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丽 《财政监督》2004,(2):63-63
一、企业财务报告不实的现状1、收入确认不实。企业不按收入实现原则来确认收入,而是按自己的情况提前或滞后确认收入甚至虚假制造收入。如提前确认收入、通过关联方交易确认收入、无产权资产交易虚列收入、不转让无形资产产权虚列收入、循环转账虚列收入、虚计返利、借款计入投资收益、不抵消内部销售未实现利润、滞后确认收入、漏计分公司收入等等。2、成本费用确认不实。企业不按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确认费用,而是自我调节或虚列费用或滞后确认费用。如少计虚列费用、多摊或少摊费用、费用挂账、将费用摊入存货、漏计支出等。3、资产确认不实。利用资产评估调节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制造虚假文件虚列资产,如有的企业伪造土地使用权证虚增无形资产,伪造银行对账单、进账单虚增银行存款,投资收益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对冲往来账户虚减资产和负债等。  相似文献   

2.
一、提前确认收入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时.企业应该确认收入.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都是不恰当的。但在实务中存在某些企业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常见情形包括:一是以开具发票作为收入实现的标志,而不管销售过程是否完成.商品所有权上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实际上.开具销售发票仅是税务机关作为计算纳税的依据.并不能标志企业收入的实现。如果企业销售商品不能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任何一个.  相似文献   

3.
营业收入是企业确定经营成果的第一要素,会计师在对其进行审计时,应将对收入的审计列为关键审计领域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本文列举了笔者在审计实务中遇到的企业操纵收入的几种常见手法,并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以求教于同行。 提前确认收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时,企业应该确认收入,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都是不恰当的。但在实务中存在某些企业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常见情形包括:一是以开具发票作为收入实现的标志,而不管销售过程是否完成,商品所有权上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实际上,开具…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学关于销售收入实现和确认的理论 (一)经济学关于销售收入实现的层次 销售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经营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相似文献   

5.
高松武  郝金玲 《理财》2004,(12):32-33
通信行业销售收入的确定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通过核算企业收入是否准确入账,确认收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韦华宁 《上海会计》2001,(12):49-51
收入的获取与实现是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源泉。销售收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也体现企业的经营质量与管理水平。因此,销售收入的实现和确认一直是企业的经营者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理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探讨销售收入实现和确认的质量层次,并对现行实务的改进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收入准则制度下,基于合同控制权的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条件,对房地产行业的收入确认方式有较大的影响。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使房地产行业在某一段时间内履行义务提前确认收入具有可能,但在实务中这样的操作具有很大的争议。有必要针对新收入准则下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的标准进行研究,以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财政部驻江苏专员办在对江苏省某国有重点控股银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发现,该行为了完成上级经营转型考核任务,采用以贷收费、浮利分费、息转费、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等各种手段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造成了该行中间业务收入核算的极度混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一是根据年度任务完成情况,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该行为完成年度经营指标,将各项顾问费等中间业务收入作为蓄水池来调剂平衡,采用中间业务合同一年一签或根据需要一年分次多签的方式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如该行将  相似文献   

9.
收入确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会计职业判断。IASB和FASB在收入确认上有很多不同,目前两个机构正在合作,旨在联合发布单一趋同的收入确认准则。2006年2月,我国修订后重新发布的CAS14等收入相关的准则,实现了与IAS18等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在实施CAS14中,以"何时确认"为判断点可将销售收入确认会计政策划分为三大类。本文从选取的典型样本公司分析,房地产销售收入确认的会计职业判断水平不高,存在不少问题,需准则机构、上市公司会计人员、证券监管部门、中介机构等共同努力,提高收入确认会计职业判断的可靠性、可比性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
刘加 《会计师》2021,(2):17-18
互联网和5G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变革。直播电商通过社交互动、精准的消费定位、多元化的内容服务为传统电商提供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品营销模式。购物场景的转换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电商企业挖掘到新盈利机会。创新的营销模式对企业财务人员识别,确认和计量销售收入带来挑战。本文结合直播电商的商业模式,对商品销售企业在直播中的业务及资金结算进行分析;在新收入准则下,就直播电商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探讨,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集团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需要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因发生内部交易而产生的内部债权债务和内部损益核对一致。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内部购销企业在往来账款、销售收入的确认和存货成本的记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差异:$%销售企业的销售收入按产品销售净收入确认,不包括其他杂费(如吊装费、包装费、铁路专用线费用等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而购入企业将其他杂费计入了存货成本,造成销货方销售收入和购货方存货成本之间的差异。!%由于结算单据传递时间上的差异,销售企业在结算发票开出后确认了收入,而购入企业由…  相似文献   

