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以小枣产业国际化为新目标,调优农业结构。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按照“夯基础、强特色、壮龙头、打品牌”的思路,突出抓好“115”工程:①精心打造一个国际化品牌。小枣是沧县在全国叫得响的特色产业,推进小枣产业国际化,使之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今后的努力方向,争取实现“四个全国之最”:一是种植面积全国最大。种植规模达到65万亩。二是小枣品质全国最好。积极推广标准化管理技术,完成15万亩小枣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工作,保持沧县小枣的良好声誉。三是品牌全国最响。在各大媒体宣传沧县小枣产业,打造巨龙、天源、沛然等名牌产…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温州,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将其与“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服装名城”等国家级“金名片”挂起钩来。多年来,温州市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实现从“数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从“品牌大市”向“品牌强市”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品牌发展路子。目前,温州市已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产业品牌,品牌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品牌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品牌建设,以品牌去赢得声誉,赢得市场,赢得竞争力,已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知名品牌最多的城市之一,使其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政企互动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清概 《发展研究》2004,(10):42-45
首进全国“百强”的福建“龙”晋江,近些年发展的业绩,为八闽争光,为福建添彩,令人叹为观止,催人深思。在短短两三年问。晋江从拥有1枚全国驰名商标,发展到目前拥有5枚全国驰名商标,9项中国名牌产品,26枚福建省著名商标,64项福建省名牌产品,国字号的“鞋都”、“强市”、“重镇”等产业品牌9项。在不到十年的时问里。变星星为月亮,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由5家增至100家,上5000万元的企业达187家,规模企业产值占全年工业总产值的67.2%。其迅猛发展之成就的由来。中共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龚清概的答案是:政企互动,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鸿康 《经贸实践》2012,(10):59-60
“打造国际化集团,实现总量翻番”。“十二五”期间,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在巩固和提升国内知名品牌的基础上,将品牌建设的重心转向更广阔的视野。 “打造国际化集团”是企业追寻的“质”的目标:以国际顶尖透平机械制造商为标杆,按国际顶尖企业的品质和标准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产业水平、管理水平,不仅要在产量上,更要在品质上成为世界透平机械制造领域里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是鲤城区奉献大泉州的一年,是创造骄人业绩的一年,也是工贸、旅游、特色经济、产业集群同步并举成功的一年。这一年,以射频技术为龙头的高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凸显,实现产值2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2;3.5%;培育提升现代商贸产业集群功能,创建三路、八街特色,涂门街荣获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贷”示范街,发展旅游服务产业集群品牌。以承办第六届泉州旅游节为契机,整合资源要素景点、购物、酒店“三位一体”,勾画紫帽、乌石山生态旅游,兴建江滨文化主题公园,推出“刺桐名胜风情游”品牌。从而既促进鲤城区、泉州市保持或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科教先进社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等称号,又促进泉州市“八城共建”,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殊荣。与此同时,继续巩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成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园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台湾学者创业园、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全年列入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18个,其中国家级6项。  相似文献   

6.
品牌建设,对全省工商系统来讲既是压力更是动力。这个压力来自于多年来我省品牌建设工作的高位运行,来自于四大品牌指标全国第一的已有成绩:一是目前我省“驰名商标”累计达到82件,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充分显现了浙江企业品牌意识的先觉:二是我省共有境外注册商标3493件、名列各省第一,注册商标总数24.6万件、名列全国第二,品牌建设基础非常扎实;  相似文献   

7.
区域品牌的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核成  李琳  周俭 《经济论坛》2006,(19):83-84
随着品牌竞争时代的到来,打造“世界品牌”、“建设品牌大国”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从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独自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条件与能力都还远远不够。因此,汇集产业集群整体力量,通过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融合发展,创造性、高起点地实施区域品牌战略,无疑是一项能迅速缩短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迅速提升产业品牌经营水平,全面增强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品牌的优势以及运营中存在的风险成为塑造强势区域品牌的当务之急。一、区域品牌的内涵区域品牌是指产业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制造…  相似文献   

