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于受通行量增长、地下水下沉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高速公路道路质量病害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车辆通行安全。传统处治方法大多需要封闭交通,这极易引发交通拥堵,且开挖式检测方案往往存在工期较长、交通恢复慢、人力成本高等弊端,三维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方式能够充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公路工程案例,依据三维雷达特征波形特征判断病害类型,并分析检测结果,提出了三维雷达在高速公路病害检测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是全天候的室外结构设施,它除了承受正常的车辆荷载之外,还受到雨、雪、冰、高温等不利气候的影响。在雨季、高温、冰雪等不利季节中,各类不利气候、环境因素会诱发高速公路某类病害大面积爆发,同时导致道路病害程度的加剧,造成高速公路道路品质急剧下降,因此,必须建立不利季节高速公路病害应急抢修体制。作为不利季节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建立不利季节的高速公路病害应急抢修管理体制(如右页图所示)是不利季节高速公路病害养护管理的关键,要求做到早预报、早预测、早预警、早预控、早预防、早抢修。一、预报体制预报体制是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3.
为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进行研究,本文在总结及分析病害类型与处治方法的基础上,以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处治为背景,采用微表处技术等病害处治技术对沥青路面病害进行处治,并对沥青路面病害采用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指数PCI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裂缝是高速公路路面各类破损中最常见、最易发生和最早期产生的病害之一。当病害发生后,养护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处治措施,修复路面结构,确保路面平整、光洁。为提升高速公路路面性能和养护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成因,提出了多种裂缝处理技术以及预防性养护措施,以期最大程度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路绝大部分路面采用的是沥青路面,通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如裂缝、坑槽、唧浆等),对公路通行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处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广云高速公路为例,对沥青路面病害处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高速公路路面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使行车的安全性下降。同时,由于传统工艺和施工水平的制约,沥青混凝土路面可能出现开裂、车辙、沉陷等问题,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高速公路建设、维修等成本。因此,开展对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的研究,能够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跃居世界前列。然而,高速公路病害也在随之不断增加。笔者曾对一段高速公路进行了1年多的小、中、大修养护施工任务,由于该高速路段沥青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公路车流量的增加和运营时间的推移,桥梁伸缩缝的病害日益显现,维修更换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大量实际情况和数据分析比对,重点剖析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桥梁模数式伸缩缝病害原因,同时将病害原因和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分析研究大长度的模数式伸缩缝在维修更换中的技术要点和处置方案,为后续应对此类病害处置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受该地区高温气候、高地下水位以及降雨量大等因素的影响,多现裂缝、唧浆、沉陷等路面早期病害,这种现象随着经济增长、交通量增大以及重载交通增多而更加严重。通过对广东省广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进行调查发现,路面整体状况良好,局部病害发展程度由表及里,水损害现象严重。常规道路养护方法仅治理了路表病害;传统开挖维修方法造价高、施工周期长、交通干扰大,并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水泥注  相似文献   

10.
正出现病害的高速公路什么时候修,怎么修?维修高速公路时怎么协调路网内其他高速公路的维修计划,确保有效分流?怎样消除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高速公路似乎总是在维修"的误解……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者。为此,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近年来进行了大量探索,终于摸索出了一条高速公路检测、养护决策、养护规划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为了适应市内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要求,近些年,上海市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许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网也日趋完善。然而过快的建设速度也给上海市公路行业留下了一些缺憾,那就是有小部分高速公路的早期病害比较严重,甚至有些路段开通不久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早期损坏现象。分析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设计、施工、运营和养护等各阶段,都存在一些产生病害的隐患。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保障和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各养管单位每年都在积极处治高速公路出现的各种病害。交通运输部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完善高速公路的服务性能,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高速公路的定期检测评价。检测项目及内容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规定,高速公路检测内容主要包括:路面、  相似文献   

13.
新技术     
正云南三项新技术将助力高速公路发展在今年云南省科技活动周现场,云南交投集团旗下企业云南武易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携3大科技成果亮相。其中,高速公路高墩桥梁检测新技术,可实现人工不易检测部位的自动化智能检测;高速公路隧道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可实现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背后空洞的精细探测及裂缝等病害的快速移动检测及智能识别;滇中环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防护技术,创新了安全防护风险控制及安全设施  相似文献   

14.
正广(广州)惠(惠州)高速公路于2003年建成通车,路线全长155.252公里,路面结构为:4厘米AK-16A型上面层+5厘米AC-20I型中面层+6厘米AC-25I型下面层+1厘米沥青下封层+4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5%~6%)基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3%~4%)底基层。广惠高速公路位于我国华南地区,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潮湿,年降雨量为1600~2400毫米,洪涝频繁,加上交通量逐年增长以及轴重车增多,使得广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多现唧浆病害。笔者结合广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唧浆病害状况,分析唧浆病害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是指沥青路面在路面结构中存在水分的情况下,经受荷载和温度的反复作用,沥青膜逐渐从集料表面剥离,并导致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而产生的路面逐渐出现麻面、唧浆、网裂,松散、坑洞等病害。目前,水损害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最主要的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比高速公路小桥单板受力处治方案效果,本文分别对两座存在单板受力病害的高速公路小桥,采取局部更换桥面铺装及铰缝注胶的处治方案与施工工艺,并评价了它们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路基病害进行研究,分析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施工过程中重点对软基处理、拼接台阶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13日,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于北京举行。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半刚性基层路面病害检测与高聚物注浆维修方法"获得交通领域的专利金奖。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半刚性基层路面病害检测与高聚物维修方法。该技术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的迫切需求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处治难题,首次提出并实现了道路隐含病害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9.
正陕西西安至宝鸡高速公路是我国"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国道310线江苏连云港至新疆霍城的重要一段,是国家"八五"交通重点工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通车运营以后,西宝高速公路发生了多种不同程度的病害,主要为各种横向裂缝、龟裂、唧浆、坑槽等。针对上述产生的病害,西宝高速公路从2002年开始维修,随之产生大量铣刨废料,仅2004年、2005年产生废料达30万立方米。大量铣刨的沥青路面旧料如果被弃置,不仅浪费沥青、石料等自然资源,而且会造成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前,江苏高速公路行业已经由"建养并重"迈入"以养为主"的时代,预防性养护技术经过3个阶段的探索得到稳固发展。其中,结合江苏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总体性能、病害表现形式等具体现状,就地热再生技术"脱颖而出",成为江苏省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主要技术措施,应用里程逐年增加。本文总结了该项技术在江苏的应用实践,以期为高速公路行业提供相关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