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信红包应该是微信最成功的产品了,它就像钓鱼的饵,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以技术的方式来连接一切:金融机构、商户和消费者。拥有近7亿用户的微信,其一举一动都受到用户和对手们的关注。2月16日,微信支付团队发布公告,3月1日起,个人用户的微信零钱提现功能(从零钱到银行卡)开始对超额部分收取手续费,转账恢复免费。根据新的政策,从3月1日起计算,每位用户(身份证  相似文献   

2.
一向喜欢尝鲜的招商银行推出了微信客服。微信不仅开始"蚕食"运营商的短信和彩信业务,还有正在被运营商们大力推广的移动支付。当运营商还在纠结于3亿微信用户导致个人用户短信、彩信业务的流失,欲言还休地吹着"收费"的小风,更坏的消息又来了。  相似文献   

3.
支付宝正计划在移动客户端支付宝钱包中增设"公众平台/账号"功能,正面阻击微信商业化。加快在产品层面展开对微信的阻击。微淘扮演先锋角色,支付宝则从支付功能入手,争夺微信企业营销号。支付宝公众服务账号包含"功能模块"和"对话模块"两部分。这直接涉及支付等支付宝的优势,而支付宝的商业特性也决定了其公众服务账号将侧重金融类、服务聚合类以及有长期营销需求的大型品牌。  相似文献   

4.
小微商户资源,联结线上用户入口,再携手微信支付,三方正好可以打造完整的智慧商圈闭环。春节前夕,移动支付服务商"钱方好近"已将微信扫码支付相关业务拓展至海外,接入全香港300家零食超市——759阿信屋。这也是微信支付首次通过服务商接入香港本地连锁店。作为微信支付进军海外市场的首批合作伙伴,钱方好近深知共赢的重要性,在为中小商户服务方面,屡屡有着出人意料的创  相似文献   

5.
真正的未来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走进一家咖啡店,点一杯咖啡,看看书享受一个休闲的小窝,起来离开了",支付?不存在了啊!微信支付取现收费一事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不过焦点似乎都一致地冲着收费是否必要及合理的角度,但是微信为何选择这个时间做这件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恰逢Apple Pay正式入华,是否会冲击微信支付、支付宝鼎立的移动支付市场?  相似文献   

6.
微信支付是一款新的移动支付创新产品,它是由腾讯公司旗下知名移动社交通讯软件微信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联合推出的。针对微信支付采纳意愿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构建出微信支付采纳意愿模型(TAM模型),分析得到信任、感知风险、感知有用性和网络外部性四个因素对微信支付采纳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给出一些建议,有助于腾讯微信支付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吸纳更多消费者采用微信支付。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台湾"中国信托银行"宣布获得主管部门批准O2O业务,自3月18日起,赴台游客在"中国信托银行"合作的商铺支付时,全部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开启微信APP,以条码扫描方式便可直接付款。据台湾媒体报道,目前与"中国信托银行"合作可使用微信支付的商铺已超过两万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14,(Z1):48-53
正从暗战到白热,从打车与支付延伸的"二马"之争背后,是各自互联网生态的链条重塑。正在玩儿着微信的姐姐问我:"借我一百块钱吧,我发红包用!""什么红包?"我问。"微信上很多人给我发红包,我也给别人发发。忘记银行卡号了,借用你的,我绑定一下。"姐姐说。在告知她卡号后,我收到了腾讯科技发来的微信验证码,告诉姐姐验证码后,顺利从银行卡上划出100元给她。以上是大年初一时,本文记者与自己姐姐的对话。大年初三,本人的卡上收到了她抢到的红包转入:59.98元。  相似文献   

