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80后"知识型员工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对其忠诚度影响因素和忠诚度现状进行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组织背景因素、领导因素、工作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都对80后知识型员工忠诚度产生影响。同时,统计分析还发现80后知识型员工忠诚度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员工个人特征变量中的学历状况和成长环境两个特征对80后知识型员工忠诚度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商》2015,(38)
随着80后、90后员工在各行各业中所占比例的持续增长,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特殊的成长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背景造就了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相对于60、70后员工的鲜明个性和工作特点,这也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本文分析了80、90后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呈现出的特点,概括影响其工作的因素,出发的视角是非物质激励视角,就完善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非物质激励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80后”员工的三层次激励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已逐渐成为职场生力军,这些被称为"新新人类"、"Y一代"的青年员工与其他年龄段的员工有着明显的不同。如何针对"80后"员工的特定需求,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成为管理者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80后"员工对于薪资福利、个体成长与发展、业务成就的需求更为强烈,据此提出了薪酬激励、机会激励和成就激励的三层次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企业"80后"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分别从工作环境、本身、回报、人际关系以及企业整体等五个方面对"80后"员工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企业"8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并不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企业"80后"员工满意度,以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本文从激励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孙留栓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9):210-211
"80后"、"90后"已经是社会、企业各个部门的中间力量,他们的成长背景与其父辈、祖辈明显不同,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在了解他们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对"80后"、"90后"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使其更具针对性。结合工作实践,针对"80后"、"90后"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重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80、90后”员工已经迈入社会,并将逐步发展为职场主力军,自身又具有新的特点,如何做好这些人员的激励工作,使其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当前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80、90后”员工的产生背景、特点、形成特点的原因以及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激励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柯 《连锁与特许》2013,(3):37-40,74
80后作为新生代的职场弄潮儿,在知识型员工中所占的比例正在日益增加。如何对80后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成了当前管理学、行为科学、劳动经济学界热烈讨论的问题。文章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200名80后知识型员工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从统计数据中得出了80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偏好。  相似文献   

8.
袁瑾 《现代商业》2012,(25):90-92
"80后"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给管理者带来的难题。文章试图采用问卷调查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岗位、年薪、企业类型及所属行业的"80后"员工的离职倾向差异。结果表明,"80后"员工仅在岗位和所属行业上离职倾向差异显著,其他六方面均不显著。由此得出,"80后"员工离职倾向差异不显著,"80后员工"的自我意识较强和其更关注于自身的职业发展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80后"员工逐渐成为企业主力的同时也表现出了高流动性,给中小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文章将以心理契约为分析工具,结合中小企业知识型"80后"员工的特点来研究其激励问题,从心理契约的三个维度,即物质激励维度、环境支持维度和发展机会维度给出具体对策,以期为我国中小企业知识型"80后"员工的激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前,80后已成为能源型企业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激励对于激发80后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陕北地区能源型企业的特点和80后员工的特征,分析陕北地区能源型企业对80后员工激励现状,结合需要层次理论,提出能源型企业改进激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戴新荣 《现代商业》2014,(18):94-95
双因素理论是员工激励领域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给员工激励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运用好这一激励理论可以更好的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活力。目前国有企业在员工激励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导致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流失率居高不下,极大的影响到了企业竞争实力的不断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引入双因素理论来激励员工,成为了国有企业提升员工激励效果的必然选择,本文对双因素激励理论内涵以及启示进行了具体的概括分析,并对国有企业运用双因素理论激励员工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提供一个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双因素理论,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问卷调研,发现不同企业、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类别的知识型员工有不同的激励偏好。从而对双因素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了针对不同特征知识型员工激励偏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周卫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155-157
参考国内专家、学者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研究结果,建立了以"领导支持和思想转变"为基础,以个人发展激励、薪酬待遇激励、工作成就激励、工作自主激励和工作环境激励为核心的"五位一体"的激励体系,最后针对激励模型中的六个方面的要素提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实施全面薪酬战略留住并激励企业员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员工对企业的作用更加重要.要取得对员工激励的最大化效果,就需要结合使用财务激励因素和非财务激励因素--全面薪酬战略.它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两大类.外在薪酬要素对于企业员工仍然是重要的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岗位工资和缋效奖金、实物分配和货币性福利、股票和股权等.内在薪酬要素就是从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出发,以期使员工对企业和工作更加认同和具有热情,自愿、积极地工作,主要包括对工作的满意度、良好便利的工作环境、培训和晋升的机会、吸引人的企业文化等.  相似文献   

15.
唐欣强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124-125
现代酒店人员流动率居高不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契约缺失所致。以"80后"酒店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从学历的角度研究了"80后"酒店员工心理契约现状,最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80后"酒店员工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项目管理方式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推行应用,员工薪酬激励问题引起了企业的关注。项目团队工作绩效的激励因素主要有员工努力程度、团队的绩效和报酬。当前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主要有职能式、项目式和矩阵式。不同的组织结构对员工的薪酬激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分析项目团队的薪酬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构建项目管理下的薪酬激励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郭娜 《现代商业》2015,(2):72-73
薪酬管理主要取决于企业如何客观、公正、公平、合理地对待员工,如何保证员工从薪酬中获得经济上、心理上的较高的满意度。员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程度越高,薪酬的激励效果就越明显,员工就会更好的工作,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如果员工对薪酬的满意程度较低,则会陷入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会造成员工的流失。而中间员工是企业中的大多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克服传统激励措施的一些缺陷和弊端,变更激励的理念和方式,因势利导地开展激励。通过发掘兴趣、持续激励、"自主式"管理和激励等多种手段,使"中间"员工能够最大程度释放能量,达到公司、管理者、员工三赢。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发现企业员工的激励因素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环境和人口学变量等方面的差异性的影响,省级改制企业员工激励因素的排序是管理机制与领导能力、工作环境、个体发展、薪酬保障和才为所用,而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企业员工外在激励因素是"薪酬保障"、内在激励因素是"个体发展",这与行为主义和国内学者关于激励因素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9.
随着80后员工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如何有效激励使其发挥积极主动就成为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80后企业员工激励状况的调查表明,薪酬福利和职位升迁最能激励80后。通过分析,提出了有效激励80后员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企业员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国外较为成熟的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论、三种需要理论、期望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进行影响员工绩效的激励因素分析得出,员工激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通过相应的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激励中要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要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互结合,按需激励。同时,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具体的、可实际操作的企业管理目标体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企业与个人的激励相容与目标协调,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最终形成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