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文俊 《时代金融》2015,(2):112+118
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形态为正常类的基本特征是"贷款状态一切正常"。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如何审计正常类法人贷款?如何透过"正常"表象发现、揭示正常类法人贷款中已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这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审计的一大难点,本文结合笔者银行审计工作实践,理顺审计思路,重点阐述了发现审计线索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形态为正常类的基本特征是“贷款状态一切正常”。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如何审计正常类法人贷款?如何透过“正常”表象发现、揭示正常类法人贷款中已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这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审计的一大难点,本文结合笔者银行审计工作实践,理顺审计思路,重点阐述了发现审计线索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监会宣布:"从2004年起所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同时取消四级分类制度。由此,国际上通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从此将成为商业银行日常信贷管理的重要纽成部分。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变革对审计工作有什么影响,怎样开展贷款风险分类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点认识。一、贷款风险分类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作用从总体上讲,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实施,有利于彻底澄清现有贷款资产质量底数,有利于从偿债能力角度准确衡量贷款风险度,有利于区分不良贷款形成的本质原因,有利于增强信贷人员风险意识和树立健康的信贷文化。从审计角度来认识这次信贷变革,我认为,随着贷款风险分类法的全面推行,必将对今后的审计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一)贷款风险分类必将推动大审计监测中心的形成。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明确指出:"商  相似文献   

4.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是农行当前个贷业务的重要品种之一,具有市场潜力大、需求旺盛、贷款风险低:收益长期稳定、综合效益明显等特点。然而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往往存在不能兼顾发展和风险防范的问题。笔从一个审计人员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派驻行经营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情况的审计调研,从业务开拓和风险控制并重出发,就当前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中的风险隐患进行提示,对制约个贷业务发展的问题进行揭示,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分类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结构控制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对我们的启示是:资产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基础;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内部控制目标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应注意的问题是:树立风险意识;内部控制审计与风险导向型审计相结合;将内部控制审计与风险导向型审计结合;加强审计风险预测,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分类控制审计风险;加强审计专业思想和审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抓紧审计专业知识的更新;促进审计人员尽快掌握现代化审计手段.  相似文献   

6.
1.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审计,摸清家底,特别是资产质量和损益的真实情况。对贷款的审计包括对贷款企业的贷前调查是否真实可靠,贷款审批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贷款的抵押和担保是否充分,贷后管理信息系统是否完备,按照五级分类和一逾两呆的标准的分类统计是否准确,所计提的准备金是否充分,贷款是否过度集中,关联贷款是否在纯粹商业基础上发放。对表外业务中的担保和承兑汇票的签发等资产风险关注其在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是否充分披露,如果这些资产的风险在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中有了全面而充分的报告,对银行资金运用上的信用风险就更加清楚,  相似文献   

7.
社会责任观视角下审计风险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计风险一直是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审计质量的提高,还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都离不开对审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审计是一项受托服务,是由三方关系人参与进行的博弈活动。因此,审计风险的基本来源有三:(1)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提供虚假或错误信息的风险,即审计客体风险;(2)审计主体(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信息中的错报而出具了不适当的审计意见的风险,即审计主体风险;(3)经审计的信息不能满足审计委托人(审计报告使用者)要求的风险,即审计委托人风险。由此,产生了审计风险模型基本模式:审计风险=审计客体风险×审计主体风险…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银行业对贷款分类、判断采取"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并行,并以"一逾两呆"为主的贷款分类方法.从商业银行实际运作情况看,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一、贷款两种分类方法的利弊分析 现行"一逾两呆"的分类判断标准以期限管理为主,管理上比较直观,统计口径清晰,便于操作.对贷款逾期的罚息易被借款人接受.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风险程度认定上程序化.如逾期一天的贷款就反映为不良贷款,这与一些企业实际上某一时点资金周转不到位贷款无法归还的情况有悖.而国际惯例一般贷款超过90天以上才化为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9.
审计前的质量控制在审计业务的前期做好各项质量控制,不仅能从开始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而且可以大大节约具体审计过程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事务所的收益。加强审计前质量控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了解客户的情况,谨慎承接审计业务。抓准切入点,谨慎承接业务,防止客户风险转移。这是搞好执业质量控制的前提。具体做到:(1)委派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与客户洽谈业务,必要时由风险控制专家小组讨论是否承接业务,避免企业经营风险转移给会计师事务所。(2)重视对客户及其项目的了解,包括客户的历史情况、发展情况、社会声誉、委托目的…  相似文献   

