低成本费用实现收支差额最优化作了探讨,并对 如何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控制成本费用,怎样建立企业成本费用责任管理制度等问题进 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黄建计 《邮政研究》2000,16(6):36-38
2000年是福州邮政“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福州邮政迈向21世纪的开局年。福州市邮政局在一年内要完成业务收入51250万元,收支差额5260万元。实现这一目标,唯有瞄准发展的方向,彻底摒弃“等、靠、要”和传统经营观念,确立多元化发展业务的思路,开拓创新,广辟市场,才能不断挖掘经济新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我局把“假日经济”和“联合经营”作为经营工作的新突破口,唱好这出戏,为实现收入、收支差额的“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捕捉假日商机主动培育市场,使“假日经济”成为邮政营销的一个亮点1.正确…  相似文献   

18.
范小荣 《中国邮政》2007,(11):44-44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邮政企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大多数经营管理者对企业业务收入、收支差等经济指标趋之若鹜,但这些指标的良好表现未必真正等同于企业的科学发展。作为邮政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跳出邮政看企业发展,跳出邮政审视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邮政经济1.邮政独立运营后,邮政经济理论的界定与研究;2.邮政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研究;3.邮政企业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研究;4.邮政企业经济核算办法的研究;5.邮政企业实行收支差额管理的利弊关系研究。二、邮政经营1.邮政企业专业化经营问题研究;2.邮政企业运营成本问题研究;3.邮政新业务发展问题研究;4.邮政普遍服务的界定问题研究。三、邮政金融1.邮政金融管理机制的研究;2.邮政金融新业务的开发;3.邮政金融网运作问题的研究;4.邮政储蓄再发展的对策研究;5.邮政金融网运营成本的评估。四、邮政通信组织管理1.邮政中心局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81年开始,我们用收支差额和收支比率实行计划管理,对企业财务资金进行控制管理,取得较好效果。从初步实践看,用收支比率这个相对数对局、站间经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看一个收差额绝对数(没有可比性)是大不相同的。收支比率有一定的可比性,因为它与收支差额有同一的基础,即百元业务收入;同时以相对指标作为控制标准,对于如何扩大企业自主权,在发展业务基础上,相应递增支出数字,发挥数据监督作用,简化支出审批手续,调动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都有现实指导意义。但是用这一指标只有相对的可比性,它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收支系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包含了费用(成本)因数,它受费用(变动)的双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