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内审职能转变及拓展方向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天明 《经济师》2011,(12):114-114,117
随着现代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也由监督导向型转向服务导向型,除了最基本的监督职能外,还具备评价、控制和服务的职能。文章从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角度论述了高校内审职能的转变,在分析了高校内审的特点和现状后,提出了高校内审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内部审计职能是内部审计本质属性的体现。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在经济监督、规范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尚处于财务监督的较低层次,其功能和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转变审计理念;调整审计目标,转换内部审计职能;实现审计目标由检查监督型审计向防范风险、提高绩效的管理导向型审计的方向转变;审计角度由关注微观执行层次向关注宏观战略层次的方向转变;审计时间由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的方向转变;审计手段由手工查账为主向计算机辅助审计和网络审计的方向转变;审计队伍构成由财会人员为主向多元化的专业人才结构的方向转变。在推进审计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量力而为,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燕 《当代经济》2009,(14):144-145
本文从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出发,探讨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将从监督向服务转变,审计人员从单纯的财务专家型向综合型转变,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将向更高层次转变,结构也将更完善,内部审计的实施将越来越多地采购外部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将有助于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从而为深化企业治理和企业改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在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我国的状况和内部审计所具有的职能和作用而言,还需要在服务方向、组织中的地位、审计业务范围、人员结构及素质等方面有所转变,才能更好的为组织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冬哲旭 《时代经贸》2012,(18):126-126,128
企业应从机构设置等方面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而内部审计也应跳出传统审计的思想束缚,以“管理”、“效益”、“服务”为理念,拓展内部审计职能,扩大内部审计范围,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以审计信息化为工具,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相似文献   

6.
企业应从机构设置等方面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而内部审计也应跳出传统审计的思想束缚,以“管理”、“效益”、“服务”为理念,拓展内部审计职能,扩大内部审计范围,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以审计信息化为工具,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相似文献   

7.
医院内部审计是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的全面控制、监督,以达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有效堵塞漏洞,为医院的管理服务.本文认为,要做好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树立现代医院内部审计理念,全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完善医院的监督约束机制,发挥监督服务职能,拓宽内审工作领域,为医院事业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现代国有企业的发展,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其监督职能和评价职能。  相似文献   

9.
辛旭 《经济问题》2006,(12):29-31
根据国外内审工作的发展经验和国内近年来内审的发展变化,未来我国的内部审计必须做好九个方面的转变:在审计理念上,由监督制约向管理服务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由查错防弊向评价、改善和增值转变;在审计范围上,由财务收支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转变;在审计时间上,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并存转变;在审计方法上,由单一的现场查账方法向多种审计方法并用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计算机审计为主转变;在审计机构上,由平行于各职能部门向高层次监管部门转变;在审计人员上,由单一型审计人才向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变;在审计风险上,由重视不够向评估、防范和化解转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内部审计的业务类型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特别是内部审计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发现内部审计业务不仅仅应具有审计监督的职能,更应该具有对企业评价和服务的职能,从而也应更加关注内部审计咨询业务。这一审计业务类型的转变成为了最近内部审计行业讨论的热点,也成为了各大小企业现在需要改变的重点。内部审计咨询业务的发展与内部审计的效果、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而对内部审计咨询业务发展的研究,有助于在实际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朱倩 《当代经济》2005,(1):58-59
从美国的安然、世通、施乐、在线一时代华纳到中国的“银广夏”、“蓝田股份”、“亿安科技”等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频频曝光,使我们在关注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外部审计的同时,更为关注公司的内部审计,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本文从内部审计概念的转变引起职能转变的角度,就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探讨,解析其概念,阐述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明 《时代经贸》2021,(1):125-127
审计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治理体系中发挥着“免疫系统”职能。随着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审计职能也在不断改进。对高校而言,高校治理的新要求促进高校审计职能得到强化,并带来了审计理念、审计内容的改变和重点职能的突破;从社会治理视角认识,高校审计仍要从经济监督的基本职能着眼,从人才培养目标上扩展审计的增值服务职能、风险预警职能、绩效考核职能,以及基于现代大学制度治理的建设职能。当前为有效发挥高校审计职能,需明确审计职能的定位,立足基本职能,发挥服务职能,并从全局出发,强调全过程审计中的回应和整改,还要统筹兼顾突出审计的重点职能发挥,这有利于促进高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已建立了总行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内部审计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管理层对内部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发挥审计的建设性职能,最大程度地做好审计增值服务,促进银行价值和运作效率的提升,实现审计职能从查错防弊向防护决策和建设性方面转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宗燕 《当代经济》2016,(31):116-118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是高校独立的职能部门,是高校领导的参谋与助手.内部审计如何为高校提供增值服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为高校实现发展目标服务,是目前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高校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理念提出的现实意义着手,分析高校内部审计“增值服务”功能的作用机理,探讨高校内部审计实现“增值服务”功能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谢炜瑜 《经济师》2024,(4):210-211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治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有助于学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学校治理体系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析当下高校审计监督的要求,从高校审计监督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目前高校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通过转变内部审计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协同机制、加强审计整改、强化自身建设等方法提升审计质效,以高质量审计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肖洪林 《时代经贸》2011,(22):144-145
内部审计随着经济管理和审计实务的发展而发展,其指导思想由“监督”逐步转向“服务”,传统的内部审计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作为我国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很多都面临着财务管理混乱、审计职能缺失等问题。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审计"免疫系统"视角下,高校教育内部审计的理念创新是当前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审计"免疫系统"论,提出高校内部审计应树立内审"免疫系统"论、监督与服务并重、"管理+效益"的审计理念,加速推进中国高校教育内部审计转型,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促进高等院校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和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内部审计除具有经济监督的基本职能外,还应具备评价职能、控制职能和服务职能。文章分析了高校内部审计的特点和目标,以及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目标,同时,探讨了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内部审计作为独立于企业内部其他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机构,在企业整个管理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由传统的财务监督为主向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风险导向型审计转换,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其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经营的职能,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成为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李全红 《经济师》2011,(11):192-193
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充分有效地发挥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促进审计工作发展、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提高审计质量是关键所在、当务之急。文章从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性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