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我的案头,有一本书经常被翻阅,我把它作为自己学做秘书的"教科书",这就是原武警指挥学院副院长纪东将军的回忆录<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从1968年8月直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纪东同志一直担任周总理的秘书,他在总理身边工作的收获和心得,对于我这个秘书工作领域的"新兵"有许多的启发.每次重读这本书,我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2.
纪东 《秘书工作》2008,(4):50-52
1961年,我应征入伍,成为中央警卫团的一名新兵.到1968年时,我已成为警卫团的一名指导员.那年8月的一天下午,警卫团政委杨德中把我叫到他的家中,在我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向我宣布了一个令我十分意外的消息:"从即日起,调你到周恩来总理身边做秘书工作.……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说:"周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这项任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党同志、各民主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负责人对周恩来的高度了解、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潮商》2021,(4):51-52
他是金融家,爱国典范,杰出侨领,他为中国的抗战,为新中国的建设,为汕头特区的建立,竭尽全力.他,就是被誉为"红色资本家"的庄世平. 1927年,从厦门回汕头度假的庄世平,亲眼看到由周恩来、贺龙率领来汕的"八·一"南昌起义军.这支军纪严明、斗志旺盛的军队,让16岁的庄世平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1931年,北平爆发支持东北抗日斗争的爱国抗日活动,正在北平读书的庄世平目睹了这一切,浓烈的爱国情怀在他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5.
马骏 《财会月刊》2010,(3):I0029-I0029
陈赓与周恩来是在黄埔军校相识的。周恩来是军校政治部主任,陈赓毕业后留校任黄埔军校第2期人伍生连连长,后为第3期本科副队长,在党内,他直接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工作。精明能干又生性开朗的陈赓深得周恩来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赵炜 《秘书工作》2007,(6):17-19
<秘书工作>杂志社的同志在策划"效率就是生命"这个专题的时候,约我写一篇文章,向秘书工作者介绍一下周恩来同志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总理周恩来生活很俭朴,但他却是世人皆知的美食家.因为他生于淮扬菜的发祥地淮安楚州城,因此对淮扬菜更是情有独钟.红烧狮子头便是周恩来特别喜欢吃的一道莱.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而且还是我们党秘书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他一生三次担任党中央秘书长,对做好办公厅工作和秘书工作,作过许多重要指示,提出过许多明确要求.他第一次任党中央秘书长是1927年至1929年.1927年六七月间,他从欧洲留学回国,辗转来到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武汉,被党中央分配担任秘书工作,负责中央一些重要会议的记录、文件管理和机要交通.这年底,中共中央机关秘密迁往上海后不久,时年23岁的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协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处理中央日常工作.我们党关于秘书工作的重要文献&;lt;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报告大纲&;gt;,就是邓小平1929年主持起草的.……  相似文献   

9.
熊蕾 《秘书工作》2007,(11):53-55
周恩来是一位具有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的政治家.早在40年前,我国还处在"文革"暴风骤雨中的时候,他就从一篇外国领导人的讲话中敏锐地发现了环境保护问题,并从此开创了我国的环保事业.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重温这段往事,让我们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0.
试论周恩来对我国秘书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培新 《秘书工作》2001,(10):22-24
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人民十分崇敬的世纪伟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和其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我党的秘书事业中,周恩来总理同样运用他的远见卓识,创造性地构画了党的秘书事业蓝图,对促进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和秘书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齐燕铭,这个名字我在中央人民政府刚成立时就听到了.但只闻其名,未见其人.那时,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又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兼秘书厅主任,我在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工作,经常听到传达他主持的会议,对机关工作所做出的决定及一些具体事项的布置和要求.1950年,我被调到政务院秘书厅,开始在他的领导下工作,长达10多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在政务院和国务院期间,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既参与政务又掌管事务,为创建新中国人民政府的各项制度和机关建设,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机关建设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即将离开西柏坡时,意味深长地对周恩来同志说:走啊,咱们进京赶考去.周恩来同志说:咱们一定能考个好成绩,决不能退回来.这一简短的对话,使"赶考"一词具有了特别的含义,即:共产党员面前永远是严峻的考验,绝没有休止符.50多年来,毛泽东同志的"两个务必"和"赶考"的要求,对党的思想、作风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总理的五无是劳而无怨。周总理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受苦人。上海工人起义,"八一"起义,万里长征,三大战役,这种真刀真枪的事他干;地下特科斗争,国统区长驻虎穴,这种生死度外的事他干;解放后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这种大管家的烦人杂事他于;文化革命中上下周旋,这种在夹缝中委曲求全的事他干。如果计算工作量,他真正是党内之最。周恩来是1974年6月1日住进医院的,而据资料统计,一至五月共139天,他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9天;14-18小时有74天;19-23小时有38天;连续24小时有5天。只有13天工作在12小时之内。而从3月中旬到…  相似文献   

