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振涛  张卉 《商业研究》2005,(7):109-114,127
近两年来,有关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该淡出问题讨论非常激烈。从积极财政实施的时间来看,该政策已经由短期政策转变为中期政策。通过分析当前经济中存在的一些危机现象,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在一些方面的作用已经减弱。同时,由于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实施时间较长,受其它因素的抑制和依赖,又决定该政策此时不宜淡出。因此,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应该而且必须转型,即转型为稳健的积极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2.
国民待遇的误区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宇 《大经贸》2001,(3):20-23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考虑调整税收政策,其中之一就是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要求,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那么国民待遇是怎样一种标准呢?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都属"国民’,可他们的待遇又是不平等的,那么,谁的标准是国民待遇标准?现在是否适合让外商"享受"这类待遇呢?  相似文献   

3.
外资并购的分歧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跨国公司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的案例增加,关于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的争论就不断升温。尤其是凯雷谋求并购徐工机械,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外资并购是否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瓦解自主创新体系?外资并购是否导致了市场垄断?是否应该对外资并购设限?在外资并购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贱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政府在外资并购中应该充当什么角色?这些问题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是其亮点也是难点。"负面清单"模式是国际贸易或投资协定中做出义务承诺的一种方式。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模式是正在进行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谈判模式的先试先行。本文将探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相关的法律问题,如"负面清单"是否包括了未来出现的产业,"负面清单"内容是否可增加及这样做可能的理由,对"负面清单"内容发生理解纠纷的解决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在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关于利用外资的争论不断演绎,大约每隔7、8年就会发生一场大规模的利用外资争论。20世纪80年代初,围绕着中国是否应该利用外资、以市场换技术是否必要,展开了激烈争论;1988年前后,在“治理整顿”中围绕着利用外资是否扰乱了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界一代大佬淡出的消息引起业内巨大的震动。从王石出国游学、潘石屹淡出具体管理业务,到任志强宣布退休,再到冯仑正式隐退,号称地产四剑客中的三大巨头已经退居二线。尽管他们都声称淡出不代表隐退,但是依然给房地产界带来一丝骚动。浪迹地产江湖数十载的他们拥有最为显赫的地位和声誉,作为第一代大佬,他们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且当年叱咤风云的豪迈气概也渐渐消逝,这是否意味着地产业在告别巨头时代?是否标志着中国的房地产将翻开崭新的一页?第一代大佬行将远去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言悦 《大经贸》2000,(4):36-37
新世纪,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今年1~2月,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和合同外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0.99%和13.48%,但实际利用外资却下降了12.4%。同外贸出口的大幅增长相比,今年年初的利用外资显得步履蹒跚。哪些因素制约着利用外资的深入发展,利用外资是否已经达到"波峰",我们应冷静分析过去和现在面临的客观形势。90年代来,尤其是近五年来外商投资大幅上升,基数增大。这与80年代的情况大不相同。那时外商投资每年不过几亿至几十亿美元。由于基数小,投资潜力  相似文献   

8.
“入世”十年:零售业对外开放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对我国零售业取得的巨大成绩的认识中,存在着对外资作用一边倒的赞美之辞现象,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外资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正面效应,更应该深刻理解外资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负面效应,取消外资在税收、市场准入、外贸经营权等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地方政府要避免因追求政绩而导致的盲目引资,各界人士要摆脱根深蒂固的轻商情结,并且必须认识到零售业开放虽然最先影响的是零售业,但最终必然会影响到制造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应该抓住机遇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商贸物流渠道体系网点,实施国外抢滩、国内整合的"两头扩网"战略,摆脱传统的"制造业思维"模式,树立"渠道是稀缺资源"、"渠道是经济命脉"的新理念、新思维,充分发挥商贸物流业影响力,推动流程变革和业态创新,将培育、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自主品牌、自主渠道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9.
李骏阳 《上海商业》2020,(1):98-101
近年来,以大型综合超市业态为主的外资零售企业纷纷退出中国市场,乐购、易买得、乐天玛特、欧尚等超市或全盘退出,或被其他企业入股和接管。2019年9、10月份,两家最负盛名的外资超市淡出中国市场,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被苏宁易购收购,麦德龙中国80%的控股权转移至物美集团。  相似文献   

10.
随着股改权证在权证市场的淡出,权证这一投资品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作为金融衍生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权证这一品种不但有存在必要,而且应该有它发展的空间.本文以香港地区权证市场的发展为例,来分析我国未来权证市场的发展,并认为适时推出备兑权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