8.
《商周刊》2012,(12):95-95
8月18日,第四届青岛国际帆船周将在奥帆中心盛装启幕。 创办于2009年的青岛国际帆船周,今年将以“帆船之都助推城市蓝色跨越”为主题,突出国际化,彰显开放性,提高参与度,以高端滨海资源、高端赛事产品、高端帆船产业为引领,推出以国际奥帆文化交流、国际帆船赛事为核心板块,涵盖帆船普及、帆船产业、帆船文化、青少年帆船运动交流等8大板块近50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全力打造“帆船之都”城市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9.
晋江是福建省最具有魅力的县级市。2005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居全国最发达i00个县(市、区)第13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5位,11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这一年,打造品牌战略中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1枚,中国名牌产品9项,国家免检产品18件,福建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52项,7个品牌入选2005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晋江已培育“国字号”企业品牌40项,福建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187项,分别比2000年增加39项和149项。晋江获“中国鞋都”、“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拉链之都”、“中国伞都”等11个“国字号”区域品牌,拥有品牌数量居全国县(市)前列。可以这样说,2005年晋江市呈现一派:万象更新,百业振兴,岁月峥嵘,情盈人间的好景象。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块状经济”呈现勃勃生机之态.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乡一业”甚至“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千家万户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如领带、纽扣、袜子、圆珠笔、低压电器、汽摩配件等等,目前,浙江大地这样的产业区块至少有360多个。而尤为惹人关注的,就包括台州路桥,这个十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浙东小镇,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路桥是块状经济的高度密集之地,小小一区竟拥有8个全国市场占右率超过20%的产业。而更显著的是,最近几年来,路桥经济已开始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模式逐步迈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熊江 《当代经济》2008,(6):68-69
国际化和创新两大核心战略,是TCL发展的两个前后驱动轮。TCL通过自主创新,走国际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是中国家电企业成功的一个典型。对中国家电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世界品牌的“中国创造”转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波特“钻石模型”的原理,说明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要素。继而通过海尔在国际战略中采取的“人才是第一品牌”、“本土化”战略、产业集群效应、“三融一创”等战略思想,从而解释了海尔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为什么具有长久竞争力。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钻石模型”在国际竞争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经济》2006,(12):41-42
深圳自主创新成效非常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三个50%”。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高达5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超过50%。二是专利成果显著。近年来深圳专利申请量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专利申请达13689件,增长70.6%,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位。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成效显著。全市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达5万多个,被评为全国。品牌之都”;更重要的是,深圳市名牌产品多,去年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4个,今年达58个,超过上海居全国第一。中国的世界名牌全国共7个,其中广东3个,而2个在深圳,就是华为和中兴。四是自主创新投入大。近年来,深圳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都维持在盟以上,2005年达3.5%,今年上半年达3.4%。远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些成效都是实实在在、硬打硬的,很不简单。  相似文献   

14.
《经贸实践》2006,(8):40-42
我省“块状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三大特点: 1.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 目前,浙江在全国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和区域,多数也是“块状经济”发达的产业和区域。依托“块状经济”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是浙江制造业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5.
晋江市地处闽南沿海,是福建省的经济强市,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发展不断地迈向新台阶。晋江市的经济主要以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体,在服装、鞋业、食品等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晋江是福建经济的领头羊,以“品牌之都”的美名享誉全国,在福建的各县市综合实力排名中,牢牢地占据着第一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双品牌策略是指企业在某项产品上设定一主一副两个品牌的策略。其中主品牌代表产品的声誉.是产品品牌识别的重心和顾客的价值取向:副品牌则代表该项产品的特征与个性形象.是顾客的情感取向。双品牌策略兼容了统一品牌策略与多品牌策略的优点。它既可保证公司产品均能在主品牌伞下受益.收到“一荣俱荣”之功效.又能减少因个别副品牌失败给整体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海尔、TCL、格兰仕国际化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出现了“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格局。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目前已凸显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海尔为代表的“先难后易”式,第二种是以TCL为代表的“先易后难”式.第三种是以格兰仕为代表的OEM式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全清  杨晓芹 《经济前沿》2008,(12):21-26
广东省创建“区域品牌”的制度设计及试点工作开创国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建设实践之先河,广东理论界关于“区域品牌”、“集群品牌”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从1990年产品第一次出口开始,海尔始终不渝地在国际化长路上艰难地跋涉着,并赢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阵阵喝彩:美国优质科学协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垂青海尔,“全球最佳营运公司”牵手海尔,“全球第6大家电品牌”归属海尔……海尔有着令中国人人多的自豪与荣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中国的最佳企业却招徕了《商业周刊》毫不遮掩的质疑:“海尔如此广泛地进入金融、个人电脑等产业是否会分散了对主业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围绕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以打造“设计师一设计企业一设计园区一设计区域”的四级品牌思路,通过宣传推广年(2009年)、项目推进年(2010年)、品牌塑造年(2011年)_三个阶段目标,积极冲刺全国工业设计名城“第一方阵”。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30.1%,新产品产值率比E年末提高2.93个百分点。今年前3个月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同比又增长1.9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