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内部贸易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增加 ,在华跨国公司子公司与其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之间的公司内部贸易迅速增加 ,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我国对美国、日本两大主要贸易伙伴为样本分析了内部贸易的规模、特点、动因和影响因素 ,发现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战略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 90年代以来,随着亚太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与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两国两地区(以下简称东亚)的经贸合作日趋密切,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外商在华投资设厂与合资办厂势头旺盛,我国由此发展了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与加工装配业,并与东亚形成了较密切的产业分工格局。随着外商在华投资竞争的开展。东亚产业分工格局正面临着新的变化和重构。  相似文献   

3.
韩国对华投资特征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国对华投资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快速增长,其投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行业分布广泛,以制造业为主,项目规模小,地区分布由山东和环渤海地区向南扩展。目前韩国多数在华投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我国利用韩资仍有很大的潜力,为此,我国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大吸收韩国投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出口示范效应、竞争效应提高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还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来提高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降低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本文最后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韩国是中国的近邻和重要的经贸伙伴。自1992年中韩建交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迅猛增长。2005年韩国是中国第四大直接投资来源地,而中国也是韩国第一大海外直接投资对象国。中韩两国在区位上的接近、中国市场的迅速扩展、较低的劳动力成本、适合中小制造业企业活动等都是韩国扩大对华投资的主要动因。然而韩国对华投资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投资产业和投资区位上。本文将在分析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概况的基础上,针对韩国在华投资的不平衡性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欧美、日本、韩国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显著,由于对市场理解和自身背景不同,这些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思维和在华市场战略呈现出较大差异,表现在对华整体战略、投资战略、人才战略以及本土化进程等几个方面.通过比较研究欧美、日本、韩国企业在华市场经营战略的特点,进一步探讨跨国公司在华持续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化差异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呈现出日益显著的独资化倾向。本文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对其进入模式的影响。在对两者关系提出理论假设后,以2004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收入排名前500名的企业为样本,以文化距离和心理距离为解释变量,建立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文化距离越大,其在华投资越倾向于合资经营,而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心理距离越大,其在华投资越倾向于独资经营。  相似文献   

8.
日本水产品出口的历史、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水产品的消费和进口大国,相比而言其水产品的出口数量少、出口市场规模小。近几年受国内水产品消费结构变化、政府出口促进政策的影响,日本水产品出口呈现数量扩大、出口目标市场多元化的趋势。日本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出口大国,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扩大欧美市场,可能在某些产品和出口目标市场与日本产生竞争,因此,研究日本水产品出口市场的变化,对我国水产品顺利出口到日本及进入日本以外的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韩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根据韩国海关统计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韩国自中国进口排名第一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进口总额为303.8亿美元,占韩国自中国进口商品总额的45.5%,机电产品进口增长10.0%。在这一类产品上,中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日本、美国和德国。随着中韩FTA的正式签署,中国未来每年出口韩国将少缴330亿元关税,这将极大鼓舞中国出口企业,但同时也存在挑战,如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如何兼顾价格竞争和技术竞争。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大背景下,研究如何扩大出口韩国的主要机电产品规模,并扭转逆差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亚洲三角贸易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增长的来源,并揭示了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真相。研究发现,亚洲三角贸易模式夸大了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规模。通过参加亚洲三角贸易模式,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通过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在中国建立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将其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为中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扩大了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恶化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1、2002、2003年我国的工业行业数据,检验了外国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外贸竞争力的途径。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提升,同时也发现,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和技术创新都是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因素,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提升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而技术创新却降低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  相似文献   

12.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其沿线区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沿线国家日益成为我国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的重要目的地。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出口规模和结构、畅通国际大循环,发挥直接投资的出口规模促进效应和出口结构优化效应显得尤为重要。采用57个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从我国直接投资对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的影响全面分析其出口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直接投资的出口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并存,效应因国家不同而存在差异,同时在空间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共同特征。第二,我国对沿线相对欠发达国家和相对较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动机存在差异,并导致出口效应存在异质性;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出口结构的优化,而且对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拉动作用更为明显;整体来讲,对相对欠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带来的出口结构优化作用比相对发达国家更为显著。因此,我国未来要在充分考虑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的基础上,精准选择与优化投资方向,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直接投资的出口促进效应,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中的地位,有效实现内外循环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network ties on export propensity of Vietnames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Using data from a survey of over 2,600 manufacturing SMEs in 2015, we found that social networks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the export propensity of SMEs, while the size of business networks negatively associates with the likelihood of export. However, bank networks and political networks are not significant for the propensity to export of Vietnamese SMEs. We discuss the results in detail and offer recommendations for SME owners, managers and policy makers.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很快,而外资企业出口在我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较大,如何充分利用外资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良性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省为例,从外资企业出口的现状分析出发,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进一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出口贸易更快更好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浙江纺织服装企业投资东盟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书竹 《商业研究》2007,(9):175-178
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反而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化解出口压力,浙江纺织服装企业应该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的机遇。对东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应针对浙江纺织服装企业在投资东盟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5月1日,中东欧10个国家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增至25个国家,这是欧盟有史以来实现的最大规模的扩张。此举会给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给中国外经贸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外经贸企业应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意识,提高产品档次;认真研究欧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采取多种投资方式,不断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迂回进入欧盟市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全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的瓶颈。扩大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政府应实施优惠的信贷、税收政策,积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快完善产品出口基地的合理布局,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改进和总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贸易优势——基于国际分工视角的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对外贸易优势的研究要么结合国际直接投资,要么分析中国出口贸易的RCA指标。本文从国际分工的视角出发,运用国际专业化指标,探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发现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消费品领域,2004年,资本品领域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劣势主要集中在半成品以及零部件领域。通过国别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中,半成品以及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大的比较劣势。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在于加工贸易的贸易政策、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作用日益显著以及中国融入了亚洲生产网络等。  相似文献   

19.
王健 《国际贸易问题》2006,288(12):115-119
我国出口贸易的现实情况表明,出口价格协调行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出口国和进口国反垄断法对于出口价格协调行为的不同态度,导致出口价格协调行为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此,我们应该从民间和国家两个层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潜在的反垄断法律风险,以保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