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非正式金融存在的主要形式,研究了非正式金融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并提出了完善非正式金融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根奇 《特区经济》2006,(9):103-105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融资问题可以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肋骨”问题。本文从民营企业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以及企业信用问题和社会担保体系等方面,对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进行分析,揭示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民营企业应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疏通间接融资渠道,完善社会信用及担保体系的建设,以改善民营企业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3.
民营企业融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都新英 《特区经济》2010,(1):126-1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民营企业在经营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扰,其中融资困难是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资金瓶颈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需要及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寻建 《中国经贸》2011,(6):135-135
一、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现有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内部融资、股票融资、债券融资、银行贷款、民间金融等。  相似文献   

5.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对短期资金融通工具的利用能力比较强,对长期资金融通工具利用能力明显缺泛,并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民营上市公司融资选择并没有完全按照“融资顺序理论”,它们几乎不采用债券融资,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在现存融资环境下,民营企业主要依靠商业信用、短期借款、股权融资进行融资。应该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构建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体系,健全民营企业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6.
由于账目混乱、有效的信贷担保机构缺乏等主客观原因,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最近几年来不容易融到资金,出现融资难问题。它们往往只能依靠自我积累、慢慢“滚雪球”,或者通过非正式渠道融资。力求尽快地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应尽快建立专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应制定符合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制度;对有条件发展企业债券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在上市方面,应当坚持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积极发展各类有助于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加强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民营企业融资领域。提高民营企业素质十分重要。民营企业的出资人和经营管理人员都应当增强法律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也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措施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是近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却遇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融资障碍。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内因在于民营企业融资力的弱质性,外在表现为民营企业融资力的所有制性质差异、产业性差异、地区性差异、企业规模性差异和企业管理方式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融资制度改革减弱民营企业融资力差异性,提高民营企业融资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永强 《魅力中国》2010,(28):65-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与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民营企业由于企业自身、政府政策和社会金融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融资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研究民营企业融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我国企业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融资,在我国企业进行资金融资,金融机构考虑因素很多,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时总是面临种种障碍,财务环境对企业融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就财务环境对我国企业融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企业融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龙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89-19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自身缺陷和外部环境多种因素也遇到许多问题,其中特别突出的问题是融资困难。文章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完善民营企业自身的管理和结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增加服务项目和降低门槛,拓宽间接融资渠道;增建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