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土地、生活方式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2年合肥市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合肥市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增长速度较快,作为省会城市,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一致。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金等要素向省域中心区集聚使经济发展的能力强化,但是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合肥市前期的经济和设施水平较低。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由政府行政力、产业集聚力、民营经济拉动力、外资推动力四个方面推动,其中政府行政力对合肥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推进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与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有利于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以及14个州、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依据综合得分对甘肃省进行了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3.
文创产业的发展对增强城市经济增长的内驱动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特点显著。为深入探究徐州市文创产业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以《徐州市文创产业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为课题,从引言入手,对徐州市文创产业聚集区空间格局分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探析了徐州市文创产业驱动"硬条件"与"软因子",最后深入地剖析了徐州市文创产业驱动因子动力不足的主要问题。希望对文创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归纳了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从城市群和县区两空间层面分析了当前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特点,由此提出湖南省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的四项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杨丽洲 《中国市场》2013,(35):69-72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981-2011年贵州省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表明人均GDP、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于贵州高校毕业生大多流向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周边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所以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由此提出了推动贵州城镇化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基于全局空间和局部空间两个角度探究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和集聚分布特征,揭示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时空格局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在全局空间上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水平一直存在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的效应,在局部空间分布上长期呈现出西部地区低—低集聚和东部地区高—高集聚的东高西低空间分布特征。LISA集聚图显示,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水平的冷点区域逐渐集中在西部省区,空间集聚分布格局的变化趋于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7.
创新驱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文章以浙江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新驱动理论,以社会创新、企业创新、科技创新、创新氛围和创新服务作为创新驱动因子,构建了经济创新驱动水平指标体系,测度了浙江省69个县域单元的创新驱动水平。测度结果表明,杭州市区、宁波市区、嘉兴市区等创新驱动水平较高,县域经济创新驱动水平与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集中度相匹配。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文章对浙江省县域创新驱动因素空间演化及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各维度的创新驱动因子有向杭州湾地区集聚的趋势,创新驱动因子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空间集聚水平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分析辽宁城镇化发展水平与速度,其次指出辽宁城镇化过程中的特点及制约因素,对于推进辽宁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GIS和GEODA等软件系统,利用人口密度系数、空间结构自相关、人口结构指数等研究方法,以西北五省的县级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绘制西北五省的县级行政单位人口空间结构格局变化演变图,并剖析其影响原因。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县级人口总体上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特征,西北地区人口稀少,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五省县级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呈正相关,表明西北五省县级人口集聚程度在不断上升;西北五省县级人口密度分布存在明显的“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特征。西北五省县级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受国家政策、气候环境、交通、社会生活水平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商》2016,(10):51-52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因素有多方面,因此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人口城镇化度量城镇化程度,在研究城镇化进程影响机制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素质、消费需求、金融深化、和政府作用对城镇化率的影响。根据回归方程模型的检验结果,得到了它们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素质作为经济发展因素可以促进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消费需求、政府作用和金融深化对城镇化进程也有正向作用。这些因素对于城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灰色系统理论GM(1,N)模型对1998-201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发展演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效率虽然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2000-2009年处于停滞阶段,2010年才突破发展瓶颈;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的驱动力量,而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市场化水平低下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城市化水平测算及滞后程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属于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推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始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提高城市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也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如何测算城市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等问题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滞后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人口城市化率的人均GNP对应关系的国际经验参照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滞后基本上是现实城市容量不足型的滞后.国际经验显示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NP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非完全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它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工业基础好、产业布局原本相对集中的地区对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城市化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效应也更强。在布局上,大城市往往能更好地吸聚人才、科技等创新型要素,进而支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小城镇由于资源禀赋上的限制,集聚比较多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要素集聚和产业培育功能,加强城市功能分工和空间优化,并推动工业园区成为城市新区。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目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采用泰尔指数针对河西经济区、陇中经济区和陇东南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域进行测算分析,结果显示:三大区域经济差异明显,经济区域间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甘肃省应科学合理进行产业布局,以区域经济中心发展为推动力,加快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力,稳步有序推动城镇化,这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土地滥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发展模式转换滞后、对资源稀缺性认识不够及环保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为促进黑龙江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完善城镇体系,加强政府对环境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17个主要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安徽省各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按城市现代化综合得分指标,可以将安徽省各城市聚为四大类,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城市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各个中心城市一直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路者”。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6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分析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国际国内旅游的空间聚集性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境旅游的空间集中度高于国内旅游,CRn指标和HHI指数都有较大的差异。10年入境旅游的空间集中度和空间均衡度变化不大,反映出入境旅游的市场结构比较稳定;国内旅游的空间集中度和均衡度保持稳定,意味着江苏省国内旅游的市场已基本成熟。入境客流量的空间分布受最高级别旅游景点和区位条件的制约,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和最高级别的旅游景点上;国内游客的空间分布受A级以上景点丰度和交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水平与农民增收:基于陕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众多研究表明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对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在分析陕西城镇化水平与农民增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陕西1978-2008年的时间时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相关方法,本文实证研究了陕西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在一定滞后期数上,陕西城镇化水平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陕西农民收入的增长有助于城镇化的推进,两者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