14.
书香     
《企业研究》2012,(19):80
《论中国》作者基辛格,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  相似文献   

15.
正应《秘书工作》杂志之约,我们写了《邓小平手稿背后的故事》一文,在第8期上刊发了。编辑部的同志说,文章反响很好。受此鼓舞,我们又选了小平同志几件特别有意义的手稿续写此文。一张珍贵的字条1976年4月5日,天安门广场发生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拥护邓小平的群众运动。"四人帮"乘机诬陷,邓小平再一次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他和家人陷入危难之中。为了避免邓小平被冲击和抓走,汪东兴征求毛泽东意见后把邓小平转移到东交民巷。  相似文献   

16.
北京首汽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首都汽车公司,成立于1951年,这家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国有企业,有着被称为"国门第一车队"的国宾队的美誉.在这个光荣的集体里,产生过许多先进人物,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于凯就是众多先进人物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7.
陈汉初 《潮商》2021,(4):31-33
第一次东征胜利后的短时间内,汕头党、团组织从无到有,并有长足发展,这与东征胜利给潮汕带来的大好形势,与广东党、团组织的关怀,特别是周恩来的直接指导分不开. 潮汕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始于"潮州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个组织,是在1921年1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恢复"后至1922年春这段时间,由潮安青年图书社发起组织的,并公开树起了牌子,但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该团停止活动后的若干年里,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曾致力于在汕头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但却未能稳固建立.但为什么在第一次东征胜利后的短时间内,汕头党、团组织从无到有,并有长足的发展呢?大量史实证明,这与东征胜利给潮汕带来的大好形势,与广东党、团组织的关怀,特别是周恩来直接指导是分不开的.主要依据如下:中共广东区委和周恩来对汕头地方党、团组织的创立和发展有具体的指示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是永远写不尽、读不完的一部人生百科全书,是一座永远发掘不尽的丰富宝藏. 从1962年8月至1965年12月,我有幸担任总理办公室机要干事、机要组副组长,与敬爱的周总理朝夕相处3年多时间,亲身感受到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感受到他运筹帷幄、细致严密的工作作风,感受到他潇洒豪迈、真诚无私的人格力量.时间虽然过去了40多年,但是,我对周总理和西花厅的一草一木之怀念,却愈益深沉.  相似文献   

19.
《广东质量》2003,(9):88-88
1973年,意大利外长梅迪奇率政府代表团访华,洛蒂作为《时代》周刊摄影记者随团采访。那是他第一次访华,对他来说,中国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有吸引力。一天,洛蒂得知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要接见意大利代表团,便找到大使,说他也要去,因为他从来没见到过周恩来。大使说:“你去可以,但你不能拍照,你得答应我的要求。”洛蒂答应了大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曾在有"元帅外交家"之称的陈毅同志身边工作一年多,辅导他学习英语.时间虽然不长,但那段经历却终生难忘.几十年来,给陈毅同志当"家教"的往事不时萦绕脑际,给我教育和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