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银行业面临挑战与转型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大幅调整,银行板块是受到冲击最大的板块之一,这实际上凸显出市场对于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经营状况的担忧。这些担忧中,可能有不少盲目的成分,例如,在中国银行业直接受到次贷危机影响程度十分轻微的情况下依然夸大负面影响,当然,也确实有一些值得从制度层面、从经济金融结构层面关注的隐忧,  相似文献   

2.
陈怡  刘斌 《投资与合作》2011,(11):14-15
07年以来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对中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巨大冲击.但美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紧缩程度远近大于中国商业银行,本文从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存贷比,以及中国在次贷危机中遭受的损失方面展示其不同的流动性状巩最后得出,不同的资本市场发展状况,银行业务组成的差异,中美不同的货币财政政策以及不同的监管政策是主要原因。同时中国商业银行的特殊改革背景也影响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3.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次贷危机是国际金融市场首次出现的银行系统与资本市场一起发生的危机。截止目前,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以现有的情况来反思金融危机,总结经验教训,将有助于更规范地促进中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次贷危机是国际金融市场首次出现的银行系统与资本市场一起发生的危机。截止目前,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以现有的情况来反思金融危机,总结经验教训,将有助于更规范地促进中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自去年7月份以来不断蔓延的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论述次贷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月度新闻     
银行Bank中资银行风险甚于次贷危机2月21日,标准普尔就中资银行所面临国内信用风险甚于次贷危机威胁进行了媒体电话会议。标准普尔认为,国内银行风险的主要来源是一些国内的经济议题,而不是外部英美按揭贷款市场的波动所造成的市场风险。中资银行业需提升对市场风险的管理能力,以应对未来不断加大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海外投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始于2007年夏天的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各国资本市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也影响中国金融机构的海外投资。如何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必要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是当前一个值得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所提的海外投资主要指境内  相似文献   

8.
姜超 《证券导刊》2014,(22):92-95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6年下半年初露端倪,2007年彻底爆发,2008年全面蔓延到整个美国经济,并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这场次贷危机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经济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相信投资者对此应该还记忆犹新。那么,是什么因素引爆了这场危机,而次贷市场的危机又是如何扩散到实体经济的呢?  相似文献   

9.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分析——以上市银行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次贷危机的引爆充分暴露了杠杆比率过高的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资本充足监管对银行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对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的分析也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我国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达标并不是来自外部资本市场和银行绩效的提升,而是监管上级的压力.在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2007年的混合数据回归分析后发现,和国际著名的银行不同,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并不明显.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银行的垄断竞争的行业特征、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以及不完善的制度环境.目前,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资本充足监管越来越被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认可,作为<巴塞尔协议>的签约国,资本充足监管的正常化以及制度化才是正确的选择.要提高资本充足监管的有效性,重点应积极完善市场约束的功能.完善我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健全银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下的国际资本流动趋向与对危机发展的认识和判断关系密切,也影响美元汇率走势。如果次贷危机影响继续扩大,资金应该从发达国家流出,到主要经济成长体国家。一般来说,发生危机的国家资金会流出而不是流入,因此,目前大量资金流向主要成长经济体,如印度、中国、东欧、亚洲一些国家等,乃至在欧洲、美国、日本、加拿大之外的国家,这些国家因资本流入增加,货币应该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用卡》2009,(1):32-34
2008年的中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云谲波诡,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骇入听闻的暴跌阶段。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化成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投资理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年初大家还对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忿忿不平;年底,投资者已经“习惯”了各种理财产品交出亏损过半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初美国次贷危机集中爆发。受此影响,花旗、美林、摩根士丹利等美国金融巨鳄频频报出大幅亏损的负面消息。与此同时,全球资本市场剧烈动荡。实践证明,次贷危机是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剧烈动荡的一根导火索。随着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全球资本市场价格泡沫将面临萎缩乃至破灭的命运。可以预见,大幅动荡的资本市场最终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次贷危机开始席卷美国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现在它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巨大关注,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影响。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了的次贷的金融机构,也被卷进了这场危机。在美国房产价格回落同时利率的逐步上升的过程中,大量借款者没有能力偿还贷款,银行及经融机构因无法收回贷款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大面积倒闭,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爆发。同时,这场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将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还波及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大金融市场。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对经济危机的反应跟国际的反应并不是完全相同。在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美国次级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次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一些启示。最终达到我们能够加强我国对于次贷危机的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期间国际资本市场传染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九个国家(地区)的资本市场指数在次贷危机期间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危机前,美国对除中国外的7国(地区)在危机发生时冲击力更大,资本市场出现单向传染效应。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交叉传染的存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的检验揭示了危机传染的动态效应。在危机期内,美国次贷危机对其他国家市场的影响强度迅速增大,持续时间比传统过程相对延长。本文还通过高低波动率机制的比例系数伽玛检测了这些国家(地区)资本市场间的转移传染和纯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5.
07年以来,全面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世界范围内上引起了巨大的震荡和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引发美国次贷危机根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中国的宏观环境总结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于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及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许多启示和经验,以期对我国金融行业防范美国式次贷危机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健全做出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07年以来,全面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世界范围内上引起了巨大的震荡和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引发美国次贷危机根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中国的宏观环境总结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于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及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许多启示和经验,以期对我国金融行业防范美国式次贷危机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健全做出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因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市场危机还在加剧。国际上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相继发生巨额亏损,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和主要的证券公司之一贝尔斯登甚至发生支付危机,被摩根大通收购。全球股市也出现大幅下跌和剧烈动荡。目前,次贷危机对国内银行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界对危机在中美两国不同的演进逻辑进行了剖析,现在已基本形成共识,即美国是遵循次贷危机-资本市场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第二轮资本市场危机……的顺序发展,而中国是由来自信贷市场的过度萎缩导致实体经济的大幅波动,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引致出口的巨量收缩进而使实体经济深度下滑并客观上加剧资本市场的下跌.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谭青青 《金卡工程》2010,14(6):233-23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2004年修订完毕的,从其执行的至今,仍然在不断的修订中。从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经近两年有余。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逐渐对次贷危机的真实面貌有了清晰的认识。本文结合此次危机中的银行问题,进一步探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一这一在银行监管上得到最广泛认可的协议在此次考验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希望能够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更加全面辩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