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总结安徽省实行经营承包的基本作法后指出,“经营承包”与“利润承包”或小型企业的“经济承包”均有区别,其实质是国有工业企业在利改税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企业向国家承担经济责任的企业外部经济责任制形式。作者认为,实行经营承包既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利改税”的补充和完善,同时又是沟通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桥梁;实行第二步利改税的国有工业企业,要完善经济责任制,还必须实行经营承包。最后,作者还提出承包指标的选定等尚需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抓住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要害,也指明了发展钢铁工业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上的重大举措。对此,我们应该研究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及其历史必然性,它的重大意义及对策等。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所以,把大中型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搞活,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值得认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诚然,大中型企业要搞活,从国家来说需要从宏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有待探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主体是谁,即谁是企业法人?谁承担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作者认为,要真正做到职工当家作主,就必须明确: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体是职工群众。企业的全体正式职工是企业法人,承担法人的权利和义务;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两个“自”,都是指企业全体正式职工。因此,全民所有制企业中除了少数企业还必须实行“国有国营”外,绝大多数企业应当实行“国有群营”,由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权。围绕上述论点,作者对企业的劳动制度、厂长身份、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国营工业企业法》草案中有关企业领导制度的条款,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6.
“六五”时期,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展开的时期,由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是打破吃大锅饭的观念和实际,“企业不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不吃企业的大锅饭”,因而形成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企业内部分配改革的格局。由此带来工资增长较快和工资结构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要求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无疑是其最为可行的途径。其实,我国国有施工企业和民企在经营领域已经有很多合作,比如在资金、人才、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开展了一些探索,这种合作也被我们称为“强强联合”,它是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技术升级、扩大经济规模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集体企业民主管理的特征 社会主义企业民主管理的实质就是依靠职工群众管理企业,它是社会主义民主在企业中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企业的民主管理,与资本主义企业所实行的“资本民主化”与“工人自主管理”有着根本的区别;也与我国曾经在私营企业中实施的“劳资协商会议”有着根本的区别。这是由两种社会制度与公私两种所有制企业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城市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八千多万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就是说城市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对于我国经济的全局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对于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关键问题。”①怎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动力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苏联东欧各国提出的多种国有企业改革模式以及我国企业改革所应作出的选择,作了比较分析。作者共提出分析了五种改革模式,即社会所有制、企业所有制、股份所有制、李斯卡的承包经营模式和混合经济形式,分别对其主要特征及其得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国外设计的改革方案同我国现实在前提和条件上有差异,如果抽掉国外方案的运用前提,会给我国改革造成混乱。作者在分析了李斯卡提出的承包经营的特征后认为,如果没有“社会继承”和“承包抵押”为前提,就会产生承包者白手瓜分全民利益问题,如果由于部分人因承包享有国有资产使用收益而产生收益悬殊,是不公平的。作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不一定只能采取一种方案,而应进行综合研究,找到兼容性的可行的配组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一、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相对于企业的微观层次和国家宏观层次而言,城市可以说是改革的中观层次。“十四大”以来,我国企业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一个明显趋势,企业改革的主战场逐渐由单个企业转向了国有经济集中的城市;改革的重点从单个搞活国有企业移向以城市为单位整体搞活国有经济,继而由搞活国有经济到搞活国有资本;企业内部的改革延伸到包括国家管理国有经济的体制的改革,延伸到企业内外的综合配套改革上,而综合配套改革的主战场就是城市。因此,中心城市要切实从深化所有制改革入手,充…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股份制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积极研究和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模式、特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的共同体。”从管理理论上来讲,混合所有制是指由国家、集体、私人、外商等两方或多方共同投资兴办的企业。包括各方共同出资兴办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也包括由不同所有制企业、个人、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建的紧密型联合企业。作为施工企业,是否可以尝试采取混合所有制,利用一些优势,突破一些难点,改变一些现状呢?本文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课题,是要彻底改变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做到企业不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不吃企业的“大锅饭”。对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通过第一步利改税和即将实行的第二步利改税将得到逐步解决;对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也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在企业内部建立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把职工收入的高低同企业经营好坏和个人贡献大小紧密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我局作为中建总公司直属的大型建筑企业,从八十年代开始,国家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筑业率先进行全行业改革,变国家下达任务为投标招标,对建筑企业实行“拨改贷”、“利改税”,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我们坚持以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我国历史上行会组织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目前我国行业协会的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有关行业协会的一些理论和认识问题并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工业行业协会是非盈利性的社会经济团体,其特点应包括;第一,它是同行业的企业自愿联合组成的行业组织;第二,它的组建应以行业为基础,不受部门和地区以及所有制的限制;第三,它不具有行政管理的权限,不能代替政府机构或工业公司来管理企业;第四,它不是经济实体,也不是经济联合实体,不应以盈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17.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必须深入领会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体制改革理论的新突破和新论述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方面:-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这方面的突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强调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  相似文献   

18.
混合所有制的目的是市场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全会也明确指出“市场化”是经济改革核心,要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就是促进国有企业“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两权分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此问题的认识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改革初期,企业体制过分集中的弊病为大家所认识: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和生产效率所以低下,主要是企业缺乏自主权。于是,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体制改革着手进行,理论上的提法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第二阶段即  相似文献   

20.
国有经济的科学定位应与国家的职能相适应,其功能是实现国家的社会职能,不是以企业规模大小来划分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税收,而主要不是靠经营企业来获取盈利,政府的职能为企业经营创造条件,要形成你投资我欢迎、你赚钱我收税、你犯法我治罪、你破产我不管、你自主经营我宏观调控这样一种格局和经营环境“拨改贷”后,企业已付息还贷,国家收取利润和形成的固定资产是取之无理,应按经济原则加以解决。现在把它变成“贷改投”是顺理成章的国家股上市是否私有化?问题是股票归个人所有是否是私有化。个人所有与私人所有是有区别的。股份社会化,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个人所有制,它既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又是个人所有制,也可能是对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种探索、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效率 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 公平,因而变现部分国有资产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之一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