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回顾日本农户兼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其次探究中国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而后结合内蒙古农村牧区1332户农牧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现状;基于此总结日本农户兼业的发展规律,提出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2.
农户兼业问题是在我国人地矛盾较尖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制约下形成的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均衡形态,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普遍现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户兼业经营现象将长期存在,并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普遍趋势。近年来我国农户兼业现象进一步不断深化,且兼业农户的比重远远超过了纯农户。文章首先对河南省农户兼业整体情况进行阐述,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对样本农户数据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河南省2004~2011年间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值较高,同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3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小麦技术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I兼农户的技术效率高于纯农户和Ⅱ兼农户,其中Ⅱ兼农户的技术效率值最低;最后文章讨论分析了3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小麦技术效率存在差异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农村兼业经营与劳动力非农化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了我国农村兼业化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提出我国不仅不能立即取消兼业,而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某种兼业需长期存在,但推进兼业化向专业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关键是要从土地流转制度、人口流动和资金转移制度入手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苏州农户兼业行为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微观上看,兼业是农户在一定条件下合理配置家庭要素的理性选择;从宏观上分析,农村普遍的兼业现象则可能导致农业投入要素质量下降、土地粗放经营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调查发现,苏州地区农户兼业现象相当普遍,决定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经营农业用地面积、家庭劳动力结构、当地非农产业发展情况等。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户兼业行为的干预,引导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尽快离农,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规模种植农户非农兼业的行为普遍存在,那么其非农兼业是否降低了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本文基于湖南省7个县市共418户微观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外出兼业对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非农兼业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农户兼业仍然有利于正向提升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外出农户兼业收入越高,或兼业地区离其农村家庭越近,越有利于提高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分析影响机制时发现,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可通过加入互助合作组织、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流转耕地地块集中化生产和农场化经营来影响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对农户家庭耕地总面积的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农户耕地流转面积应保持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否则过犹不及,而家庭最优耕地总面积处于100~200亩之间;此外,年轻农户选择外出兼业,或者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其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也越大;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较少时,如果有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将不利于提升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但三人及以上则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背景下,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规模种植农户非农兼业的行为普遍存在,那么其非农兼业是否降低了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本文基于湖南省7个县市共418户微观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外出兼业对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非农兼业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农户兼业仍然有利于正向提升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外出农户兼业收入越高,或兼业地区离其农村家庭越近,越有利于提高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分析影响机制时发现,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可通过加入互助合作组织、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流转耕地地块集中化生产和农场化经营来影响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对农户家庭耕地总面积的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农户耕地流转面积应保持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否则过犹不及,而家庭最优耕地总面积处于100~200亩之间;此外,年轻农户选择外出兼业,或者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其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也越大;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较少时,如果有农户选择外出兼业,将不利于提升家庭农业劳动生产率,但三人及以上则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存在权属不明、界线不清、耕作不便、监管不力、流转困难、影响稳定、制约发展等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居民进入城镇,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亟需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针对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弱化农村土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山东临沂10个村的农户兼业问卷调查所取的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人力资本水平与农户兼业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非农技能培训、年龄、性别等对农户兼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有非农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时间长,而农业劳动时间越短;年龄越大,非农就业时间越短,农业劳动时间越长;与女性劳动力相比,男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时间长,农业劳动时间短。最后,本文就减少异地兼业和兼业Ⅱ型、提高专业户比重、释放农村女性劳动力、改善中年农民工就业等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文认为,兼业农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人口经济现象。据此,作者在概述我国兼业农产生的经济背景、兼业农的特点和形态、兼业农的经济社会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兼业农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一)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机制,“总体机制”是在农业产业或农村社区对农业劳动力的“推力”,非农产业或城镇社区对农  相似文献   

