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雪琳 《中国经贸》2011,(10):49-50
2006年颁布的中国新审计准则给注册会计师职业带来革新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新审计准则对审计民事责任判定之影响的讨论。本文从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入手,分析了审计准则对审计民事责任判定的各项影响因素.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进行和审计报告结论的形成,同时随着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审计职业判断对审计风险控制将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文章从审计环境、执行主体、被审计单位三个方面,论述了影响审计职业判断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3.
新国际审计准则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围绕如何提高审计人员评估风险、发现舞弊的能力,对现行审计风险准则作了一系列的重大修订,要求从审计2004年12月15日或之后开始的期间财务报表起,执行新风险准则及相应修订发布的其他准则。新国际审计风险准则与以前准则相比有重大实质性变化,在新的准则中审计风险被定义为“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适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是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综合风险,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而在旧准则中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从理论上看该模型并无不妥,但实务操作难度很大。改变后的审计风险模型让审计人员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重大错报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实施审计程序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依据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确定并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以便把检查风险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低水平。新国际审计风险准则是如何改进审计风险的评估呢?  相似文献   

4.
张雪云 《中国经贸》2011,(18):185-185
新审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全面执行,新准则区别与传统审计准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全面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我们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进而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国内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客户主要是小型被审计单位,  相似文献   

5.
柯川 《中国经贸》2012,(12):280-280
从1995年公布的第一批《独立审计准则》到2006年的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我国审计准则的每一次发展都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分析了五次重大审计准则变动对审计意见类型分布的影响,并对审计准则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新准则的实施也为审计事业带来新的契机和发展,学习实践和运用新的《审计准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审计机关的重要课题。而新准则与审计实践适应性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磨合,矛盾与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本人就新审计准则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对策及审计风险的防范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望与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审计特征分析入手,探究其合理、可行的审计对策,从熟练掌握债务重组准则的新规定、适当引入审计风险模型、重视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影响、审查债务重组损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谨慎发表审计意见等方面对策加以阐述,旨在对审计实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邵青红 《特区经济》2007,(3):284-285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经历了多年发展,其理论基础、技术方法日益完善。我国新颁布的审计准则体系就建立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之上,这有助于我国审计业的发展,拉近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标准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邹桢桢 《中国经贸》2023,(17):115-117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财务审计策略,以帮助审计师和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准则下的审计原则和方法。文章首先对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概述,包括其背景、主要特点和应用范围。其次介绍了企业财务审计策略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性原则、审计证据原则和审计风险原则。最后详细讨论了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财务审计策略的具体内容,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测试、会计估计和政策的审计,以及报告和意见的形成。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为审计师和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伶俐 《魅力中国》2011,(17):330-330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审计准则),已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我国审计法制建设领域的又一件大事,对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发布了新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段,披露根据其职业判断认为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关键事项。文章通过事件研究法得出,市场对新审计准则的发布前后的反应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表明我国审计准则的修订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能有效提高审计报告中的信息含量及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容玲 《中国经贸》2010,(6):178-179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独立准则制定机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在得到公共利益监督委员会的批准后,发布了新修订的七项国际审计准则。本文主要分析了本次重新修订和起草的国际审计准则第200号(ISA200)的新变化,并与我国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一般原则进行比较,分析了ISA200的修订对我国审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和方法,标志着我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审计准则体系的确立。新审计准则体系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本文对风险导向审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蕙璇 《理论观察》2013,(12):184-185
风险基础审计程序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如果不找出风险发生的原因,审计人员就无法判定风险发生的频率或找出进一步审计方法;如果风险无法确认,审计人员就无法决定进一步检查的顺序和检查的控制风险.文章主要围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为依据,介绍几种风险识别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计风险意识和风险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准则的颁布对我国企业的管理扣对企业的审计工作都带来了普遍的影响,引发了重大的变革。文章从会计处理的四大流程的角度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带给管理扣审计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日常管理扣实施审计时应该予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了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新审计准则在审计理念上的最大突破是所采用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转变为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也称为改良的风险导向模式).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对现代审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勤 《乡镇经济》2005,(8):51-53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现代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制定新的审计理论与准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审计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本文在介绍知识经济的同时着重就知识经济对传统审计、审计目标、审计准则及审计方法等方面影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审计机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新准则顺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发展要求,对有效促进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通过对新准则的贯彻和实施,将有效促进审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分析了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特征及其成本收益的分配过程,指出了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和综合性,并运用经济学公平与效率的评价标准对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进行了探索性评价,认为只有"功利主义"与"罗尔斯(Rawls)主义"两种评价标准的有机结合,审计准则才能是自实施,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制度上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20.
2016年12月3日,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审议通过,财政部批准并发布了新审计报告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504号——在审计报告沟通中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新审计准则是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目前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国际最新的审计准则标准,对原有审计准则进行深入研究改革的成果。新审计准则相对于旧的审计准则最主要的不同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增设关键审计部分,还有披露审计工作中的难点重点等审计项目的信息。文章将对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变化对审计报告工作的影响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