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帮助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并完成学业,国家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然而受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后很大一部分选择失信违约拒不缴还贷款,致使银行助学贷款坏账率偏高风险加大.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国家助学贷款供需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阐明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已决定中央财政将于2006-2008年间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开始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直接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在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的博弈关系中.通过加大资助力度和政策性银行直接发放助学贷款等举措,无疑将有助于短期资助的直接目标(贫困生上得起学)实现,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但由于继续存在基于目前的信用性政策定位而导致的约束不足,未能完全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生的有效资助和综合素质培养问题;同时.新措施对学校的要求与激励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3.
杨佳 《魅力中国》2010,(36):174-174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加速人才培养,促进公平,使经济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深造的重大决策。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主体。虽然国家助学政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无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收回概率不确定,贷款学生信用缺失等现象屡屡出现,使得银行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时顾虑重重,部分银行“惜贷”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汤先问 《中国经贸》2009,(20):118-118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较高,一直困扰着政府、高校和银行,直接影响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银行从事助学贷款管理工作8年,结合实际工作体会谈几点违约管理方面的看法供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政府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过程中,银行、学校、贷款学生、社会这四方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关者体系,由于贷款学生和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助学贷款的政府强制性以及国家征信系统执行的缺失性,导致银行在助学贷款的发放上的风险。通过对银行、高校和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行为建立博弈模型,对高校与学生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最后提出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高校资助体系中覆盖率最广、资助力度最大的一项政策.由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政策引导,学生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的商业性贷款,属于风险性贷款,存在金融风险、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风险.文章从学生还贷的角度,运用Delphimethod构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同一层次的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得到评估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对于上层指标的权重,从而科学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杜冬萍  刘恩栋 《特区经济》2004,(11):232-232
我国从1999年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2002年第一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部分学生进入还贷期,贷款风险开始凸现。到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相关的数据却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还贷风险的增加使各经办银行暂停了不少高校的助学贷款业务,国家助学  相似文献   

8.
诚信与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让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各高校分别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其中,国家助学贷款已日益成为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为减轻贫困大学生的还贷压力,要通过诚信原则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来约束和规范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各方行为,弥补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这是教育部在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出台时提出的口号,但是有关方面统计数据显示:从1999年国家实施助学贷款以来.全国借贷学生违约率已占到近30%。然而.澄城县信用联社自1998年开办商业助学贷款以来.7年间累计发放货款3200多万元,资助学生5800多人。至今,全县无一名学生因贫困面无法上学,且无一笔沉淀款,收息率实现100%。全国高校、银行都头疼的事情,一个小小信用社是怎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诚信教育与助学贷款分离,社会诚信氛围淡薄、助学贷款办理信用缺失等问题,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正确执行。必须通过经济资助与教育资助的循环,在校教育与离校教育的延伸,认清国家助学贷款特点,抓住教育关键时期,落实对贷款学生的自强教育、感恩教育、心理教育,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与诚信品质教育的结合,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和高校诚信教育工作顺利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工作,需要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同时推进。全面推行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使其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相应贷款管理制度;出台支持获贷贫困生回当地就业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原因,提出了提升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催收能力的若干建议。要增强贷款催收意识;加强贷款催收制度建设;打造高素质贷款催收队伍;加强贷后教育管理工作;依托新媒体建立催本催息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体系。  相似文献   

13.
国外助学贷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逐步完善新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背景下,本文对国外助学贷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贯彻和落实我国助学贷款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是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对我国助学贷款的发放和偿还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实和实施困难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策略,这对完善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瑾 《黑河学刊》2013,(9):100-102
自国家推行助学贷款政策以来,为众多贫困家庭减轻负担,圆了贫困学生的大学梦。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还款违约现象,阻碍了助学贷款发展的进程。深入研究还款违约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由政府主导、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面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确有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发放的,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商业信用贷款.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2004年进行重大改革后,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我国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时间不长,助学贷款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贷款学生违约率高.  相似文献   

17.
助学贷款高校受阻 2003年,高校被停发助学贷款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这一年正是助学贷款实施后的第4年.由于学生违约率过高,目前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各经办银行因此暂停了不少高校的贷款业务,至今尚未恢复.中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出台5年后,似乎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试点以来,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5年2月底,全国国家助学贷款金额96亿元,实际发放人数115万人,成为"奖、贷、助、补、减"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但从总体上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突出的问题是贷款供给不足,很多贫困大学生得不到帮助,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大学生.为了使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国家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但该体系从法理学的角度却存在权利义务不对等、效率低下等方面的瑕疵.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特困补助为辅的救助体系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国家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带有一定的政策性,对申请人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获得贷款,贷款的使用方向也有明确的规定。助学贷款面对的是经济困难的学生,而申请者又来自四面八方,经办银行将面对大量的申请人和各种复杂的情况.为此应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大学生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使银行对学生进行正确而客观的信用评价,从而确定是否批准贷款和获批的贷款金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