12.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了八种视同销售行为,其在会计上有的需要确认收入,有的则不需确认收入,有的即便同一种视同销售行为也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具体区分对待其在会计上能否确认收入,视同销售并不等同于视同确认收入。本文通过对增值税八种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来探讨其收入能否确认。  相似文献   

13.
林彩云 《税收征纳》2014,(10):43-45
近期,笔者在进行福利企业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一些福利企业对享受国家即征即退的这部分增值税退税应如何确认收入问题存在着政策理解和处理上不一致的地方,有的福利企业直接把即征即退的这部分增值税退税计入免税收入,而有的福利企业则计入应税收入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4.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销售的成交价格视合同价格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有的是离岸价格(FOB),有的是成本加运费价格(C&F),也有的是到岸价格(CIF)。由于存在三种计价方法,在会计核算上很不规范统一,其弊端有:(1)容易造成企业虚增出口创汇收入;(2)不利于企业正确计算出口换汇成本;(3)企业出口销售收入缺乏可比性;()不利于计算、确认以产品销售收入为标准核计的有关费用(如交际应酬费)。例如:某地有两家中外合资企业,各向日本出口IO0apA产8。甲企业「FOB结算,单价10o美元/吨;乙企业以CIF结算,单价150美元/吨,…  相似文献   

15.
张园 《会计师》2009,(11):65-66
<正>一、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法(一)通过收入进行利润调节有些公司无视我国会计准则中对收入的确认原则,利用虚构销售、提前确认或推迟确认时间等手段调节利润。根据虚构的销售事项确认收入,性质是最为恶劣、欺骗性最大的一种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方法,包括虚构销售对象、虚构交易、编制虚构交易的所有原始凭证等等。有些公司为了虚增本年利润或  相似文献   

16.
于芳芳 《中国税务》2022,(11):58-61
<正>确认收入的时间不同,可能会引发不同的涉税风险。近期,笔者关注到两起税企争议案件,均由收入确认时间问题引发。其中一起是延迟确认收入是否应作为偷税判定;另一起是企业提前确认收入,但是后期货款未能收回,是否应作为坏账损失处理。两起案件中税企之间均产生了分歧,其中一个案件还经过行政复议、法院一审、二审等程序才最终得出结论,令企业付出代价的同时,也耗用了社会成本。综合分析这两起案件,均涉及收入确认和归属期判断等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船舶的建设周期长、造价高,一般都跨越一个会计年度,有的长达数年,其是否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确认收关系到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产生重大影响。笔者对相关造船企业的收入确认方法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造船企业收确认方法形成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收入确认条件在制度和准则层面,存在着几种定义和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企业选用的政策不同,判断和理解不一,造成收入确认的条件和确认的结果不尽相同,甚至差异颇大。更有一些开发商以此作为操纵利润的手段,恶意粉饰报表,误导公众和有关机构。因此,尽快规范和统一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方法,并使之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目前实际执行的行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及相关规定,对于销售收入的确认标准,强调的是货款已经收到,或者货款虽没有收到,但只要存在销售合同,或者销售方已…  相似文献   

19.
一、一个会计期内收入确认及计量随意性较大 工程类合同的结算,通常一类是合同中约定合同总价,另一类是单纯的按业主确认的有效的工时费率计价,还有一类是既按工时费率计价同时向业主收回一些代垫费用。有的工程较小,耗时甚至只有几天,财务对这样的小项目可据实入账。但碰到庞大的工程,工程耗时往往跨年甚至达三、四年以上,这就意味着在每个会计年度内分摊销售收入是非常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20.
杨悦  李朋 《上海会计》2005,(3):32-33
由于软件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其销售收入的确认比一般行业要困难许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并结合软件行业的特点,其销售收入的确认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