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是个热门词,尤其是在做某件与世界潮流不太吻合的事情时,更容易听到。“中国特色”内涵丰富,非常透彻地诠释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绝对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国家,但同时,这个词有的时候也给人一种误导,会让人误以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不只中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本期讲堂我将就“中国特色”这四个字展开我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说到企业管理常常会提到“以人为本”四个字,好像这是一个新理念。其实“以人为本”本身并不新,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当与人有关的问题表现突出时,企业才开始把“以人为本”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以人为本”与企业兴衰企业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人类有史以来就有做买卖的人,  相似文献   

3.
徐振海 《邮政研究》2016,32(3):35-37
文章以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大背景,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以及推进“互联网+‘三农’”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分析了邮政推进“互联网+‘三农””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互联网思维,提出了邮政推进“互联网+‘三农””的总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今年10月18日,第15届“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各大品牌的厂商携各自的新技术、新业务、新产品在通信展的舞台上各显神通,卖力地向外界展示自己。“数字化家庭(DigitalHome)”是本届通信展的一个焦点和热点,也是各大厂商争相热捧的概念。“家庭”是个非常普通的词汇,但在“家庭”前面加上一个“数字化”,就多少显得有些高深、带点神秘。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化家庭”?“数字化家庭”能实现吗?  相似文献   

5.
能够参加2 0 0 0~2 0 0 4实施“北京邮政战略”国际会议的开幕式,以及随后进行的工作会议,我感到非常荣幸。“北京邮政战略”纵贯邮联行动的5年周期,包含一系列供各国政府、各邮政主管部门及邮联各机构执行的目标和战略,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针对如何面对全球化、市场放开和竞争,如何利用科技进步等问题,为各国邮政指明了发展方向。“北京邮政战略”还制定了积极、连贯的行动计划,为世界各国邮政部门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通讯环境中,在以下方面提供指导:邮政改革和发展、邮政新产品和服务开发、国际合作、改善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北京邮政…  相似文献   

6.
信贷支农是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服务“三农”、践行市场定位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邮政储蓄银行“三农”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三农”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五年内外部形势,提出了“十三五”时期邮政储蓄银行“三农”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栏目——“大家谈”与您见面了。该栏目主要针对通信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讨论。欢迎大家集思广益,热情参与!“大家谈”旨在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互交流,为企业解决疑难问题出谋划策。您如果有任何想法,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提议,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的方式与《通信企业管理》编辑部联系。邮址:shenlei@cnii.com.cn,电话:010-64962984。当然,如果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难题,也可以通过这个栏目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本期话题——固话“168”的困境与出路。兰州的热心读者李晋日前给我们来信,谈到当地查分“168”的经营困境问题。我们认为这是固话运营商普遍遇到的问题,非常有必要在全行业进行讨论和研究。问题已经提出,我们静候您的高见。  相似文献   

8.
龙女 《当代通信》2004,(13):36-37
提起中国联通,人们很容易想到移动通信,也就是将移动通信与中国联通联系起来了,其实,联通的业务远不止是移动通信,它还有数据通信、互联网等,它还有可视通信业务——“宝视通”。正如联通自己一直所强调的“移动为主,综合发展”,“宝视通”——一个全新的业务,已经成为业界标准的制定者和领航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视讯方面,联通的可视电话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是”与“非” 现在大家一提到物联网,第一反应就是它和互联网的关系,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下一代?物联网是否要替代互联网?其实,物联网和互联网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别:第一,互联网只是将机器和人连接起来,而物联网则是将世界万物全部连接起来。互联网主要是由电脑互联起来的网络,但物联网的终端就非常多,  相似文献   

10.
目前,笔采访了一位电信营销能手,询问他一月之内发展“小灵通”20多部、宽带10多户的秘诀。他笑着说:“谈不上什么秘诀吧,我觉得电信市场非常需要‘亲和力’;有了‘亲和力’,发展业务就容易多了。”我听了,觉得此话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是解决所有困难和问题的关键”,这是泉州市邮政局局长李克超回首“十五”期间泉州邮政取得的发展时,感慨最深的一句话。邮电分营后,泉州邮政面临着种种困难:职工多、收入少、效益低、人才缺……经过7年的努力,李克超坚持科学发展的信念,带领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泉  相似文献   

