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第一次私募对王中军来说,还有些是拍脑袋决策的话,那么,此后的种种资本运作的安排则显然是为以后海外上市做准备了。曾经自嘲“永远与财务人员说不清话”的王中军,现在已经可以轻松地和那些善于资本运作的高手沟通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王中军已经成了中国影视界最有实力的投资人。“华谊同时开拍三部上亿元投资的电影,这在国内是无人能比的。”这句话并非噱头,妇孺尽知的《功夫》,其投资就达到了1.2亿元。1985年,王中军从国家机关辞职,做了两年的职业设计师、摄影师。后来,他又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读传媒,像每个赴美留学生一样,除了上课那几个小时之外,王中军基本上都在打工。“凡是周末,一定是13个小时打工,最多的时候大概每天要做16个小时。”1994年,王中军带着打工赚来的10万美金,回国创办了“华谊广告公司”,而公司发展最大的契机是,他说服了银行统一标识,并把该业…  相似文献   

3.
尽管王中军觉得王紫娇出的价比较高,——这个价位相当于一线画家的价格,但他认为能买到这样的作品,值!王中军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发现人才、挖掘人才,这就难怪,他的华谊兄弟为什么能够凝聚一批“大腕兄弟”了  相似文献   

4.
人物     
《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15(7):98-98
王中军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物流装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王中军,199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艺、自动货柜设计工作。1996年转入沈飞集团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部,先后从事自动货柜、堆垛机等的设计、研发,系统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
艾诚 《东方企业家》2014,(12):56-59
王中军不会承认他像极了理查德·布兰森,后者用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气质,在残酷的商业世界里创造独—无二的个性“维珍”。而王中军则用他的想象力,开创了华谊兄弟的娱乐大时代。不过。作为一家轻资产的娱乐公司。  相似文献   

6.
“过年喽!放鞭炮喽!”夜空中,五颜六色的烟花让人们强烈地感受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时间是2005年的除夕夜。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中军,也与家人一起也来到户外,兴奋地加入了这一行列。随后,王中军又与家人一起围坐在丰盛的宴席桌前,共同举杯欢庆佳节来临。“每年陪父母和家人过大年除夕,是必须做的,另外一定要包饺子。”在接受《中国新时代》专访时,王中军说。在他看来,这种“中国式过年”的方式是雷打不动的。跟许多人一样的是,最近几年,王中军每年过年也是“分两步”来过的。“在国内家中陪父母家人过除夕是固定的,接下来,就是在初…  相似文献   

7.
<正>华谊公司于2013年8月20日宣布,公司领导者王中军分别于8月16日和8月20日减持了公司800万股和300万股,共计套现4亿元人民币。王中军的这次减持行为也带来了很大的市场影响,在华谊公司宣布减持后,证券市场上华谊公司股票发生了巨大的波动,外界对于华谊公司内部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猜想。之前王中军曾经公开表示不会减持公司股份,这次行为直接导致了外界对于华谊公司的猜疑。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特别是领导者减持公司股份对于公司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同时包括外界市场影响和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院孩子     
王昕 《东方企业家》2011,(12):110-110
王中军十年拍了30多部电影,每年拍500多集电视剧,签约了80余位当红艺人。  相似文献   

9.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3,(23):86-87
2013年10月底。刚刚从美国回来的王中军,还沉浸在一笔大单的喜悦里。“跟好莱坞合作一个超级大片,《狂怒》,布拉德·皮特主演,至少一亿美元级别的投资,全球发行。”王中军说,这代表华谊身份的重大转折——参与国际市场成为主要的玩家,这在三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7,(7):38-38,40
<正>华谊兄弟: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营影视公司,是国内娱乐传媒业当之无愧的冠军。1994年,从美国留学归国的王中军与弟弟王中磊创立  相似文献   

11.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9,351(22):78-80
王中军本来—直端坐着保持严肃姿态,但那丝来自心底的笑意,控制不住从嘴角边洋溢开来,直到露出了一排齐整的牙齿  相似文献   

12.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今天感受硕果累累,王中军说他一直在摸索,这个摸索不仅包括初为管理者的摸索,还有行业和资源的摸索,而在2007年他摸索最多的个词是“资本”。  相似文献   

13.
王中军和他的华谊兄弟最大的价值,在于他们对于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所做的一些探索,一些新的“玩法”,在事实上推动和影响着这个行业。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2006,(3):88-88
王中军——你可以不知道他是谁,但你不会不知道他为你提供的作品——《大腕》、《手机》、《功夫》,《天下无贼》……  相似文献   

15.
谁知,等爸爸从大院转悠回来,就告诉王中军:“你要想当兵明天早上就可以走,十号楼的史叔叔明天早上回部队,他说你要愿意去他就把你带去,去他们部队。”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王中军已经成了中国影视界最有实力的投资人."华谊同时开拍三部上亿元投资的电影,这在国内是无人能比的."这句话并非噱头,妇孺尽知的<功夫>,其投资就达到了1.2亿元.  相似文献   

17.
季节 《企业文化》2009,(10):71-72
不同于许多企业家在成功后,感慨自己也不知道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王中军在创业前至少已经梦到了今天的成就,因为他的理想就是: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在这个行业里我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8.
周海龙 《经营者》2009,(19):19-19
华谊兄弟拟在创业板上市,风声一起,便引来各界的关注。按王中军的想法,华谊兄弟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经纪公司、电影、电视、影院发行四个方向发展的影视王国,最终能做成迪士尼模式的娱乐公司。  相似文献   

19.
"过年喽!放鞭炮喽!"夜空中,五颜六色的烟花让人们强烈地感受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时间是2005年的除夕夜.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中军,也与家人一起也来到户外,兴奋地加入了这一行列.  相似文献   

20.
顽主王中军     
“票房应该是至少8亿。”《私人订制》上映前一个月,王中军坐在他宽敞的画室中,接受《中国企业家》独家专访时如此说。他踌躇满志地瞄准了2013年电影贺岁档,倘如所愿。电影行业的四分之一票房将被华谊收入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