10.
董海霞 《理财》2012,(8):92-9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系统性经营风险越来越成为危及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如何控制经营性风险,确保经营者的竞争,和谐发展,用审计风险控制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引入一种全新的风险控制要素,对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修订,希望能够提高审计质量,并初步论证重构后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控制功效。一、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基本内涵(一)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技术,可称作"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法",又可称为"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法"。现  相似文献   

11.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源于审计客体方面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审计风险从根源讲来自审计客体,固有风险则是其根本因素.它是审计主体进行审计活动直接考察的对象与依据,一切审计风险均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一、审计风险定义以及分析(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了不适当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说明》第42号认为“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无意的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和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以上三个定义虽然对误报的界定范围有所不同,但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二)审计风险模型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介绍了风险模型。审计风险(AR)=重大错报风险(MMR)*检查风险(DR)。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6)其中,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错报风险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是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的可能性。注...  相似文献   

13.
(一)培训干部,转变观念。商业银行要加 强信贷人员的培训,采用多种形式组织信贷人 员学习国内外现代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知识和 有关法律、法规,使其熟悉贷款分类知识和技 巧,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水平、综合分析能力及 识别假报表、假信息的能力。信贷人员还应该全 面掌握并熟悉借款人和贷款的情况,有责任把 借款人和贷款的真是情况报告给部门经理或主 管行长。保证贷款五级分类的准确性,使商业银 行在提高自身信贷管理水平的同时,全面提高 竞争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强化对贷款五级分类的日常管理。各  相似文献   

14.
以有效开展建设项目审计为研究目的,通过分析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理论,初步构建了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程序控制链(PC)×要素控制链(EC)×检查控制链(CC),并在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进行了应用,以求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全面、深入地揭示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业务风险,以促进房地产信贷业务稳健发展。4月22日,滁州审计办举办了房地产信贷业务审计专项培训,此次培训主要学习了农总行制定的房地产信贷业务审计方案、最新的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以及贷款风险分类等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6.
杨帆 《时代金融》2014,(5X):172-172
<正>审计风险是近年来关于审计的热点话题,通过对审计风险的研究,可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审计方法,完善审计机构,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和加强审计质量,维护财经法纪,打击不法行为,保护各部门及大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一、审计风险形成原因(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现代审计是建立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基础上的抽样审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的基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是对过程进行审计,它在概念上与对结果(财务报表)的审计有显著不同,因此审计师需要一个不同的风险模型以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提供概念上的指导。本文提出的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着重于严重弱点风险,而不是重大错报风险,从而帮助审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和整合审计中决定内部控制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相似文献   

18.
<正>审计风险是近年来关于审计的热点话题,通过对审计风险的研究,可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审计方法,完善审计机构,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和加强审计质量,维护财经法纪,打击不法行为,保护各部门及大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一、审计风险形成原因(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现代审计是建立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基础上的抽样审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的基  相似文献   

19.
一、需要关注的问题(一)农村信用社对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经营理念还需加强。目前大部分信用社人员特别是信贷管理人员对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后,如何改变现行期限分类方法,如何有效地运用“五级分类”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风险等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20.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央行信息技术审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彦军 《理财》2013,(2):81-83
一、风险导向审计综述(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又被称为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是: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它通过综合评估经营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审计的起点是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业务流程。如果企业的业务流程不重要或风险控制很有效,则将实质性测试放在例外事项上,将更多的审计资源分配到高风险领域;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它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