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小区停车位无法适应车辆数目增长的问题日益突出,由此产生的法律纠纷持续不断。小区停车位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纠纷的本质问题。纵使《物权法》第74条中已间接规定相关物权归属,《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亦有所补充,但仍然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亟需完善并明确所有权的判定标准。结合法律界定不同性质的小区停车位,就小区停车位的法律纠纷归类解读,并结合中国现状提出合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私人用车的数量急剧增长,但是居民小区停车位的增长却相对缓慢,小区停车位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本文首先分析《物权法》第74条关于小区停车位、车库的归属与利用的制度设计与制度价值,进而提出了对我国车位、车库的归属与利用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伴着城市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小区车位供不应求的现象越演越烈。导致如今小区停车位归属与使用纠纷日益紧张。《物权法》的通过对小区停车位归属作出了专门的规定,虽一定能程度上减少了上述纠纷,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的争议。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不仅仅要从《物权法》的角度去分析,还应综合业主与开发商订立的买卖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去分析并加以完善。本文从不同法律对小区停车位、车库的规定去分析其归属权,并结合小区停车位的现状及在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对应的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于<物权法>第七十四条关于小区车位的规定在理解上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楼房首层架空停车位的归属、地下停车位的归属以及业主购买车位的优先权是<物权法>适用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5.
胡孝虎 《商》2012,(11):94-94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居民小区的停车位却相对增长缓慢,使小区的车位成为稀缺资源。相应围绕车位、车库的官司也日益频繁。《物权法》的出台为相关纠纷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从第74条的规定谈我国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之法律问题,以期能具体完善之。  相似文献   

6.
宋士召 《商》2014,(14):124-124
随着我们人均GDP的增长和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人们买房的需求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的就是车位的激增,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也有需求购买车,无论是作为代步工具还是方便工作,都使得车位日益紧张,而房屋配套中的车位却迟迟没得增加,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我国关于小区配套停车位出台了《物权法》,有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但对各种围绕车位、车库的纠纷诉讼却不能得到很好有效的解决。就住宅小区停车住所有权归属问题,本文在明确了小区停车位的法律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国内关于住宅小区停车住产权归属出现的问题,探究了我国目前住宅小区停车位的立法状况,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合同法》第134条规定了约定所有权保留制度,而《物权法》第23条规定,除了法律明确规定以外,标的物所有权自交付时起转移。所有权保留这种所有权变动时间的约定能否与《物权法》第23条的规定保持协调?对此问题,本文分析所有权保留制度的含义、性质、公示与效力,并进而分析《合同法》与《物权法》在适用上的矛盾及解决途径。本文从物权法的角度审视所有权保留制度,并提出未来物权法应当规定所有权保留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对小区车库的归属做了相关规定,但是并未注意到我国小区车库的权属现状,无法有效解决所有权争端。本文首先对住宅小区内车库的类型进行区分,找到其归属的争议所在;随后着重分析了其中两类车库的争议问题,论证合理的解决方式;最后结合我国立法现状和各国立法例对车库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蓝雪瑜 《中国市场》2012,(1):140-14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汽车数量的飞速增长,住宅小区车位问题日益突出,虽然《物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司法解释对此作出了专门规定,但仍带来不少的争议。实践中,最难解决的就是住宅小区停车位的权利归属问题。本文就从具体的案例出发,对我国现有住宅小区停车位所有权立法进行分析,对住宅小区停车位的权属问题进行研究,给实践操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达到使相关主体更好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小区停车位权属及其收益归属问题日益成为小区矛盾的焦点。从法律法规层面对小区停车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科学分析,完善相关制度性立法,对解决小区车位权属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桦 《商》2014,(48):192-19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逐步进入家庭汽车时代,随之而来的城市住宅小区停车住权属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停车位纠纷成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中的热点问题。虽然我国《物权法》这对停车位问题有所规定.但仍旧有很多问题存在,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包括明确国家、集体、个人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以及对物权的保护等。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是应当对股东出资财产的权属进行确认,包括:该资产出资是否归股东所有;出资后权属是否转移到被投资单位;出资的财产权利是否完整;是否设有担保物权;是否存在产权争议等。这些事项的确认实际上是对物权归属的确认,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物权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验,避免因物权归属不符合法律规定而导致的验资风险。  相似文献   

13.
视野     
《销售与管理》2006,(10):3-3
国务院:发布《全国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方案》,物权法草案:明确小区车库车位归属,  相似文献   

14.
王昶迪 《商》2013,(8):174-174
由于《物权法》第101条中关于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规定比较概括,导致在实践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解释论的角度,通过比较法和规范意旨的分析,明确《物权法》第101条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适用、行使和相关的权利冲突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城市私人汽车保有量增势迅猛,导致停车位供不应求,有关车库的消费纠纷也随之而起。本文从商品房住宅小区停车位的四种形式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形式下小区停车位的产权归属,并对停车位产权的有效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红高 《商》2014,(50):181-181
我国《物权法》第107条规定了遗失物的善意取得问题,但针对107条的规定,学术界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我国遗失物善意取得制度及各国法律规定进行分析认为,遗失物能有条件的适用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17.
李斌辉 《消费导刊》2012,(7):168-168
为了有效维护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维护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秩序,明确物的归属权,使得物权所有人发挥物的有效性,更好的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我国根据物的归属和利用,具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里面所涉及的物包括物权所有人所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下面就针对物权法涉及的不动产所包含的物业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物权法》中不动产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物业管理方面的权利义务的规定进行深入研究,体现《物权法》下物业管理各权利、义务方应该体现的价值。更好地对接下来的物业管理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8)
201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简称《婚姻法解释(三)》)正式实行,其中第11条规定了夫妻共有房产的善意取得制度,这一规定同《物权法》关于善意取得制度是一致的。但是,该条规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操作性不强,也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性。通过分析第11条的缺陷,寻找合适的路径解决纠纷,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预告登记制度创建于普鲁士法,后被瑞士、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所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20条规定了预告登记制度。这一制度旨在保护债权请求权,但是我国的预告登记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0.
栗靖 《商业科技》2011,(11):98-98
预告登记制度创建于普鲁士法,后被瑞士、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所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20条规定了预告登记制度。这一制度旨在保护债权请求权,但是我国的预告登记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