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新时代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好“三农”工作、推进“三农”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方面。江西省一直致力于“文化强省”建设,作为“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工作领域,近年来,江西省乡村文化建设步伐加快,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为“文化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项特殊工程,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在充分厘清概念、消解瓶颈、科学规划、融合发展、统筹协调等多种综合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久久为功,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以社区积极分子为代表的社区居民十分热衷于社区公共事务。研究采用帕森斯行动逻辑要素设计框架,运用主题分析法对上海N镇新老两类社区中社区积极分子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两类社区积极分子在行为主体上存在志愿参与的传播员与高度组织的调查员的区别;在行动目标上存在追求集体目标的自我实现与回应社会期待的政治激励的区别;在情景状态上存在半科层化下的权威手段与多元文化中的科技手段的区别;在价值规范上存在奉献意识与责任担当的区别,并由此对两类社区提出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吴敏 《黑河学刊》2014,(7):48-49
农村社会精英的类型已经从改革前的单一的魅力型精英、政治精英格局向多元化的精英格局发展,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精英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共同推动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杨家山村调查研究分析杨家山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主要论述了杨家山村的特有地理环境及这种环境对山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笔者认为山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有:1.山地地形为主,土地面积较少且分布不集中的自然村落。2.山村基础设施差,资金缺乏,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体现在道路不平,不利于农机车行走,当然这受制于其特有的地形,但主要原因是资金少,没有能力去建设。3.山村消息闭塞,农民商品意识薄弱。4.农业比较收益偏低,农业发展呈高成本,低收入的特征。其出路在于建立以村为单位的自愿加入的经济性质的农村合作社,在于充分调动乡村精英的积极性,发挥其长处,挖掘其潜力,利用其人脉,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是农业资源大省,如何利用丰富的农业基础进行有效的乡村旅游开发将是解决区域三农问题的又一蹊径。湖北钟祥市彭敦生态旅游区是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试点之一,在农业产业化和土地流转制度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还存在旅游产品价值链不完善、形式单一等症结,也是湖北省开发乡村旅游中存在的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据此,本文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6.
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是一个内嵌于社区内生秩序的复杂体系。小农经济形势下,社区"场域"的"熟人社会"特性催生出精英群体引领公共产品供给的基层治理路径;其"结构互动"的生成逻辑与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模式,在组织层面上决定了村社需作为"国家"与"社区"的介质承载起社区内公共产品供给的主导责任。当前村社公共产品供给最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借助国家资源来激活村社内部的组织力量,通过强有力村社组织的建设来实现农户的"组织化",从而在"统"的层面上确保村社基本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7.
乡村社会是一个紧密的社区共同体,具有自身的内部结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进入乡村后常常无法完全按照理想化状态实施,会受到村庄治理逻辑、血缘人情和地方风俗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产生扶贫实践的"偏离",降低了贫困识别和贫困管理中的精准性,阻碍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的贯彻执行与优化配置。为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须削弱乡村社会中不利因素的干扰,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基层治理状况,建立多重识别体系,提高贫困群体的参与度和扶贫政策的灵活度,以提高扶贫过程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物质消费。更是一种文化消费.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本文从分析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内涵、关系入手.以富阳市窈口村农家乐为例.探讨提升乡村旅游品位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的收缩和市场经济的渗透为乡村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了空间、风险和机遇,一些有能力有闯劲的乡村精英因而崛起。这些崛起的乡村精英们有意愿带领乡邻一起走向富裕,因为这样不仅能提升他们在乡村社会的地位,也能为他们继续创造财富提供保障;而他们带动乡邻一起致富的意愿同样也与国家发展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的愿望相契合;同时农民不仅需要这些精英们为他们代言、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也希望这些精英们利用他们的能力、财富、关系、见识等带领自己致富。由此这些精英通过选举真正成为乡村领导者,而他们的乡村领导者地位的获得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认同。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的一名应届女硕士.以“大四的师范类女本科生们,你们是不是很郁闷”为题.将自己的“就业难”的切身体会在校园网论坛上提出,随后。腾讯网、大楚网、楚天金报等相继转载该贴.该贴随即成为了热门的“火贴”,跟帖长达10页.点击率高达5000余次。该贴的火热,引起了教育界、媒体、用人单位等多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的收缩和市场经济的渗透为乡村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了空间、风险和机遇,一些有能力有闯劲的乡村精英因而崛起.这些崛起的乡村精英们有意愿带领乡邻一起走向富裕,因为这样不仅能提升他们在乡村社会的地位,也能为他们继续创造财富提供保障;而他们带动乡邻一起致富的意愿同样也与国家发展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的愿望相契合;同时农民不仅需要这些精英们为他们代言、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也希望这些精美们利用他们的能力、财富、关系、见识等带领自己致富.由此这些精英通过选举真正成为乡村领导者,而他们的乡村领导者地位的获得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认同.  相似文献   

12.
徐绮珠 《中国经贸》2010,(16):166-167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安全网的最后一道保障线,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是社会救助制度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在现阶段,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保障城市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城市低保标准入手,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现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何方永 《特区经济》2009,(7):141-143
以成都三圣乡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感知与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圣乡红砂村乡村旅游地的居民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性对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但是居民对乡村性的认知强烈表现出功利思想,对于自身在乡村性维持中的作用认知明显不够。研究认为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为当地居民带来利益是保持乡村旅游乡村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央一号文件是对我国“三农”问题顶层设计的政策性文件,代表着国家治理“三农”问题的权威。近年来,关于应对“三农”问题以及如何做好脱贫攻坚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等话题的论文层出不穷,但从国家政策文件的视角专门研究和梳理我国乡村文化演化发展逻辑的文章却并不多见。因此,本文从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发,梳理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文化政策的演化特征,即服务于保障农村改革的意识形态方向、致力于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和服务方向以及着力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方向。并对我国乡村文化政策演化的实践逻辑分别从建设主体、建设内容和建设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即建设主体从单极化走向多元化、建设内容从单一化迈向丰富化、建设方式从单调化趋于多样化。最终得到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有益启示,即坚持党和国家的政策性引导、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发展以及坚持创新多样的乡村文化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化进程吸引大量乡村人口涌向城市,乡村的衰败问题日益严重,由此新农村运动开始在全国展开。本文通过对三门朱岙镇乡村改造的思考,提出产业复兴是乡村再生的关键,在具体规划上提出织补的理念,回归乡村异于城市聚落体系的本源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玟玟 《理论观察》2023,(1):95-101
劳动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乡村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严重,使乡村社会治理面临诸多困境。边境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使得边境地区乡村人口流动与治理问题更值得学界关注。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的J村为例,通过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发现边境地区乡村人口流动的方向是多种的,形态是多变的,影响乡村人口流动的因素既有生计策略、基础设施这种客观条件的选择,也存在身份认同这样的主观思考。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产生留守老人与儿童、家庭或婚姻破裂、农村空心化和产业发展困难等问题,使得边境地区乡村社会原有的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本研究旨在从过去的和现在的村落文化中探索乡村治理的机制,探寻乡土社会内生性发展的社会基础,为边境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政府从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退出之后,为农村经济精英推动农村发展提供了平台。他们的出现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一个合理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精英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一方面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变革,另一方面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农村体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19.
20.
文章通过对山东省高密市A村的调查得出,农业税费的取消、惠农补贴的出台,以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土地明显升值了.土地的升值强化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更加看重自己的土地,不轻易放弃土地经营权.同时,国家实行的以农民为本位的政策使村委会的权力和职能弱化.这些因素增加了农村历史遗留土地再分配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