9.
微信是当前主要的社交应用之一,有着几亿用户,覆盖范围广,及时快捷。作为移动支付的重要形式,微信支付日益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人们支付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微信支付因其简便流畅的特点而快速风靡,引领了发展的潮流。文章立足于目前微信支付的使用情况,针对高中生使用微信支付的情况,对高中群体做一个有针对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媒体     
正1《中国企业家》2013.12.20极客平安一向低调的马明哲,今年频频出镜。从"三马卖保险",到平安转型,马明哲一直如履薄冰。他曾警示平安同仁,平安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它传统金融企业而是现代科技行业;他也提出平安应该成为金融界的天猫。接下来,平安将会有啥大动作?移动支付领域更热闹了,马云的支付宝钱包已向马化腾的微信支付正式宣战,李彦宏的百付宝也推出了首款理财产品。抢占面向客户的最后一公里,完成互联网金融闭环,将是2014年的大戏。在这个江湖上,朋友与对手总是快速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传出消息,腾讯以1.8亿美元从易居旗下全资子公司乐居手中购买15%股份。此项战略合作之意在于,为微信用户提供乐居丰富的房产信息,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加强乐居和微信用户的联系,并同时为乐居用户提供微信支付解决方案,共同构建互联网生态体系。近年来,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掀起了并购狂潮,上演了"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移动支付的热潮,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在悄无声息改变传统支付方式的过程中,受到市场消费群体的关注和支持。但是,以微信支付为主的移动支付方式以互联网为背景,个人信息和支付安全建立于虚拟的网络中,使得违法犯罪行为更具隐秘性,这也是在移动支付时代所需担忧的信息泄露风险、欺诈风险、操作风险和网络技术风险问题。同时,因微信支付的支付特点、网络经济的发达,中学生能否合理、安全使用微信支付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文章基于对中学生微信支付使用状况的问卷调查,根据市场消费者的真实反馈,旨在了解中学生在使用微信支付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互联网公司及移动支付平台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胜军 《中国西部》2014,(14):96-97
<正>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自上而下的改革顶层设计的同时,另一种力量在自下而上地改变着中国,它就是互联网。余额宝从0到2500亿元仅仅用了200多天,从2500亿元到4000亿元,只用了大约30天,极具冲击力地印证了马云那句警言:"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不仅是阿里巴巴的余额宝,腾讯的微信支付、发红包,如雨后春笋一般的P2P网络贷款,都在预示着互联网颠覆式改变金融格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新财经》2013,(12):34-41
互联网金融最近好戏连台,精彩不断。第三方支付市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支付宝和财付通、银联的战火尚未消退,现在又多了微信支付这个更加强劲的对手。如果说支付宝与财付通以及银联的竞争还处于网络支付时代,那么,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对决则已步入移动支付时代。微信支付的优势很明显,只需要绑定银行卡即可在微信内、公众号内、App中以及身边随处可见的二维友上简便、快捷地完成付款。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的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着实火了一把,到现在仍然余温未了。春节期间,腾讯微信"抢红包"让此前所有的创新灰头土脸、黯淡无光,"二马"在移动支付引发的"嘀嘀打车"与"快的"打车风潮仍处于持续的高热……如果说在半年前"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什么是金融互联网"还属于学术界定义的探讨阶段,那么到今天,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之争已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感知、体验以及争论,进入亿万消费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王哲 《中国报道》2015,(2):46-47
移动支付这种打通了互联网、通讯、金融行业的手段,恰好在Online和Offline之间做了一个最有效的链接。LINKS移动支付按照支付形式,移动支付可大致分为远程支付、近场支付和刷卡支付(刷卡器、SQUARE,在商家端或者用户端加载一个接入互联网的刷卡器)三类。经历支付宝钱包热、微信红包、嘀嘀打车补贴几番征战后,特别是从去年"双十二"以来,移动支付平台落地迅猛加速。最低5折的移动支付优惠席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货币的发行,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的普及率将再次上升,但是随之带来的信用卡套现、洗钱等问题也不能忽视,本文通过分析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支付问题,对平台提出加强行业自律,建立风控模型、改变支付流程以及加强与其他移动支付平台的合作;对监管部门提出创建灵活风险准备金、逐步将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纳入新型金融机构,逐步放开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将微信支付平台纳入征信信息的开放、采集和合作对象等建议,促进移动支付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手     
微信面临的,或是被联合狙击的命运。真正的敌人出现之前,腾讯微信早已占据了行业头名的位置。超过5亿的用户数和超过1亿的海外用户数,让这款手机应用程序成为"本土互联网企业走出去的最大机会"。微信在埋葬了电信运营商短信业务的同时,也给后者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收入,但运营商们仍然如坐针毡:流量费用毕竟只是短期的,难逃在不久的未来价格锐减的趋势。腾讯或许想象不到,运营商们已经开始选择用另一个方式来分一杯羹。  相似文献   

19.
正在海外生活,或是出境游,使用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让人们"不带钱包,游遍世界"成为现实。目前,微信支付已登陆12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1个币种直接结算。支付宝已登陆26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12万多家线下商户门店。同时,在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支持Uber和Grab打车服务,并且在23个国家提供消费退税服务。  相似文献   

20.
微信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散客旅游市场的兴盛、酒店网络营销的日益成熟以及微信支付快捷便利的多重背景下,微信公众号营销逐渐成为很多酒店营销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广东万豪国际集团旗下39家酒店的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酒店公众号营销的现状,从中找出酒店微信公众号营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