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 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投资的区位优势。对外投资的区位优势是由诸多区位因素构成的,包括较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经济增长前景、丰裕的生产要素、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金融制度、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的引资态度和优惠政策,以及地理相邻、语言相通、文化相近的地缘优势,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历经30多年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的阶段。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演进及问题,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中国的新常态。研究表明,新常态下中国企业仍受到来自对外直接投资的挑战,能否强化全球责任、整合全球资源、创新产业布局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中国企业应该把握机遇,通过树立国际化品牌和战略,有效地整合国际市场资源,参与到"共创"的全球合作中,实现创新型产业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3.
并购、新建、独资和合资是当今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中国跨国企业在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时,应该结合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权衡各种主要进入方式的优劣利弊,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4.
邱飞飞 《商》2014,(7):132-132
随着中国的发展战略由单纯的“引进来”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外直接投资也逐渐被重视,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尽管它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仍有制度上的缺陷。因此本文从制度视角来探寻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其中的缺陷提出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投资总额少,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对外投资行业和区位分布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等问题.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选择合理的区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行业的转型,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规模经营战略和品牌战略,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考察了双向直接投资内外联动对内资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层面数据和专利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引进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外联动有利于内资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机制作用分析显示,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吸收能力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正向调节着引进外资对内资企业创新的影响,引进外资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和行业竞争效应正向调节着对外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创新的影响,在国际直接投资影响企业创新时溢出效应与逆向溢出效应互为前提;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与动机影响着双向直接投资的内外联动作用,仅在同一东道国市场和仅在不同东道国市场经营的内资企业、以市场开拓为海外投资动机的内资企业从双向直接投资内外联动中获利。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投资规模不断增长,投资行业及投资区域不断扩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不仅与企业自身追求利润相关,国家政策支持、国内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人民币升值等也是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8.
周志冬 《北方经贸》2014,(5):187-187
我国是一个对外直接投资数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关联,是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客观准确的把握好投资的内外环境,并积极采取风险规避的有效对策,从而真正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一定发展,但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尚存在投资动机不明确,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平衡、投资主体过于集中、缺乏政府积极引导与监管以及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需提高我国企业整体素质及外商投资企业准入门槛,加快对发达国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投资.强化政府作用,完善金融体系以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目前中国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近年来关于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由于制度安排不当及投资主体错位,我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宏观与微观绩效偏低,从市场体制背景、政策制度因素与民营企业自身综合优势等方面的分析表明:我国未来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是民营企业而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我国经济出现越增长越失衡的现象?文章从制度层面进行研究,运用数理模型和实证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内外失衡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产物,而粗放型经济增长又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形成的增长主义的政经体制与大量廉价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国要消除内外失衡,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需要改革当前过度追求经济规模增长目标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根据创新价值链理论,将企业创新活动分为研究阶段(R)与开发阶段(D),探究内外源融资方式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投资的异质性效应,为企业选择创新活动的融资渠道和政府设计精准支持企业创新政策提供参考。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对企业研究投资有显著促进效应,对开发投资未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债权融资对研究投资和开发投资的作用均不显著;股权融资对研究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开发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内源融资对债权融资与研究投资、债权融资与开发投资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内源融资对股权融资与研究投资关系具有正向显著调节效应,对股权融资与开发投资的关系具有正向调整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该进程中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也将日益突出.针对人民币国际化不同阶段的经济开放程度和特征,人民币国际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必须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同时,人民币自由浮动的实现需要经过漫长而渐进的过程,而汇率形成机制的选择是解决内外均衡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1981~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货物及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实际资本存量的迅速增加和国内生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是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Granger原因。文章据此认为,宏观经济内部失衡,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迫使企业低价出口,是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约有6000万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影响小微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来自内部与外部环境方面。提升我国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外部环境方面,我国应完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优化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建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平台;降低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在内部环境方面:小微企业应转变企业发展观念,找准市场定位;建立小微企业组织变动机制;规范小微企业经营行为,增强小微企业信用强度;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素质;重视人才建设,建立企业机动用人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趋同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史、论为经纬,以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为分析工具,通过推理,提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存在趋同性的观点,揭示审计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此为实务部门充分利用内、外部审计的整合发展规律,提高现阶段总体审计质量与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国际反倾销中的内部性、外部性及产权界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现有内部性和外部性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案例,综合运用外部性、内部性及产权界定理论分析了国际反倾销中的相关问题,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反倾销中内部性和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及其产生机理,与其反倾销法规中的产权界定不清、在处理反倾销案件时透明度不高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和败德行为以及对反倾销的滥用等有关.针对上述问题,从实现最佳产权清晰度的视角,分几方面提出了解决负内部性和正、负外部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上市公司内外融资的顺序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对中国上市公司中的股份异质公司而言,若不考虑关联交易因素,内源融资逊色于外源融资,其所偏爱的股利政策为现金分红,这意味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申请配股或增发先决条件的现行规定可能并不妥当,加强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才是问题的根本。在有报告盈余的情况下,这类公司会趋向于大规模派发现金股利,除非其报告盈余存在虚假或日后存在向其控股股东输送利润的可能,因此投资者及相关政府部门可利用这一特性低成本地甄别其企业会计报表的真伪及未来发生非对等关联交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