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人说中国没有经济学家,于是媒体开始否认中国年轻一代的经济学者,认为他们不但称不上是经济学家,并且是在打着经济学家的牌子招摇撞骗。但事实上,真正招摇撞骗的是那些自认为有资格评论别人称不上经济学家的人,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中国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财富》2006,(5):16-16
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4月21日至23日在海南博鳌举行,600多名世界知名经济学家就中国经济展开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3.
信用、道德与法制楚庭训,白云路,李振康信用,在传统的经济学中,其内涵是有缺欠的。过去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在论著中都把信用解释为:“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即仅把信用视为一个经济范畴,换句话说把信用视为没有“含德量”的经济范畴。本文认为,即...  相似文献   

4.
需求是一个很“不赖”的涮,在宏观经济学上,它代表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力量,一旦经济萎靡,经济学家总建议要刺激需求,甚至不惜采用一些极端的方法,比如故意敲碎一块窗户玻璃。但是这个需求是很糟糕的黑暗的需求,因为它来自破坏性的力量,新换的玻璃原本有更好的去处——安在一户没有玻璃的窗上,而不是刻意敲碎玻璃的窗户上。  相似文献   

5.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村问题,而农村最大的问题是剩余劳动力太多."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认为,"家政学校"涉及的经济领域甚多,对经济学家来说是个"大问题"--"它涉及到中国的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就业问题、信用问题以及教育融资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个小问题."  相似文献   

6.
钟心 《商界名家》2006,(1):51-53
前些年.在一个有许多国内大牌经济学家的聚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突然冒出一句话来.可谓语惊四座。他说:“在中国,只有两个经济学家.两个都姓张.—个是我,一个就是张培刚先生。”  相似文献   

7.
他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价格双轨制、国有资产管理制、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者和推动者;他被称为不是坐而论道的经济学家,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学院派的条件,是既从书本也从实践中学习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8.
气象学家说,2005年是一个暖冬。但中国的经济学家恐怕感觉不到这种温暖。关于经济学家标准的争论越来越激烈,11月初,有媒体做了一项“你相信哪位主流经济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信任率超过10%的国内经济学家仅两人,更有12.5%的人选择“谁都不相信”。 这次“信誉危机”足以使每一位经济学家心底陡升寒意,但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张昕竹认为,这场争论实际反映了经济学家分工即将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9.
《三联竞争力》2009,(3):6-6
中国经济学家有个特权,就是他可以在经济学范围以外争论,甚至上升到意识形态。经济学家扮演经济学的布道者,这无可厚非,职责之内,由从经济学上升到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医学,就不靠谱了。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经济学家被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商》2004,(2):123-123
不久前,在江苏举办的民营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近80位经济学家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家就当前企业的成长性.如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展开了对话: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什么?在此之前,已经有无数的世界大师和专家学者著书诠释。从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到现在,在这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创新”像蔓生的枝藤越缠越密且越远,它纵深于世界各个领域,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2.
罗力 《市场论坛》2005,(4):47-47
两个经济学家在一起打赌,甲经济学家对乙经济学家说:如果你能吃掉一滩狗屎,我就给你100万元。乙经济学家经不起100万元的诱惑.就真的吃了一滩狗屎.甲只好给了乙100万元。过了一会儿,乙觉得吃了一滩狗屎很恶心,就对甲经济学家说,如果你也吃一滩狗屎.我也给你100万元。甲很心疼那100万元.就也吃了一滩狗屎,于是乙便把100万元退给了甲。过了一会儿,乙经济学家觉得不对味,就对甲经济学家说:我们两个人什么也没有得到,却无端一个人吃了一滩狗屎。甲经济学家想了一会儿说:但是在我们的交换过程中,创造了200万元的GDP呀。  相似文献   

13.
在李嘉图所处的时代,大学里没有经济系,政府也没有相关机构,要搞经济学研究,就得先给自己找到饭碗。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正是这么一个典范,而且,他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富有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4.
《新财富》2010,(12):96-96
经济学家分两类,一类是研究过去的,一类是预言未来的。前者属于书院,为发表文章而奋斗,佼佼者或许可以拿到诺贝尔奖,但是在投资领域大有斩获的似乎不多。后者属于市场,每日在数据中打滚,被逼着不停地发表文章,不停地作出各种预言。投行经济学家,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15.
我是谁     
臧铯 《浙商》2012,(19):24-24
9月9日,马云在网商大会上说:“假如企业家要去听经济学家,这些企业家一半已经死掉了”。马云的刺耳言论得到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回应,“如果一个企业家因为听经济学家的话死掉了,那说明他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6.
People     
《商界》2010,(12):16-17
刘遵义 经济学家掌舵中投子公司 中投公司宣布已在香港地区成立首家境外子公司,今年7月刚刚卸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经济学家刘遵义将出任公司董事长。刘遵义一直是中投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这—次出任董事长,可谓从中投的幕后走到台前。  相似文献   

17.
张新福 《北方经贸》2001,(3):168-169
知识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识跨国界的流动使得各国可以利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贸易作为联系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方式,是知识在国际间流动的重要渠遣。从中间投入品进口、机器进口及其他输入;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出口学习,三个方面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实证分析成果总结出知识通过贸易在国际间流动及其及经济运行的关系,并对我国政策的制定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汤敏这个名字在学界为大家所熟知,并不是因为他拥有亚洲开发银行驻华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这些头衔,而是因为他提出的建议屡屡被中国政府采纳。“由于他特殊的经历和视角,他能看到许多国内经济学家看不到的问题。他又和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不同,因为他有多个国家的比较经验,特别是他的经验是从亚洲发展中国家得来的,所以对中国特别有价值。”这是茅于轼对他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光彩》1995,(7)
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经济学家管益忻访谈录本刊记者向纵深发展着的经济改革,不断显露出深层次矛盾和困扰,需要用深层次的切合实际的经济理论来思考和指导。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管益忻多年来致力于产权改革等理论的研...  相似文献   

20.
刘亭 《浙商》2013,(9):26-26
事件 经济学家许小年最近表示自己“不相信顶层设计”,因为目前顶层需要的是减少障碍。另一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同样认为,不能过分强调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