10.
农地确权政策和农地流转对农户兼业有其内在影响机制,本文探究农户兼业化程度的提升路径,为克服中国农业规模发展局限性、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政策依据。从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单期影响农户兼业的最优化数理模型,借助华中三省897个农户微观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PSM模型探究农地确权对农户兼业选择及兼业化程度的影响,检验农地流转在农地确权对兼业化程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机制,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明晰的农地产权使农户更有可能选择兼业,同时显著提升农户兼业化程度;农地流转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1.67%,且主要来源于农地转出;农地确权对小规模农户、农地细碎化程度高及农资投入低等农户的兼业化程度提升效果更明显,且进一步发现在兼业类型上农户可能选择务工而非自种或自营;在兼业地区上农户可能选择本县外的区域。因此,要切实做到“确权到户、确权到位、精准确权”,通过结合农地流转更好发挥确权对农户兼业的提升效果,以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论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上世纪 70年代末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 ,拥有了较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兼业化这一问题也随之产生了。本文拟就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1 兼业农户的界定。兼业农户是相对纯农户 (只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 )而言的 ,它是指农户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既从事农业 ,又从事农外活动的多元化的经营活动方式。兼业农户的界定包括界定的对象和界定的标准。界定的对象一种是将农场主作为定义的对象 ;另一种是将整个农场 (或农户 )作为定义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厘清农村人地关系的理论和现实,由此得出一般分析框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图形示意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分析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内涵、特征及现实问题,总结人地关系一般框架。研究结论:考察中国农村人地关系需从土地功能、制度安排和农民行为三个角度出发,需要实现人—地—权的有机统一,进而实现人地关系和谐并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口转化问题,是农村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各国国情不同,转化的模式也不会一样。“离土不离乡”作为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转化模式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否就是我国农村人口转化的目标模式?对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读后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一、“离土不离乡”是一种过渡性的人口形态;二、“离土不离乡”不是农村城市化的目标模式,只是通向目标的过渡模式;三、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应率先建设县城及对县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大镇;四、小块土地兼业经营对农业的消极影响,只有通过兼业人口大量离土离乡才能解决;五、对“离土不离乡”的经济、杜会、生态效益需要科学论证,系统权衡,从优抉择。因篇幅较长,将分两期刊登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兼业化还是集中化?:与冯海发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新的农村土地革命。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并未从理论上找到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道路,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明确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于是,当农村改革陷于胶着状态之际,我国农业发展是走农户兼业化还是走土地经营集中化道路的理论纷争便愈益激烈起来。不少同志认为我国农业应该走农户兼业化的道路。这使我们大惑不解,现就这些问题谈点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农经学界普遍认为,不了解兼业,就无法了解日本的农村经济。可见,兼业化在日本农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的政治,经济,自然和历史条件与日本迥然不同,但就兼业化在日本农村经济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来说,却不能不引起我国农经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日本农村经济兼业化的发展过程与我国当前农村经营结构发展的趋势作一比较研究,以有利于我国农村经营结构沿着客观经济规律的轨道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增长与兼业化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农林统计调查》1986年第3期上有一篇文章淡到日本目前的农村兼业化问题。对于兼业化的由来与发展情况,别的地方谈过的已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里专门有一段讲了兼业化与农产品出售额的关系问题。下面,是文中的统计表:  相似文献   

17.
苏州农户迁移行为的相关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是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微观主体,分析和把握其乡-城迁移的真实意愿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政府采取有针对性政策措施,吸引农户从农村走进城市.兼业是农业劳动力向外迁移的另一种形式,是没有伴随人口地域变动的职业转换,农户兼业对城市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据近期在苏州农村的实地调查,分别从迁移理论、意愿调查及计量分析等不同视角探讨影响农户迁移的因素,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运用农户模型构建兼业对耕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的分析框架,在分离性成立的前提下,以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分组比较、数据包络等方法分析不同兼业类型农户之间的耕地利用行为和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兼业类型对农户耕地利用方式和行为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型农户的投入、管理行为和土地规模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兼业农户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等高于纯农户,在兼业户中兼业户Ⅱ高于兼业户Ⅰ;不同的耕地利用行为又导致了耕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在分离性成立的条件下,数据包络分析计算出的技术效率表现为纯农户大于兼业户Ⅰ,且两者均大于兼业户Ⅱ。  相似文献   

19.
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农村合作金融也伴生很多风险。从合作金融机构非法集资典型案例分析,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问题有: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权限不明,职责不清;监管人员水平普遍偏低,人事制度不健全;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突出,外部监管力量不足;需要从以下方面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框架:明确监管机构职责,划定监管权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强化外部法律监管,提高监管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兼业是我国现阶段农民家庭经营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已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兼业还将存在,但兼业化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探索发展农业主业的各种途径,以扩大规模经营和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兼业农户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很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将进一步分化。为实现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即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使有条件的农户彻底离开农业进入非农产业领域。土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功效大启示我们,通过建立能代替土地保障效用的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将对兼业农户向非农转移创造条件,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