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作为一种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改革模式,有西方学者将此称为“北京共识”。在对“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基础上,阐释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藉此研究,旨在给那些渴望发展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及中国的进一步改革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教授的长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北京共识"概念,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这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舆论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比较研究"北京共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30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继续稳步前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发展也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或启迪。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欧洲价值观”和“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才最有可能对“华盛顿共识”形成新的强有力的挑战,并将成为全球既不认同计划经济,又不接受“华盛顿共识”,而是试图探索“第三条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一面思想旗帜。 相似文献
4.
5.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都使得中国的发展模式成为国内外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究竟什么是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发展模式的目标和内涵是什么?美国人所说的北京共识是否就是中国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官方称,4月30日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开幕式将简单且力避奢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烟花、激光束、喷泉.以及舞蹈演员的阵容,完全可以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阵容相媲美。政府彰显中国活力的渴望是显而易见的。对许多人来说.这种被富丽堂皇所照壳的“中国模式”足以让整个世界艳羡。 相似文献
7.
今年三月,联合国在墨西哥城蒙特雷,召开了一次以“会议展望”为主题的发展筹资国际首脑级圆桌会议。旨在促使全球共同发展中发达国家承担相应义务,增加官方发展援助,并尽快达到官方发展援助占其国内生产总值0.7%的联合国既定目标。人们把这次会议称为“蒙特雷共识”。 其实早在上世纪的1970年,联合国大会就曾提出:发达国家官方发展援助应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7%。但几十年来,这一目标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差距越来越大。问题是发达国家没有形成共识,更关键的是联合国缺乏权威性。 在中国,党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与“蒙特雷共识”有明显的相似性。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8.
新自由主义与“华盛顿共识”的理论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和流行全球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批判了新自由主义的改革观,指出新自由主义本质上就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它对自由市场抱有极端教条主义的态度,拒绝承认自由市场经济存在任何缺陷和失灵,反对一切政府干预政策和社会改良措施。新自由主义与旧自由主义相比没有更多的理论创新,相反,它武断地否定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研究成果,诸如市场经济在微观和宏观上存在的各种缺陷,在各种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如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等。倘若运用新自由主义作为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恰恰非常不利于借鉴西方经济学各种流派的研完成果。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于中国模式的不同看法,许多看法甚至针锋相对,我们不仅要以平常的心态看待这些争论,而且对于这些争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要有清醒地认识。中国模式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任何借中国模式否定改革开放的想法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只有以更大的努力和决心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模式健康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0.
从"北京共识"提出开始,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围绕"中国模式"的有无、内涵、特征、性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但近几年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却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本文尝试以近三年来的相关文献为分析重点,对"中国模式"研究中表现出的五个重要变化及其特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综观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以探讨"中国模式"的内涵、特点、性质、意义为侧重点,力图解决"中国模式"是什么的问题;第二个层面侧重于方法论,研究者关注的是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方法和视角去讨论、审视"中国模式";而第三个层面则着眼于在更高的层面上反省我们对于自我文明、文化的认知态度,直指中国人自身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这三个层面的研究缺一不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将"中国模式"的探讨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及其国际影响力扩大的同时,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和强权政治却在世界各地不断遭遇挫折,北京奥运会和全球金融危机将中国推向了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国模式开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国内专家学者和媒体对中国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客观的评价,对中国模式褒贬不一,因此有必要厘清中国模式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客观地分析国内外学者和媒体对中国模式的评价,并且清醒认识中国模式,从而使之科学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崛起,在一个强大的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之际,关于“中国模式”的各种讨论也开始热炒起来,尤其以国外媒体的报道为甚。笔者的专业背景为国际经济关系,因此本文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从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这些概念都是在旧模式发生危机的时刻出现的,因而也都致力于提供一个发展的方向。提出"共识"意味着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争论应该围绕我们到底需要怎样一种未来而展开 相似文献
15.
与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西方金融危机治理模式相比,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有着自身独特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并能够在治理实践中不断拓展和深化。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在借鉴西方有益经验和摒弃失误局限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在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出建设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发展模式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和研究。我们要用辩证的哲学思维方法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我国的发展模式,力避简单抽象化而陷于僵化。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原指一种经济学流派,近年开始嬗变为一种政策主张,其实质就是完全的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它的推行已经给许多国家造成了严重危害,对此应当有所警惕。但也不应该因此而全盘否定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富士产经新闻》2006年12月26日]中国打算通过2006年开始实施的“十一五”规划,摆脱以往借助引进外资、追求“量”的增长模式,向追求“质”的发展模式——即节能、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内需的和谐社会过渡。政府提出了在“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即2010年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低20%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东亚赶超模式解析——“飞船模型”对中国赶超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其经济增长率大约是美国和OECD国家的2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