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田钧 《金卡工程》2010,14(3):180-180
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大大提升,全球商业过程中出现的跨国性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仲裁,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在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的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管辖权问题,直接影响到国际仲裁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是仲裁制度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所以,解决好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管辖权的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崔馨宇 《金卡工程》2010,14(2):102-1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效率一词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仲裁是解决国际商事纠纷中比较高效的一个方式,因此越来越得到关注和重视,当然也就会发现当今各国仲裁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优点和缺陷。而近几年颇受我国学者关注的问题有临时仲裁,仲裁员制度,自裁管辖权等等,这篇文章我将主要通过自裁管辖权来看一下我国仲裁近几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柳 《金卡工程》2010,14(2):135-135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适用普通的合同法律适用规则,必须有自己的冲突规则来指引准据法的选择。意思自治的原则同样适用于仲裁协议,而且在当事人无明示选择仲裁协议所应适用的法律时,适用仲裁地法被广泛接受。而我国在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准据法方面存在着立法空白。本文旨在试图通过对比研究,完善我国仲裁立法,从而促进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事业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网络仲裁中仲裁地如何确定的问题,重点剖析了依意思自治原则和由伸裁庭依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仲裁地的观点,最后建议以非内国仲裁方式来确定件裁地。  相似文献   

5.
周璟 《投资与合作》2014,(6):367-368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不断发展,各国商事主体之间商事交易日渐频繁,争议增多,鉴于一国法院的判决在另一国家申请执行时会遇到种种问题,与此同时,仲裁具有灵活性,自愿性,简便性且仲裁裁决具有与法院判决具有相同的强制力,因此,商事仲裁逐渐成为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重要方法.申请撤销商事仲裁裁决是一项当事人在认为裁决有误时向法院寻求救济的措施.对于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的研究,有利于规范国际商事仲裁,维护仲裁当事人的利益,最终可以促进商事仲裁制度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梁文玉 《金卡工程》2009,13(3):16-17
立足于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优、缺点的比较分析,结合仲裁实践在我国的发展和国际演进趋势,探讨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为更有效解决纠纷、完善仲裁制度,需要在中国确立临时仲裁制度,以实现我国仲裁与国际的接轨,使仲裁在民商事领域尤其涉外民商事领域成为重要而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之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姚瑶  黄晓华 《金卡工程》2010,14(2):95-96
仲裁,作为一种为各国普遍采用的典型的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而诉讼,是一种常态的解决纠纷机制;它们是人们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在仲裁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种诉讼化的趋势,仲裁在程序运作上与诉讼程序越来越像,仲裁变成了第二个诉讼,这也逐步违背了立法者的初衷。本文首先由汉图公司与韩寒之间的纠纷案例引出对仲裁制度的分析,通过对仲裁与诉讼的比较,得出仲裁制度的诸多优点,但也发现了一些仲裁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随着证券市场纵深发展和2019年《证券法》确立特别代表人诉讼,我国证券纠纷数量急剧增长。为保障证券纠纷高效处理和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司法部于2021年制定了《关于依法开展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的意见》。然而,我国对证券仲裁的规制尚不完善,而美国FINRA规则和联邦最高法院Concepcion案判决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梳理了我国和美国证券仲裁制度的历史发展和现行规则,比较分析了证券仲裁的自愿性和强制性规制模式。鉴于证券仲裁的禀赋特性,我国应从利益平衡角度规制证券仲裁,不能完全照搬美国证券强制性仲裁格式条款规制模式,但可借鉴其在证券仲裁中增加强制性的经验,在允许当事人自愿选择仲裁的基础上,采用默认选择仲裁的规定。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我国应对证券强制仲裁的格式条款具有更大的包容度,以实现快速解决证券纠纷和妥善保护投资者的多重政策目标。我国法律应循序渐进地建立集团仲裁制度,借鉴代表人诉讼的实践经验,先发展普通代表人仲裁的模式,然后探索特别代表人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9.
