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以下简称档案)的管理工作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档案的管理是否科学规范,是衡量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但在对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实施检验检测时,  相似文献   

2.
特种设备检验质量是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而特种设备检验用设备仪器的管理又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质量密不可分,是高质量特种设备检验的前提。因此人们就要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用设备仪器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管理,使其能够保持状况完好、准确无误、灵敏可靠,保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3.
特种设备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为了保证特种设备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检验机构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单位,其主要是对受检单位的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在发现故障隐患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从而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检验机构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提高检验机构的检验水平,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是国家赋予各级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和监察与检验机构的神圣职责和权利。针对当前企业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底数不清、参数不准的问题,实行"表、照、档、账、标"五位一体管理。摸清管理范围内各类特种设备的准确数,从而有利于特种设备监察与检验工作开展,使特种设备得到有序的监督管理,更好地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八大类设备。特种设备作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设备,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特种设备检验工作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需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引起足够的重视。特种设备检验人员在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监督检验过程中由于存在高空作业,高温高压,有限空间作业等不利作业环境,潜在的事故风险众多,值得检验环节相关人员深入探究探讨并制定相关的预防保障措施予以控制检验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文章将以特种设备检验过程可能存在的事故风险种类及相关的预防措施予以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特种设备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一类特定设备,国家为此专门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一系列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等予以特殊管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的生产数量和使用规模越来越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事业也同步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全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132.36万台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部件的制造过程和54.07万台特种设备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进行了监督检验,对250.69万台在用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检验,  相似文献   

7.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大局。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应从构建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与动态监管网络、加大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宣传、加强与完善安全技术档案与台帐的管理、提升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在相关规定中对特种设备划定范围主要是指对人生命安全存在威胁、危险性较大的设施设备,根据规定内容可以将这些设备归为八大类,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督及管理。但是在现有的特种设备管理体系中,其对不同使用范围及使用环境的特种设备都应用同样或是相似的管理措施,因此在实际中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安全隐患较多的情况,为此以下根据特种设备检验要求的内容来提出如何对其进行差异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从事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同时,是我国安全监察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安全工作十分重视,特种设备安全检验事业得到健康发展,为保证备类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颁布实施,给特种设备检验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自身建设,提高检验水平和能力,更好的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为设备使用单位服务,是摆在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工作的具体情况,对加强检验机构自身建设提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0.
特种设备检验单位如何规避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于2003年3月11日颁发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同时废止了国务院1982年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在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管理方面,新条例与旧条例比较,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增加了对检验机构的责任要求。应当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各项规定,尤其检验责任方面的规定,对于我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管理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并将对我国特种设备检验行业逐步向社会化发展,以及保障广大客户利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安全风险较大,容易引发严重的事故,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文章对高职院校特种设备的使用场景进行分析,进而探讨高职院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期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试行)》,旨在规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及检验检测的行政管理工作。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项目包括: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气瓶充装许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考核。《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试行)》指出,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分级负责管理。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特…  相似文献   

13.
特种设备主要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文章阐述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意义,对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开展在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保障在用特种设备安全运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特检机构是从事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的技术机构,在目前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特种设备增长迅速的时期,特检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今年2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2011年度特种设备获证单位和授权机构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质检特函〔2012〕2号),从通报中,可以看到特检机构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实施;二是检验检测人员未进行执  相似文献   

15.
本人多年从事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本文从工业锅炉房的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经济运行管理和环保管理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搞好工业锅炉房的综合节能管理工作.为锅炉房管理人员和锅炉技术人员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同时由特种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日渐增多,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和谐发展的大局。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目前,我国在特种设备的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也已构建,尽管如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形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明示特种设备的使用状况和检验结果,泉州市质监局日前印制了数万份各类警示单和检验标识,将从9月1日起对拟停用1年以上的特种设备粘贴《特种设备停用封存警示单》;对超期未检特种设备粘贴《特种设备安全警示》;对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在其显著位置粘贴标有《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标识及《特种设备安全警示》。  相似文献   

18.
针对特种设备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的重要性,主要分析了特种设备在建筑施工安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讨了施工现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对策,以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实施,实现特种设备零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振佳 《活力》2011,(12):255-255
特种设备主要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因此,作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来抓。要建立起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制度上固定下来,并把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并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既做到责任明确.又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国家立法对其产品安全性能进行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有效控制。设备工程监理制度的实行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与监督检验起到了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