12.
M环境影响生存,那么对于在市场上相互竞争的企业而言,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双方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呢?这里讲一个有趣的寓言。寓言说得是三位白须飘然的老者来到一个妇人家院前歇脚,三人中,一个是“财富”,一个是“成功”,一个是“爱”。妇人邀请他们进屋,但三个老人却笑着说,“我们是不能同时进屋的,不过,你可以去和家人商量商量,看你们最需要我们中的哪一个。”于是妇人便去和家人商量,最终他们决定听从儿媳的意见,邀请“爱”的老人进屋作客。但谁知,爱的老人起身,成功老人和财富老人也都跟在后面。妇人很惊讶,说:“我们邀请的是爱的老人,你…  相似文献   

13.
作为“金字招牌”、“百年老店”,邮政应当如何充分发挥“店面”资源优势,更快更好地向实现良性循环、步入现代化邮政的目标迈进,是邮政人普遍关心的话题,也是本文将重点探讨的内容。网点优势是邮政的核心竞争优势邮政实现商业化运作,必然要融入市场竞争。不积极鉴别、挖掘和塑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就难以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反映的正是不同的企业由于具备不同特性的优势而在竞争中获胜的现象。撇开政策因素,从总体上看,邮政企业当前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经营服务网点、内部实物网络、品牌。其中,经营服务网点具…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邮政如何才能做出好的营销业绩来呢?“造势”不失为明智之举。所谓“造势”,就是指通过某种方式,人为地营造一种轰动效应和营销氛围,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参与购买或消费。 邮政企业如何“造势”呢?笔者作如下几方面的探讨,供参考。 一、借“节”造“势” 借助节日制造营销气氛,可谓顺风又顺水。 一年中可用于邮政业务经营的节假日有78个之多。针对元旦、春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建军节、圣诞节等,可以开展同城礼仪业务,以礼仪品开发为主,辅之以鲜花贺卡等类物品配送服务;针对春节、…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息化是中国信息化建设中最大的“短板”.但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的宁夏却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在全区农村的“三网融合”,实现了村村通互联网、村村有信息服务站的目标。“三网融合”一直是一道难题。宁夏是如何破解的?怎样实现的“一网打天下”?在部门间利益冲突的协调中做了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宁夏信息产业办公室主任周金柱。  相似文献   

16.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市场调节被称为“无形之手”,而政府调节则被称为“有形之手”,一个区域宏观经济的好坏,全凭这“两只手”的和谐相握,共同作用.其实,企业管理中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以企业化为代表的“软”管理即为“无形之手”,而以治理制度为代表的“硬”管理则是“有形之手”.这“两只手”各司其职,决定着企业经营的优劣,创造着企业的历史和未来.“握手”而不是“分手”,才是一个成功企业最大的经营奥秘。  相似文献   

17.
一个企业领导者,在管理一个企业时,如何建立制度、是否体现人性,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决定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走向。笔者认为,一个企业领导者应当采用“法家制企”(即制度化)与“儒家待人”(即人性化)相结合的思想,认真处理好二者关系,避免任何认识上的片面性。“法家制企”(制度化)与“儒家待人”(人性化)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制度化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人性化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郜有其独特地位和功能。制度化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员工的行为,人性化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相似文献   

18.
王茜 《当代通信》2004,(16):47-48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持久的优势,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而言,就必须实施从“人本管理”到“能本管理”的根本转变,这对于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的通信监理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提高通信工程监理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军将“网络中心战”定位为推进新军事变革的新里程碑,认为实现高度网络化的军队将彻底改变战争模式,伊拉克战争就是其具体体现。与此相对应,美军又提出了“制全维权”战略。这对于尚没有完全实现机械化的中国军队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从而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强”来形容企业,媒体上常有企业“一百强”、“五百强”等提法,事实上,“强”字用得并不恰当,在比较企业时,通常以企业营业额的多少决定企业排序、决定“大”的程度。“大”容易估计,依据企业营业额、人数或资产等指标就能对企业做量度;而“强”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难以估计。“大”和“强”是相关但不同的概念,如果单纯为把企业做大而花费很多工夫、资源,却没有增强企业竞争力,导致的结果就非常危险。今天,我就讲讲企业的大和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