黄丽君 《金卡工程》2010,14(1):64-65
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相应的经济纠纷也愈见错综复杂。仲裁实践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能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更加便捷有效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财产性争议,而合并仲裁的必要性也日益彰显。关于在我国是否应采用合并仲裁制度,前人之述甚多,本文则主要在赞成合并仲裁的基础上,对我国建立合并仲裁制度的程序设置等方面试作阐述,以期为该制度的构建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有关部门推动下,我国建立和完善了保险纠纷仲裁机制,各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专门的保险仲裁组织,力争为当事人提供便利、高效、经济、公平的纠纷解决路径。但由于我国仲裁立法的缺陷以及实务中存在某些问题,致使分流到仲裁机制的保险纠纷数量不是很多,保险消费者选择仲裁的积极性不高。对此,应当通过完善仲裁立法以及仲裁实务程序,消解保险仲裁面临的诸多问题,提高仲裁机制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仲裁的自身局限性决定其应当被监督。国内司法监督的范围应当仅限于影响公正的纯粹程序性监督而非全面监督。《仲裁法》应修改仲裁监督范围,解决当前司法监督范围和监督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正友 《金卡工程》2010,14(3):173-173
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各方根据私法的意思自治原则,表示同意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在将来可能发生的相关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协议。仲裁协议是整个仲裁程序的基础和起点,仲裁协议无效,整个仲裁程序就无法进行。因此有必要详细了解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规定,从而在实践中制定有效的仲裁协议。  相似文献   

13.
吴文汀 《中国外资》2013,(24):22-22,24
我国采用“仲裁机构标准”作为确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标准。这种标准表明我国在协调仲裁裁决国籍的冲突方面没有履行公约的国内法修正义务,而且不符合我国仲裁事业发展的现实,这导致了理论的争议和实践的困境。在目前我国的仲裁理念和仲裁现实下,建议修改“仲裁机构标准”为“地域标准”作为确定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钱亮 《金卡工程》2009,13(3):15-16
默示保证制度最早源于英国海上保险法,后来才逐渐被其他法系或国家的法律所吸收。虽然在随后的实践中有所发展,但大体上与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中对保证制度的规定基本一致。因此,本文以英国法为对象从合法性和适航两方面将其与我国的相关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比出两者在法律规定上的差异。笔者主张我国应建立和完善默示保证制度,并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沈宝琴 《金卡工程》2009,13(2):54-55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针对劳动关系调整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性仲裁制度,其与我国的民商事仲裁制度有着诸多的差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施行之后,在我国原有体制之下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诸多弊端得到了改善,但是同时,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仍旧存在着诸多程序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陈倩倩 《金卡工程》2010,14(1):188-188
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协议的效力要求过于严格,不利于我国仲裁,尤其是海事仲裁制度的发展,束缚了海事仲裁每年的受案量,放宽对仲裁协议的效力限制,是国内仲裁制度与国际仲裁制度的衔接的标志,有利于我国海事仲裁制度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王晶晶 《金卡工程》2009,13(9):88-88
人民法院在执行与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立法、司法、法律内乃至法律外几个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共奏"标本兼治"之效.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涉外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与国内仲裁的承认和执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国内仲裁裁决,人民法院一般采用的是实体审查;涉外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则采用形式审查方式。因此,确定一项仲裁是国内仲裁还是涉外仲裁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我国目前采用的以仲裁机构的性质来认定仲裁裁决是国内裁决还是涉外裁决的做法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文章就着重讨论在我国该如何确立涉外仲裁裁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胡毅懿 《金卡工程》2009,13(4):88-88
在国际商事仲裁和各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中,法院和仲裁庭均享有商事案件的管辖权,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管辖权冲突。本文通过对仲裁庭和法院权源的理论分析,探究两者冲突的原因,并立足本国国情,提出缓和法院与仲裁庭权力冲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俊 《金卡工程》2009,13(4):90-90
仲裁协议效力包括形式效力和实质效力两个方面。仲裁协议的形式效力应当允许口头仲裁协议;而实质效力则包括当事人应具有缔约能力和当事人订立的仲裁协议内容应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