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韩建交16年来,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中韩两国经济与贸易形成重大冲击。包括贸易逆差在内的中韩双边经贸关系中的固有问题发生了一定变化。面对全球金融风暴,中韩两国应该加强金融合作、改善贸易环境,同舟共济、勇闯难关。  相似文献   

2.
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7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也是中韩友好交流年。15年来,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飞速发展。当前,中韩两国经贸投资关系正在全面推进。韩国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则继续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  相似文献   

3.
中韩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增多,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机遇,创造新的就业机会。2015年中韩自贸区协定落实,让中韩两国贸易往来更加便利,促使两国经济将新增长。中韩两国经贸发展对中国经济,文化都有促进,意义重大。两国贸易往来,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中国借机要学习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为中国文化产业崛起汲取力量。  相似文献   

4.
2012年是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建交以来中韩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令世人所注目,两国已经成为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随着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化,特别是今年5月2日,中韩宣布两国自贸区(FTA)开始谈判,  相似文献   

5.
1992年中韩两国成功建交,两国贸易取得飞速增长。中韩两国正式发布新闻,正式开启FTA交涉篇章。本文将分从1991年开始中韩两国采取的贸易合作政策,尤其研究建交10年后中国加入WTO时为开放市场做出的承诺以及履行情况,还有中国履行WTO承诺对中韩两国贸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中韩两国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贸易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中韩两国双边贸易的重要模式。本文选取1992-2013年中韩两国双边贸易数据,在对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选取中韩两国贸易不平衡程度、人均GDP差距、韩国对中国的FDI三方面因素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提高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韩两国建交17年来.经济往来不断增多.双边经济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持续发展.随着中韩经贸合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化.中韩两国在物流方面也展开了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了进一步促进中韩物流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韩国仁荷大学静石物流研究院和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于2009年9月25~27日在山西太原联合举办了"2009中韩物流合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斯楚 《国际贸易》1995,(11):18-19
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步入高速增长阶段,韩国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为增进中韩之间经济贸易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吸引更多的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本刊举办了《中韩经贸专栏》。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文化产业的比重越来越高。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贸易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其中,文化服务出口数量少、质量低、增长慢,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中不可忽视的"短板"。中韩两国自古以来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交往历史,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韩两国不同的文化贸易产业差异,总结韩国文化贸易产业取得的成功经验,剖析中国文化贸易产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从而推进中国文化贸易产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中韩自贸区实质性谈判刚刚结束,两国企业家就开始联手拓展中国消费市场。2014年12月21日,全国首家"HAN·TIME"韩国馆合肥1号店隆重开业。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主任杨晓东,原中国工商联副主席沈建国,国际投资贸易株式会社社长、北京为他集团董事长郑升哲,以及来自中韩两国的近百家企业代表共同出席了当天的开业仪式和"HAN·TIME"新业态项目发布会。杨晓东主任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中韩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中韩建交以来两国贸易规模不断增长,但增速放缓,呈周期性波动;中韩贸易逆差不断增加,增速也呈周期性波动;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影响中韩贸易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经济的差异性、中国进出口结构不合理;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贸易保护政策。发展中韩贸易应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加大鼓励出口力度,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合理有效利用韩国直接投资;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金花 《价格月刊》2016,(2):81-84
2015年6月1日,中韩两国在韩国首尔正式签署中韩自贸协定.该协定的签署,不但有利于增进两国的经贸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在阐述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及其对两国和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回顾了两国经贸合作的历史沿革,进而对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前景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在中韩建交迎来第18个年头,在中韩盛赞双边贸易额再上新台阶的同时,两国政治、外交关系却陷入了建交以来最尴尬的状态,似乎两国关系正在朝着"政冷经热"的方向发展。"经热"对两国发展无疑是大好事,但及时扭转"政冷"才能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与此同时,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地缘位置相近和相同的儒家文化的中韩两国,2002年开始讨论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FTA)。2012年5月2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与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朴泰镐在北京举行中韩经贸部长会议,宣布正式启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从二十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并且汽车产业作为代表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友好关系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一直处于发展的状态,中韩两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从总体来说,中韩两国由于自身经济发展、国家所制定的对外贸易政策的不同,以及两国出口商品数量以及商品质量上有着较大差异等因素,造成了中韩两国存在较为明显的贸易逆差。中韩两国只有积极地发展经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才能实现两国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本文主要结合了中韩两国在贸易上存在的特点以及两国产生逆差的主要原因,对中韩两国贸易上的逆差情况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2017年韩国"新北方政策"和"新南方政策"正式提出后,中韩两国对推动"一带一路"与韩方政策对接达成重要共识。在两国政策对接背景下,两国关系不断缓和,经贸合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两国双边贸易额恢复增长,投资合作持续加深,第三方市场合作也进展顺利。但是中韩之间萨德遗留隐患、双边贸易商品竞争性强等问题的存在,再加上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使得两国经贸合作面临挑战。在新形势下,中韩双方需要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通过五通工程增进双方政治互信、推动两国政策对接,促进两国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农产品对韩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两国的农业既有相似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且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中韩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很强,贸易前景广阔。但是随着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两国有关农产品贸易的摩擦也时有发生。本文在研究中韩两国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农产品对韩出口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相应对策,如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突破质量安全难关;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鼓励韩国的农业和食品企业来华投资;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合理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等。  相似文献   

18.
韩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中韩两国经贸的迅猛发展,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中韩两国经贸发展既存在互补性,同时也存在着竞争。本文对影响中韩两国经贸发展的互补性和竞争因素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对两国的技术差距及其影响做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是中韩两国主要的贸易商品之一,2014年,中韩农产品双边贸易额达到了两千亿美元。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三个指标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论认为,中韩农产品出口的竞争性不强,且中国农产品的平均竞争力在韩国之上;中韩农产品的出口互补性大,且中对韩出口的结构匹配度大于韩对中出口。  相似文献   

20.
正中韩两国于1992年8月正式建交,同年9月两国签署了贸易协定。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而韩国也已成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2012年5月2日,中韩两国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