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枝 《经济论坛》2013,(11):4-5,25
作为一个劳动力人口大国,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的结构性调整,我国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倘若结构性失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2.
钟文 《资本市场》2004,(5):27-28
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命运。在经历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之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转变,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4”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就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发表了讲话,其内容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要转变,如何转变等一系列内容,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已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不同点,在上述基础上指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条必经路径.  相似文献   

4.
王栋 《时代经贸》2011,(10):213-2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由过去那种唯GDP观转变到现在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更是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会公共品提供者的国家财政必然会面临新的变革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去年三季度以来,来势凶猛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急转为下行。生产经营遇到很多困难,直接的诱因是国际金融危机,但也不可否认,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诸如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结构不佳、企业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6.
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制约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突出,要富民强桂、赶超跨越,又要保持和发展"山清水秀生态美"的核心品牌,必须放弃传统粗放型增长的老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因此广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明确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地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协调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十八大提出要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十二五”规划也确定了要在2015年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当前应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突破口,通过战略转型,以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构失衡与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国强 《财经科学》2010,(11):48-5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困境,需求结构、国民收入分配、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等都处于非均衡状态.经济结构的失衡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调整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同时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结构摩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投资、出口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三大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动力模式,三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具特色。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来看,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进行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调整,各种动力结构的协调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导刊》2012,(10):20-21
在竹立家看来,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间,仅就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来说,正是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关键十年,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十年。经济与科技发展竹立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压力不断加大,如不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社会难以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由过去那种唯GDP观转变到现在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更是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会公共品提供者的国家财政必然会面临新的变革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已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不同点,在上述基础上指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条必经路径。  相似文献   

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变,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路径依赖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打破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闭锁"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但我国在其特殊的现实国情下,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其严重制约着经济从"增长"向"发展"的转变。因此,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困境的形成机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其内涵丰富,除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与环境关系之外,还应包括经济社会关系协调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从理念、制度到物质3种不同层次矛盾的交织,使其更加复杂和艰巨.从产业、产品到国家层面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又增加了其挑战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挑战性要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保持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王琦 《生产力研究》2002,(3):214-215,232
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显得非常突出 ,成为我国保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强力制约。抓住“十五”时期的有利条件 ,积极解决一、二、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问题、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城市化、产业发展与需求矛盾等问题 ,并加强技术创新和相关制度化建设 ,应成为未来五年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从“止血”、“输血”进人了培育“造血功能”的阶段,世界经济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需要及早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次危机表面上看是总量矛盾,但暴露出来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无论世界经济还是我国经济都是如此。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在扩内需、稳外需、保增长的同时,深入研究开放型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蕴含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原因,预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措施,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更新经济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树立全面协调发展观;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及社会规律,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化为全党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形成正确的"人类中心观"。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以衡量劳动力供求均衡程度的求人倍率指标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监测中心公布的劳动力供求季度变化数据考察求人倍率随经济波动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既然劳动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是由“供给”、“需求”、和“制度环境”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因此,解决矛盾的落脚点就在这三个方面。从需求的角度看,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经济的均衡性发展;从供给的角度看,需要调整教育的发展结构,并促进职业培训的发展;从制度环境的角度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命题,并且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由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今天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仅两个字融改变,却标志着我匿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转变,这一历史性跨越是建国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累积的结果。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入手,结合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