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提出了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的一个基本分配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根据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认识经过了长期、曲折的过程。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产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并阐明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3.
何花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123-126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一文充分阐述了关于分配的一般理论和特殊分配原则,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原则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原则。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分配的理论渊源.而且是中国当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韩郁郁  李航 《魅力中国》2011,(17):78-78,51
虽然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无论是从前提条件、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有很大区别,但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仍然有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来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按劳分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论按劳分配向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按劳分配向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转化林勤青-、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按劳分配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一。它的基本内容是:劳动者支付劳动获得报酬,劳动是获得个人消费品的唯一手段。等量的劳动获得等量的报酬是每个劳动者的权利。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该文提出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可概括为四个历史阶段和三次历史性飞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与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体系完善原则的第二次战略性调整,既是公平、效率、共富、和谐关系规律和人的异化复归历史趋势的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见之于实践的现实必然,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进入到建构公平正义型按劳分配制度体系新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质就是按劳动贡献分配;由于现实社会发展不具备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条件,因此不可能实现马克思设想的严格意义上的按劳分配。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按劳动贡献分配的分配形式,就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本质是按贡献分配而言,我们也可沿用按劳分配这一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8.
谷春祥 《特区经济》2008,(5):262-264
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社会主义分配观中是否定生产中的客观要素直接参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分配制度。从而产生了"矛盾论"和"对立论"。本文是在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并探讨了生产中的客观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徐璐 《改革与开放》2014,(16):28-29
"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两大经典表述,它们相辅相成,都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找准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方位,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地定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并认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然的和优于资本主义的这一现实,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实行按劳分配,可以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直接分配产品的形式;另一种是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实现按劳分配的过程中,采取哪种形式,则取决于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否存在商品经济这个重要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原来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再存在商品经济的,因而他们设想在那里将要实行的按劳分配,是采取产品直接分配的形式,即每个生产者给社会提供了劳  相似文献   

11.
走共同富裕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马克思首次从科学的理论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使共同富裕不再是空想和幻想.但通向共同富裕的实践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需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从中国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2.
一、对按劳分配原则再认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被视为劳动者之间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即在全社会通行的唯一分配原则。奉行这一原则的权威根据是马克思1875年写作的《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在他的这本著作中,对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设想是下列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为条件的:一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共同所有;二是社会生产力发达,物质产品丰富,三是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失。显然,这些条件在后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诸多国家都不具备。然而,基于对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按劳分配理论的机械、教条式理解,贯…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比较早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和理论,并对其特征作了初步的描绘。这对于指导中国迄今为止的改革开放和建设,起了重大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所强调的是,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把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针,它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创造。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体系,呈现出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协调性相衔接、层次性与开放性相关照、人民性与统领性相结合等鲜明特点,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跨越理论为后来者提供了具体观察自己国家、民族所处发展阶段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五形态”理论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合规律性,存在逻辑困境.其实,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理论,本质上属于抽象共性的归纳,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仅限于“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一般性逻辑规定,并不否定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独特的发展道路,而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才是对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的理论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吸收资本主义的积极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创新发展,开辟了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具有中国品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其自信恰恰源于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根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具体可分为:第一,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程;第二,明确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程;第三,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历程;第四,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按劳分配释读与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林榜 《改革与战略》2010,26(1):162-164
文章指出,分配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中小企业薪酬管理是按劳分配的实践基础。理解和掌握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中小企业在其薪酬管理中加强按劳分配理论实践也有利于促进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自身所蕴含的重大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逻辑。它所蕴含的重大原则主要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其首要原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其根本原则;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其基础原则;坚持按劳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是其价值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和扩大开放相结合是其重要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其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20.
按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是“要素财富论”、“要素产权论”和“要素贡献论”。按要素分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按劳分配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