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健 《中国经贸》2011,(6):46-47
长期以来,一谈到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们就会引用按支出(需求)法计算GDP的公式,即: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出口-进口)。在这个公式里,外贸的贡献被抽象为净出口额多少。这给了人们一种错觉,似乎出口越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而进口的贡献则成了负值。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今天,轻进口重出口的观念与现实都该重新审视和调整。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出口促进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Balassa,B.1979;Erkin Bairam.1988),然而在中国,近年来出口虽然以很快的速度增长,但是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和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两个指标的发展变化显示,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减,而且波动剧烈(史言信,2009;张亚雄,陶丽萍,2009)。中国的外贸乘数效应弱化,对国民收入影响有限(罗静,李春明,2007)。  相似文献   

3.
从外贸依存度来看,外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大;以外贸净出口(外贸顺差)贡献率与拉动度来衡量分析,新时期外贸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投资与消费;外贸相关性回归模型,进口分解法,经济增长弹性,工业出口外向度等方法的分析,验证了外贸对经济增长发挥的显著作用。当前保持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转变浙江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12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依然很不容乐观,我国经济和贸易部门承受着很大的政策调整压力。我们不仅要高度关注“稳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更要重视外贸结构变化对增长潜力的长期影响。在我国“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中,净出口(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容易被高估(外贸总产值与增加值的区分),出口下滑对国内整体经济的影响很容易被夸大。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外贸依存度逐年提高,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文章基于我国1990-2014年的经济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净出口额以及进出口总额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最后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和贸易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及评价 地区生产总值(GDP)从使用的角度看,由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最终消费支出反映消费需求,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反映投资需求,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额反映净出口需求,即出口的货物和服务与进口的货物和服务的差额。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的共同作用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态势。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总量及结构变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河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河北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其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高于进口,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依然很不容乐观,我国经济和贸易部门承受着很大的政策调整压力。我们不仅要高度关注"稳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更要重视外贸结构变化对增长潜力的长期影响。在我国"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中,净出口(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容易被高估(外贸总产值与增加值的区分),出口下滑对国内整  相似文献   

9.
耿莉萍 《中国经贸》2013,(17):70-72
尽管今年7月我国进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从上半年来看,外贸企业出口艰难的时期并没有完全过去。今年6月进出口双双下降表明近期我国外贸环境依然严峻。从上半年总体来看,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9976.9亿美元,增长8.6%。外贸增速放缓并没有超出8%预期,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显著下降,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只有0.9%,拉动GDP增长仅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外贸对广州经济增长贡献"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有必要讨论该问题。研究该问题的方法较多,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利用有关宏观经济变量,对外贸与广州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广州经济增长的外贸贡献率和外贸拉动度进行了计算。表明,在1990~2011年期间,广州的出口弹性平均值为0.17,即出口每增长10%可以促进GDP增长约1.7%。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出口扩展型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利用1982~2006年的GDP、服务贸易进口、出口、进出口、资本投入以及劳动投入的数据,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1983~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平均为18.90%,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进口的贡献。文章最后得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联储本轮加息目标值或低于此前两次——美国经济金融形势评论 (一)二季度GDP增速达到4%,PMI创下三年新高 美国二季度GDP环比年化达到4%。从分项数据看,消费支出强劲、投资增长加速、库存回升与净出口好转对GDP走强均有贡献。二季度里私人消费维持强劲增长,对GDP增长贡献1.69个百分点;私人投资为GDP总贡献2.57百分点,大幅好于上季度拖累经济1.13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许小年教授2008年12月27日在燕山大讲堂做的题为“迟到的衰退”主题演讲的一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全靠投资。目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投资、出口和消费投资。投资现在占GDP的42%左右,其增长率在过去几年平均每年为20%;出口,通常经济学上的计算只是净出口,去年净出口占中国GDP的9%,而出口的增长平均每年为30%,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2009,(10):70-71
在连续环比下降5个季度后,日本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环比0.6%的增长(经价格因素调整)。止跌回升的势头虽然让人惊喜,但是从分项数据来分析,复苏主要受外需和财政刺激带动。其中,出口需求的增长和进口的疲软促使净出口对环比增速的贡献达1.6%。内需的增长则是因为政府对汽车及家电的消费推动,并受到政府支出上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区生产总值(GDP)从使用的角度看,由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的净出口三部分组成。最终消费支出反映消费需求,资本形成总额反映投资需求。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额反映净出口需求,这三大需求通常被人们称之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16.
正三大需求是指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经济学通常把它们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国际上一般按支出法来分析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通常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占GDP增长的份额来反映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分析近年来广西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找出制约广  相似文献   

17.
《特区展望》2002,(5):19-19
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3%,而2000年中国GDP比上年增长8%,增幅下降了0.7个百分点,而且呈逐季下滑态势。原因何在?国家信息中心分析预测高级顾问梁优彩在近日发表题为《农民收入:全局增长的心病》的文章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农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文章指出,从影响GDP增长的净出口、投资、消费等三大因素分析,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2001年,我国出口增长了6.8%,仍比全球贸易增长率高出约6个百分点;进口增长8.2%,全年贸易顺差仅比2000年减少15.46亿元,商品净出口下降的减少…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5年里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其间 GDP 增长了60%,出口增长了140%。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和第四大贸易国。在未来的5年里这种增长速度能否持续以及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点在哪里,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途径和可持续性在西方经济学中,国内生产总值GDP 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用支出法核算的 GDP 的公式为:GDP=C I G (X-M)其中C指居民的个人消费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I指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类;G 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X-M)是净出口,X 指出口,M 指进口。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引  相似文献   

19.
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对外贸易的两个方面-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具本作用究竟如何呢?或者说出口和进口哪一个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一些呢?本文通过对我国1952年以来的GDP与进出口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计量分析,并根据格兰式(Granger)定理运用EG两步法建立三者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进口增长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于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原动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根据1986-2007年浙江省的出口、进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综合运用对外贸易对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贡献度、拉动度和计量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浙江省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增长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外贸易的出口作用大于进口),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