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和probit模型分析方法,从家庭基本特征、林业生产状况、就业替代条件和林业部门的政策导向等方面分析影响江西省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中从事林业的人数、是否了解林业组织、是否富裕户是影响江西省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政府在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在介入过程中违背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文章认为除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户的行为选择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调研得知了农户的行为,分析得出这些行为可归因于农户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最后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2010年对北京市58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为教育水平、林地面积、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现在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问题等,且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完善林地林木的流转政策,促进林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合作组织的服务质量,扩大合作组织的服务范围;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扩大资金来源等促进林业合作经济组织顺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是国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试点省。到2004年底.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1596个,拥有成员213万户.带动农户661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3.6%,成员收入水平平均比一般农户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5.
如何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已日益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离不开农户的参与,了解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出真正符合农民要求的政策与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全国部分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和鼓励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较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以农民专业协会的形式组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苏州市各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而针对有些地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即政府有很大热情,而农民反应平淡,以及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最终的实施主体农户的合作意愿和需求缺乏了解,不能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的问题.我们在2007年随机调查了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张家港市以及吴中区、相城区的20个镇62个村的农户(共发放问卷200份),旨在通过研究农户的合作意愿和需求,从而为政府制定促进和鼓励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关政策以及把握苏州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方向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着的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这种博弈关系给广大农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有些地区,合作的意义已经为农户所认识,合作趋势也有所显现。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农民合作优于不合作。但成功的合作是有奈件的,那就是要引入外力来约束农户的投机,在这一方面,本文推荐的方法是构建“团队激励机制”,借此时农户的合作行为进行奖励,对不合作行为进行“惩罚”(负激励),以期推动农户合作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采用了安徽省4个市16个县的210户农民对专业合作组织评价的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回 归模型对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是否合作组织成员、人均耕地面积、 收入结构、经营农产品性质以及合作组织是否提供资金、技术服务等因素对农户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为 此,该文最后提出改善农户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农户融资担保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陕西省洛川县果农资金借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缺乏抵押担保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并认为,要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和防范贷款信用风险,应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保证人引入融资担保机制中,使之参与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金融交易,试图通过这种组织模式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来缓解农户的融资压力,使得农户融资担保机制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0.
采取分组抽样的方法,对福建省主要林区的永安市、将乐县,延平区、建瓯市、松溪县和德化县6个县(市、区)的30个村180户农户的调查结果:30个村共计有正式的林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9个,经营的山林占15.4%;非正式林业合作经济组织208个经营的山林占46%;100%的农户自愿参加三防专业协会。影响农户是否参与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其他产业发展对农户收入替代;就业替代水平;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和地方林业部门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北省林农合作意愿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当前林农的合作意愿不强,而且,小户的合作意愿明显低于大户的合作意愿。为了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大户与小户合作意愿的差异,本研究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保障合作利润的超可加性、采取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重复博弈的形成会有助于提高林农的合作意愿。  相似文献   

12.
运用交易成本、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组织创新和组织优势、专业分工等理论,深入剖析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这不仅有利于理解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内涵和实质,还将为中国林区坚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农户+农户合作中介组织+市场”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组织创新郭红东和丕禅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产品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兴起,涌现出了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势头强劲,“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已深入人心。如今,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超过15万个。仅2006年加入的成员总数已达到3870多万,是2002年的7.2倍,其中农户成员3480万,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8%。  相似文献   

15.
农户风险处理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社会化农户的行动逻辑,描述和分析了当前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风险谱系,以及农户应对这些风险的处理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庞辉  罗金 《林业经济问题》2015,35(2):150-154
基于辽宁省12个县315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试图对北方集体林区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发现林地面积、林业收入、非农收入占比等因素能够对林农的参与意愿产生显著影响。针对问题,提出政府应加大宣传与投入力度,鼓励大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促进林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提升农户加入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个体对群体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林业合作组织与林农的博弈行为,研究了合作形成的条件和违约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的长期收益、对长期收益的认可程度、合作的当期收益、合作外部性的影响、合作的风险、监管与处罚是影响合作双方博弈行为的重要因素;丰富合作的内容与形式、合理制定利益分配方案、加强对长期收益的宣传力度、培训营林大户提高其管理水平、实施公益性补偿、加强技术支持、提高政府监管力度等是促进合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本--收益的动态代,分析潜在成员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的时机选择问题,目的在于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困境提供一条解释路径,同时也为解决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分工合作理论为基础,对农业分工和专业化能否引致农户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西部地区5省20县355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建立Logit模型,验证了农户参与农业分工和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对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引致农户的合作行为,即农户参与农业分工和从事专业化生产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而户主、家庭特征、主要农产品类型、参与订单农业情况、市场和政策环境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169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影响,并利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各相关因素对我国农户参与意愿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程度、户主文化程度、户主年龄、家庭主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主要农产品销售半径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影响显著;家庭人口规模、户主性别、农产品类型、主导农产品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家庭耕地面积、农产品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程度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诸多因素中,一些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机理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