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离开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确立科学发观,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
张乐飞 《黑河学刊》2010,(12):61-6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一次成功飞跃,是对"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盂昊 《美中经济评论》2005,5(2):52-54,68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更高更快发展的新思维,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整体的健康推进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明确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应该实施的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主线,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论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贯彻以人为本,务必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才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雷霆  蒋寒迪 《中国经贸》2010,(6):114-115
科学发展观在指导我国科学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本文认为科学发展战略的制定应尊重、遵循科学发展规律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统筹规划,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科学战略。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践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进一步深化.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现的视角来解读科学发展观,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民本思想的发展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的意义,用乱世和治世来说明背离人民和以人为本的不同结果,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民本思想的精华,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准确把握和自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探索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这对于实现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10.
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本文主要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旅游业的如何能使旅游业在既发展经济,使当地老百姓、当地政府受益,又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元旦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明确要求天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滨海新区要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必须认清新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新变化;必须抓住宝贵机遇,主动迎接挑战,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不能仅仅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之上,还应当建立在生态伦理学理念之上。为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实现人类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包含两个层次:各代人之间的和谐和同代人之间的和谐。同代人之间和谐的核心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公正,只有实现了国家之间的公正,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因此,可持续发展应当包含对发展中国家人民基本需要的满足和对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的限制这样两个内容。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应当放在第一位。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下实行发展与限制并重的原则,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平衡的问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第一出发点是加快发展、加快改革。中国共产党四代主要领导人关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基本思路是一脉相承的。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着每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面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确立以发展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末叶国际社会在经济和环境全球化时空坐标下,确立保持全球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可持续利用、环境和经济一体化四个基本理论要素,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5.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经济建设中坚力量的企业,建立和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积极参与竞争、提高综合实力的现实选择。调整人才结构、缓解供需矛盾、提高人才素质,对企业来说,是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首先,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人才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明显,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甚至出现了“研究生”易找,“电焊工”难求的情况。很多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不全,责任不清,导致人才流失较为普遍,人才队伍状况与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入手,通过澄清两种常见的误解,明确了可持续发展要求平衡的三种关系,并通过对私人部门的外部性分析和对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技术变革的分析,表明若要推行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仅依靠贫困国家或地区的私人部门的努力是难以达到的,可以借助的外力有政府的力量和国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朴素的思想在中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西方也可以追溯到马尔萨斯年代;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提出来了:“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完整的理论,有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理论,以《第二个2000年》和M《没有极限的增长》为代表的理论,还有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理论以及布伦特兰夫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理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和理论落实为全球的行动,《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原则的行动纲领,表明了我国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8.
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在扬弃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在新疆建设兵团党委、兵团的正确领导下,兵团外经贸(商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内外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贸易经济迈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阶段,推进了兵团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