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审计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在疗已病的同时,通过剖析其病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重蹈覆辙"现象,达到举一反三"用疫苗治未病",才是现代审计的精髓.基于此,本文提出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特色的"课题化审计"战略模式,旨在为"专家化、学者型"审计人才在源头治理方面提供大显身手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代审计目标对审计风险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现代审计目标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现代审计目标下,应当广义化审计风险概念,在理解和应用审计风险模型时应当放宽视野。  相似文献   

3.
试论现代社会经济特征下的企业财务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财务审计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企业财务审计是现代企业环境和现代审计环境相结合的产物。现代企业财务审计呈现出审计范围国际化、审计领域扩大化、审计层次立体化、审计内容复杂化、审计主体的多元化、审计行为的规范化和审计技术科学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审计学术与中华医道本属两个不同行当,但其行相近、道相通、理相似、性相医。文章基于医道、理政视角,以古代先哲"以医道论国事"的智慧典籍为根据,再借鉴"上医医国、上医治未病"的思想与实践,并取其真谛嫁接出"课题化审计"新模式,用以更好地使中华医学之辨证治本思想发扬光大于审计监督之中,用以更好地借我中华传统文化之力拓展我中国现代审计"治未病"之路。  相似文献   

5.
房巧玲  宋帅  徐泽 《会计之友》2012,(36):44-47
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审计主体、服务领域、程序方法等各方面大大突破了传统审计领域的框架,呈现出一定的"去审计化"特征。内部审计的"去审计化"特征与其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密切相关,有其存在的客观合理性。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基于受托责任观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和解读并总结内部审计的实践现状,对内部审计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现代政府审计职能及其履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同时又指导和预测审计实践,审计实践将随着审计理论的不断提高而日臻完善。本文遵循抽象到具体、理论到实践的原则,沿着"现代政府审计的本质属性现代政府审计职能代政府审计职能的实现内容和方法"的逻辑,建立一个现代政府审计职能定位及其履行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刘家义审计长在2007年年底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中首次提出"现代政府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该理论在审计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赋予了现代审计更加丰富的内涵,是适应目前发展形势的一个理论创新,为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模式指明了方向.文章在总结我国政府审计功能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基于对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理解以及给审计理论带来的创新,从外部因素和审计自身基础建设出发,提出相应的实现途径,对政府审计"免疫系统"论作了诠释,为整治屡审屡犯,治本为主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家义审计长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这一论断是在科学发展观统驭下对审计理念的重大创新,对于更加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审计作为"免疫系统"的本质特征,论述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应该找准的审计工作八个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增强审计"免疫系统"运行功效,必须全面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
审计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理论中最杰出的成果,设定重要性水平是现代审计的一个创新,在开展审计工作中,审计重要性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审计重要性之内涵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审计重要性做了如下定义:"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审计是风险导向型审计,对于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而言准确理解审计风险是打开现代审计之门的"钥匙",笔者就实施审计风险模型相关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审计的本质是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它反映的是审计的主要职能而不是全部职能.随着审计环境的改变,审计的职能在不断拓展.现代政府审计的本质是"经济监督",其职能是"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实质是要求政府审计进一步发挥"防护、清除、修补"功能.审计职能的拓展要求重塑政府审计概念框架,并进一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审计责任.  相似文献   

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中的"审计风险"表示为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的乘积,因此其实质表达的是"审计失败的风险".但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一般将其界定为"1-合理保证水平"即"可接受的最大审计风险",并基于此确定对应的检查风险和重要性水平.理论与实务的界定差异导致审计人员在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范围内出具的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1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背景分析与理论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夏云 《中国审计》2004,(24):54-56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产生的背景分析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际"五大家"(现为四大家)为了应对审计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出现的(谢荣、吴建友,2004).综观独立审计的发展史,社会公众一直在期待独立审计师担负起"揭露管理舞弊"的责任,但由于主观条件和客观因素的限制,独立审计师只能对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的"真实与公允"发表中肯的意见,而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发现所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建立和职能的充分发挥显得越发重要,如何正确认识和定位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职能,是发挥内部审计重要性的关键,需要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现代企业的上述特点,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和定位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数字化和无纸化的社会环境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传统审计的运作环境。刘家义审计长在2009年指出:"中国审计的出路关键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由此可见审计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是传统审计迈向现代审计的必由之路。审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给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程博  熊婷  王菁 《财会月刊》2011,(33):69-71
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主流的审计方法,其核心和关键是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从而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是关注审计场域中的强连接关系,而忽略了网络中的弱连接关系。现代审计活动中,经济业务的复杂性、舞弊和错报隐蔽性及"技术"性有所增强,仅仅重视审计场域中的强连接关系,未必能成功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本文探讨了弱连接理论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应用,以期为现代审计提供新的审计理念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经营业务也越来越复杂,经营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管理层次也表现出多级化态势,而生产经营地点也比较分散,这就需要企业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分析了当前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耘 《当代会计》2021,(1):127-128
文章通过以全面风险化管理的医院整合型制度在内部审计模式的内含、实质和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随着医院内部审计制度的实施,揭示了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模式的关系,并提出了实施全面风险化管理有利于保障医院内部控制.全面风险化的管理可以合理有效地建立医院内部管控体系,使风险化管理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发挥更具体、更实际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和新的组织形式正在增加医院的风险.传统内部审计模式不符合医院实际需求,而社会提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为医院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格局下经济责任审计担负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审计监督领域,经济责任审计突显了中国审计之特色,是现代吏治制度的一种创新。微观管理层面,经济责任审计为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的"医师";社会经济层面,经济责任审计是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管理的卫士或"经济警察";宏观决策层面,经济责任审计是各级党委政府干部监管决策的参谋或助手。  相似文献   

20.
宋小明 《审计月刊》2007,(11):16-18
本文在分析影响审计风险的各种现实因素和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审计风险模型的扩展问题。文中认为,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理事会在审计风险考虑中引入"重大错报风险",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其缺乏对风险实现的考虑,仍有较大局限。基于风险实现考虑,应将审计风险模型扩展为"总体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侦知风险 意见表达风险)×审计环境风险"。其中审计环境风险乃是现代审计现实风险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