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目前,经济全球化是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作主导,必然带来某些负面效应。文章论述了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提出了积极投身国际市场,自觉提高国际竞争力,积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国家主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 ,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因此必须下大力气 ,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大国,本文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等方面对我国苹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从苹果产品质量、政府政策、产业化经营、苹果加工、产品品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苹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对我们来说是机遇 ,更是挑战。如何应对挑战 ,文章提出了加快改革步伐 ,防范风险 ,趋利避害 ,因势利导 ,搞好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外贸出口1999年居世界第9位,进口居11位,属于世界贸易大国。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出口水平低,所以虽然算得上世界贸易大国、出口大国,却算不上贸易强国、出口强国。据瑞士洛桑国际研究所2000年国际竞争力报告,1999年在参评的46个国家中,中国排名次序为第31位。这表明我国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即将加入WTO,在中国企业与外国同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直面竞争之时,谋求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综合优势显得尤为紧要和迫切。本文仅从入世后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及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不论何种经济体系和社会制度,农业一直是最为重要的经济部门,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也是重要的农产品消费大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影响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在WTO的框架下,研究如何根据国际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思路,促使其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寻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使我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转变。面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弱势,我国企业应该进行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10.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处于开发国际市场的需要,应该不断地提升国际竞争实力,以保持经济可持续稳定地增长,这已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生存的一种能力。本文正是基于此针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对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旨在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业多功能性与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改革--兼论我国世贸谈判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除了生产食物和纤维以外,还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具有非商品功能。农业多功能性问题日益受到各国关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改革进程中,对农业多功能问题的争辩体现了农产品进口国与出口国的利益之争。作为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经营规模超小型等特点决定了我国在WTO框架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国应顺应世界农业功能多元化的潮流,在强调农业食物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绿箱政策”进行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功能多元化可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12.
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理论与经验模型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探究贸易利益的产生及其分配,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联系。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均表明,一国外贸规模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对外贸易的变动往往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增长趋势的关键因素。文章从理论和经验模型上对我国近10多年来外贸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给出了相关的实证检验,旨在探讨并揭示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闽台经贸合作与产业合作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闽台两省隔台湾海峡相望,区位优越,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相似,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历史悠久,加强闽台经贸合作,构建闽台经济区,建设台湾海峡经济繁荣带,对于促进两岸统一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闽台经贸合作的域际条件与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实现闽台经贸合作持续发展的对策,并提出闽台产业合作领域与基地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17.
全球化背景下湖南省对外贸易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具有农业自然资源、有色金属资源、交通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也好于其它中西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外贸发展滞缓,甚至和中西部某些省份比也有较大差距。文章在分析湖南对外贸易的差距基础上,对加快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20年间,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经历了增长与挫折;文章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从空间的扩展与重构、社会空间分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总结出具有一般性的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解析模式,并提出了解决空间发展症结的关键举措。最后,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大都市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与朝鲜半岛经贸合作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90年代,中国辽宁省与朝鲜半岛的经贸合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且仍具上升趋势.本文论述了辽宁与朝鲜半岛2个国家经贸往来的现状特点,分析了其间经贸合作得以发展的域际条件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经济、多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内部失衡在空间上表现为东、中、西"三大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缺乏足以与东部三大城市群相抗衡的集聚中心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失衡。从"城市群经济"内涵辨析出发,阐释了城市群、多城市群体系形成机理,并以"区域协调发展"概念三个基本维度为依据,探寻了多城市群分工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转移为桥梁、城市群化为载体、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三位一体"区域协调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