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孟姣  罗焰 《老区建设》2014,(18):11-13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这就对我国金融监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民间金融又被称为“非正规金融”,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对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这一问题。但是随着民间高利贷进入后期崩盘阶段,民间金融的风险日益加剧,很多人用“民间金融危机”来形容现在日益加重的民间金融风险。因此,民间金融风险的治理研究成为一项严峻而又迫切的问题,将会对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褚银良 《宁波通讯》2011,(23):28-29
宁海“标会”由来已久,是互助性质的民间筹措资金的有效手段,在特定历史时期曾起到对金融经济有益补充的功能。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发生过大规模“倒会”事件,2008年受金融危机大环境影响,民间“标会”行为迅速抬头,部分民间标会逐步演变成金融传销性质的“日日会”,并一度畸形繁荣,既扰乱了正常金融秩序,又扰乱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给经济社会平稳和谐发展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基本路径,但欠发达地区农业产化经营面临严重的金融支持乏力问题。在欠发达地区,正规金融支持功能逐渐弱化而民间金融运行不规范。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可行的路径是在实现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基础上,以制度引导其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郭田勇  陆洋 《西部论丛》2008,(10):32-35
“票号”的繁荣是我国民间金融一段辉煌的历史,随着国家金融业统领局势的发展,民间金融渐渐转入地下。而就中国目前来看一边是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在民间自由、无序流动;一边是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面临严峻的资金困局。面对这一现实矛盾,政府、央行和银监会便充当起了“红娘”,为民间资本和中小企业建起了“婚介所”——小额贷款公司受命于危难之时,由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5,(38):13-14
作为中国民间金融最活跃的地区,温州正在试点打造一个新的金融平台——中小企业投资融资公司。这家即将成立的新公司的任务是努力将民间资金纳入到正规的金融体系之中。而温州也想借此走在全国各城市的前面,形成民间金融的“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6.
民间融资与正规金融相比,属于非正规金融。在充分肯定民间融资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民间融资负面影响。对民间融资的管理指导思想上须由过去以“堵”为主转变为以“疏”为主。[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贺海峰 《发展》2014,(1):45-47
金融改革,呼声日高。入秋以来,陕西神木信贷危机余波未平,温州老板“跑路潮”又升级到了第二季。民间金融乱象,何以此起彼伏、愈演愈烈?根源在于金融制度和体系不尽完善,金融业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需求。  相似文献   

8.
李伟  张乐柱 《山东经济》2007,23(4):92-95
当前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不足,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其中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以及对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限制是重要原因。资金的巨大需求诱致了民间金融的兴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正规金融资金供给的不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然而,民间金融的发展又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规范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的民间金融,一是必须创新其发展的法律环境;二是整合民间金融资源;三是构建相应的监管机制;四是限制和取缔非法民间金融行为,并在发展中对正常民间金融加以约束和规范。  相似文献   

9.
民间金融:开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民间金融的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路,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小企业之所以选择民间金融作为融资渠道的理论原因,然后再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民间金融的发展特征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具有契和性优势。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分析民间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以江苏地县的典型案例指出民间金融存在的负面影响。鉴于此,从法律、金融体系、监管等三个方面阐明需要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帮带、互助”著称的闽东人,在民间金融上也发明了诸多互助模式。通过“金融互助”,他们抵抗危机,做大了规模,但承担着“相互捆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民间金融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 民间金融,是一种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之外,以借贷为主要形式的民间经济活动,有私人与私人、企业与企业、私人与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信贷以及私募基金、互助基金等。虽然民间金融不登大雅之堂,只能被冠以“地下”、“私募”等称号,却遍布全国,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民间金融随处可见,且种类不断翻新,规模不断扩大,用途日益增加。据2005年底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地下金融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地下金融规模高达8000亿元,其中私募基金占据了近九成。  相似文献   

12.
民间金融:从幕后走到台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前,央行出台了《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报告指出,对于民间金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应该全面认识、正确分析,并加强对民间融资行为的规范和引导,趋利避害,促进其健康发展”、报告再次为那些基本合法的民间融资指明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金融抑制决定了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路径,正规金融制度的信用渗透力不足,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诱导”了民间金融的兴起。本文从我国金融市场的诱导性制度变迁角度,分析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农信社、民间金融三元并立的结构,并提出只有商业银行、农信社、民间金融之间的“三方机制”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5,(28):22-23
【香港《香港商报》7月6日】早前有报道称,一种完全由民间资本构成的“只贷不存”金融机构将在四川、山西、陕西、贵州4省部分农村地区试行。有学者认为,此举给予了民间借贷这种“草根金融”一个合法身份。可是,资深人士认为,“只贷不存”的硬性规定也将成为民间借贷转为真正商业银行道路上的人为障碍,此次部署只可能是一个过渡办法。  相似文献   

15.
龙柯宇 《科学决策》2023,(11):236-247
农村信贷市场长期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民间金融虽是弥补“麦克米伦缺口”的一个可选制度安排,但其往往缺乏规范的运作发展机制,相关治理供给又严重缺失。农村民间金融软法凭借其在创制方式、条文内容设置、运行模式、实施效力等维度上的独特价值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命令—控制”范式下单一硬法规制的结构性缺陷,建构起一套自成体系、符合新公共治理逻辑、绩效显著的秩序维持机制。农村民间金融软法治理应承载“增进农民民生福祉,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制度期许,在金融包容的理念指引下,围绕政府金融监管效能的提高,并依托相关软法与硬法的协同共治关系,达成由管控式向参与式的治理逻辑转向,推动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被“煤改”挤出的产业资本因金融生态的单调而分散流失。现在若反身进入民间金融领域,则需要寻求一条不同于温州高利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目前在看望部分金融单位年终决算员工时指出,各金融单位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切实认清支持宾体经济就是发展壮大自己的道理,为浙江经济在新的一年稳中求进、转中见效提供有力金融保障。,要大胆探索金融改革创新之路,通过改革重点破解民间资金投资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燕  潘虹  黄岳文 《乡镇经济》2008,24(10):120-126
金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农村民间金融得到了逐步壮大和发展,并已成为农村金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使得农村民间金融活动缺乏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导致各金融利益非和谐的现象产生,大大影响了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活动中产生的利益冲突和矛盾需要通过制度安排进行协调,而经济法的经济利益属性决定了其在调整农村民间金融活动关系中具有先天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金融压抑”催生民间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央行的一份报告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6.96%左右。”是什么原因促成我国民间融资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除了我国不断增加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所产生的逐利性,和民营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的原因之外,金融压抑以及由此产生的民间融资服务体系的欠缺,也是我国民间融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赵爱英 《北方经济》2006,(12):48-49
一、民间金融的概念及形式 民间金融是指个人、家庭、企业之间通过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而直接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行为,它是尚未纳入政府监管的、未取得合法地位的金融形式。民间金融是非正式金融的一部分。非正式金融是指不通过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来融通资金的融资活动和用超出现有法律、规范的方式来融通资金的融资活动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