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看东亚货币区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玉兰  曹晓蕾 《北方经贸》2003,(10):118-120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验证了最优货币区理论。作者以欧洲货币区的适应发展为参照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所提出的标准 ,分析了东亚地区实行单一货币的可行性 ,结论是 ,东亚各国与欧元成员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在很多方面尚不能满足建立最优货币区的基本条件 ,因此 ,要建立东亚货币区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下,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是各国的必然选择,而且最优货币区理论也为各国金融合作提供了理论上的向导。就东亚而言,进行货币合作也有很大意义,但是,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东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论述说明,目前东亚货币合作还有很多难点,在东亚建立统一的货币时机还并不成熟。  相似文献   

3.
张晓璐  赵瑞娟  文雅 《市场论坛》2004,(12):121-123
在经济全球化下,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是各国的必然选择,而且最优货币区理论也为各国金融合作提供了理论上的向导.就东亚而言,进行货币合作也有很大意义,但是,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东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论述说明,目前东亚货币合作还有很多难点,在东亚建立统一的货币时机还并不成熟.  相似文献   

4.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亚各国和地区的冲击,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构想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最优货币区理论入手,以不同的标准作为切入点,对东亚货币一体化进行分析,并就如何破除障碍,加速推进东亚货币一体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对中国与东盟人均GDP最高的6个成员国之间相互贸易依存度的回归分析和趋势预测,对比欧元区的历史经验得出,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尚不具备建立整个东亚货币区的条件下,东亚货币区的建设值得考虑的路径应该是:第一,首先推动中国的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四大经济体的经济与货币一体化;第二,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推动中国和东盟人均GDP最高的6个国家组成“1+6”货币区;第三,“1+6”货币区再分阶段吸引韩国、日本和其他4个东盟成员国加入,从而最终促成东亚货币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于1961年最早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后几十年间,国内外的经济学者们纷纷对该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与现实经济密切联系起来。作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最佳例证,欧洲货币一体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拟从最优货币区的判断标准出发,结合东亚当前的实际现状以及与欧盟(或欧共体)的情况比较来说明当前在东亚推行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陈小蕴 《财贸研究》2002,13(4):95-100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东亚经济区域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体的开放性、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以及次区域承受外部冲击的对称性方面比较接近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有利于东亚建立货币联盟。但是,东亚的经济趋同性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等因素构成了东亚货币联盟建立的障碍。要加快建立东亚货币联盟的进程,可通过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东亚汇率联动机制和创立亚洲货币单位的路径渐次演进。此外,加强政治上的合作也是建立东亚货币联盟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东亚货币合作:基于最优货币区指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修正BE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东亚国家之间的最优货币区指数,认为东亚各国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有减少的趋势,表明东亚货币合作存在可行性;截面数据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显示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韩国和日本这些次区域内先进行货币合作是较为可行的现实选择;另外与欧洲相比,东亚地区的最优货币区指数较大,表明东亚的货币合作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趋势对东亚货币合作提出了迫切要求,东亚国家在金融领域暴露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也要求加强东亚货币合作。在当今世界上三个最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中的两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区域货币体系的情况下,建立东亚货币区应该成为东亚货币体系改革的长远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最新发展,进而指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三种区域货币合作模式,最后着重阐述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然后结合该理论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本文认为从动态角度看,东亚货币合作是可行的,但会受到政治等方面因素的阻碍。文章最后对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速发展,东亚地区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论文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实证模拟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TA)后的经济变化,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后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亚各成员国之间具有经济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力地改善东亚地区的社会福利,同时区域成员之间也具有贸易创造效应。(2)中国各个产业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应重点关注在矿产及资源类、纺织品、电子类及制造业等领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progres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by introducing a number of concrete measures to boost the RMB’s status on the world stage since 2009. The ongoing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being promo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In this article, we attempt to analys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ast Asian regional integration. We hypothesize that East Asian regional integration lays a broad foundation for China to push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forward. An internationalized RMB, we argue, will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rocess of East Asian regionalization. Thus, RMB regionalization could be an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step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should not only push the RMB to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under China’s framework of domestic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but they should also integrat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o the process of East Asia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Therefore, a win–win strategy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for both China and East Asian countries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3.
东亚IT产业发展的贸易模式有如下特点:第一,东亚IT产业的技术来源于美国。通过承接美国计算机企业的"外包"业务,东亚在IT硬件设备制造领域建立了完整的生产体系。第二,东亚与美国的IT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与电子部件,反映了美国企业将IT中间产品"外包"到东亚区域以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了全球IT产品的国际外包浪潮。第三,东亚区域内贸易模式不同于东亚—美国之间的贸易特征,日本、韩国和东盟通过向我国出口集成电路及其电子零部件获得了巨额的贸易顺差,而我国则将进口的集成电路和电子零部件装配成电子产品出口到美国和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东亚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除了正在成长中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没有约束力的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外,东亚尚未形成正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分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雁行模式"的利弊、APEC的特点、四轮驱动模式的作用,针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提出了加快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与欧盟的地理标志之争,对东亚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促使东亚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意识崛起。"地理标志"概念被移植,国内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体系得以形成。其次,导致东亚地理标志保护立场分化。日本、台湾地区成为"亲美派",中国大陆及韩国则保持中立。再次,促使东亚地理标志国际摩擦受到关注。东亚"中立派"在地理标志之争中的态度将逐渐趋于明确;"官民协作"将成为东亚地理标志维权的一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东亚多层次合作现状及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存在多层次性,但从长期来看,这些多层次合作将归于东亚自由贸易区。这不仅由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决定,更是东亚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朝向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东亚各国要目标一致,在借鉴其他区域组织成功经验的同时,设计适合自身的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特别是东亚国家对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极为关注。在此背景下,必须对中国制造业有一个客观评价,既要看到其优势也要看到其不足。为此,本文尝试从出口结构、比较优势、附加值和科技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对中国制造业在东亚地区的实力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审视中国在东亚地区事务中的地位与应发挥的作用,促进中国制造业向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是战后东亚经济增长创造奇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过程中,东亚形成了三类特点各异的技术引进模式,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绩效。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社会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东亚技术引进模式上的差异与积弊不仅影响到了各经济体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原有的东亚经济引进模式必须做出适时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在挤出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的新兴经济体,东亚各国和地区都依靠出口导向型产业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本文通过对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出口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关系,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出口的潜在竞争,中国对该地区的出口挤出主要发生在低技术产品;在某些产品上,国际生产有向中国集中的趋势;东亚生产一体化程度大大加深,新的东亚贸易模式正在形成,中国虽然在某些低技术产品上挤出了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但是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来自这些地区的零部件等中间品,从而把东亚其他地区向产业链高端推进。  相似文献   

20.
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轮轴-辐条”结构难题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区域一体化近年来有较快的进展,但也出现了轮轴-辐条结构,导致离心力增大的障碍。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大国,在东亚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既要发挥大国的作用,也要争取作为轮轴国的地位,这样才能在一体化过程中取得主导地位,获得应有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