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预算管理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处于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核心.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分析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于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预算管理是国外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的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方法。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出发,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针对基于委托代理分析下存在的预算松弛问题,提出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中的奖励额模型加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
对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探讨,对于家族企业建立起激励兼容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委托方与代理职业经理人利益风险的配置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企业中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利益不一致,甚至不信任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认为,要促进家族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家族企业的激励机制设计不仅要包含物质和精神双层优化激励,更需要将物质激励合理划分为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进而形成激励兼容的家族企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宗光  李军 《商业时代》2007,(31):36-37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就跨国公司内部分析跨国公司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得出管理控制机制是解决跨国公司代理问题的关键力量,母公司对子公司需要通过战略目标和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达到对结果和行为严密而复杂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在融资的方式问题上存在很多障碍。在通过银行信贷融资的方式中.中小企业面临如何在和银行建立的委托-代理关系中进行风险分担和激励-约束制度安排的问题。贷款利率的整合、还款制度的保证以及加强市场机制的内在运转力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较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委托代理框架下的激励问题与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问题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委托代理框架下企业激励问题是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们一直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正式的理论模型研究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盛立强 《商业时代》2006,(25):22-23,30
一般而言,委托代理理论适用于企业内部,但由于特许经营的特殊性,本文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特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因而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供应链企业中委托代理问题的特征,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就这两类问题对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机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白如钰 《北方经贸》2012,(5):110-111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不仅代理人会存在机会主义动机,而且由于人格化的委托人不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但不具有剩余索取权,所以就连委托人也有可能产生不负责任的"偷懒"行为。应以委托代理为理论框架,建立健全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由于政府和输配电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在输配电企业电价管制中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风险的关键。对我国输配电企业现行电价管制方法的分析表明,委托代理问题必须通过在电价管制中引入激励机制,使输配电企业的行为目标和政府管制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现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目前,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过去建立的旧体制已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新要求。民营企业要冲出这个“瓶颈”就必须明晰产权,在建立股份制的基础上实行委托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梅红 《商业时代》2007,(4):22-23
本文指出,特许双方在经济学上是委托与代理关系,在特许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减少或避免特许经营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的发生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受许人,并建立良好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本文就目前特许经营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晓旭 《消费导刊》2009,(3):167-167
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公司制改造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而委托代理现象及其问题的出现是公司治理存在的基本前提,因而委托代理理论也被普遍认为是进行公司治理框架设计的理论基础。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结构扭曲和不完善,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运作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人手,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威 《现代商业》2008,(17):66-67
现代企业的显著特点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互分离,从而出现了一种新的、古典企业所没有的经济关系,即财产委托者与财产代理者之间的关系(简称委托代理关系)。从委托代理关系出发,自然引致出激励问题。本文拟对“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问题展开讨论,并尝试分析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戴中亮 《商业研究》2004,(19):98-100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托代理问题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问题。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将导致代理成本的产生,实证代理理论和委托人-代理人理论正是为研究如何减少代理成本而形成的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有其各自的特点和方法。当然该理论也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6.
张建儒  何敏飞 《商业研究》2006,46(17):65-67
供应链是一个由许多不同利益集团组成的动态变化的系统,其中各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如何协调这种关系,并处理好各利益成员之间的激励问题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处理好供应链各组成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委托代理关系,充分发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7.
张佳莉 《市场论坛》2012,(11):28-29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现代的公司治理机制已成为改革的重点.公司所有权和管理权的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最突出的特征.公司高管人员和公司所有者的目标利益不一致,加之公司高管和所有者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不对称以及契约的不完备,导致二者之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和高管人员激励约束问题.针对这些现象作为委托人必须思考适当加强激励,建立长期激励机制以减少委托方代理方之间的利益差距,最终使高管层的长期利益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环境下各成员企业以动态联盟的形式加入供应链,并以"委托一代理"的合作关系存在,因此委托代理机制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必然存在.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指出委托人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的个别利益和供应链整体利益相联系,激励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并予以适当的监督,在最大范围内保证供应链成员企业间交易合同的公平性,减少成员企业的投机行为,促进供应链组织合理有序的运行,以最有效的合作方式完成供应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伴随企业理论的发展,企业制度的演进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变化,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演变出了各种不同的评价模式。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轴分析了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存在依据和产生动因;其次,运用历史制度分析法结合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时间轴纵向分析评估方法的历史演进;最后,在基准轴和时间轴组成的二维平面上对业绩评价相关模型进行评价,并尝试探索评价方法的演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刘勤 《江苏商论》2005,(4):100-101
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分析会计控制,说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意义,并重点分析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