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海 《企业导报》2011,(4):148-149
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史敏 《会计之友》2008,(27):76-77
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一、利润表变化(一)六大会计要素作出重大调整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本文对形成利润表的各要素(尤其是利得和损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利润表应分成收入与费用、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与损失、其他综合收益三个部分进行列报,并采用多步法对利润表进行重新构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税后营业利润、税后净利、综合收益三个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基本指标,同时也揭示了利润表三个组成部分的转化原则以及转化类型。  相似文献   

5.
罗忠 《价值工程》2011,30(34):264-264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利得属于《企业会计准则》中一个新的概念,本文对于它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试图进行一个系统的阐述,并将之与收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对利润表三要素重新进行了定义,增加了利得、损失两个要素,并对利润表进行重新编排,确定了会计收益向综合收益转变。本文梳理了关于利润表改进的大量文献,就各家观点和利润表改进方案进行了综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已确认未实现利得与损失分别列报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使得企业业绩信息缺乏完整性、清晰性和及时性,也不符合国际财务报告改革的大趋势。改进的思路可以从理论准备和报表设计两个层面进行。从理论准备层面进行则要深化对企业业绩报告要素分类的研究和强化对企业业绩报告会计要素确认原则的研究;从报表设计层面进行则包括:一是通过补充揭示财务业绩信息、构成新的业绩报告体系,将传统利润扩充为"收益与全面收益表",使业绩报表报告企业的全面收益。二是以"实现"为标准,将收益划分为已实现利润和未实现其他全面收益两部分;将已实现利润划分为常规业务的经营利润和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偶发性业务形成的非常利得和损失。  相似文献   

8.
一、中期财务报告基本组成的比较国际会计准则规定中报应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反映权益变动或与业主的资本交易和给业主的分派所引起的权益变动以外的权益变动的报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政策和说明性附注。我国的会计准则没有要求企业提供权益变动表。这里的权益变动表所反映的是“应确认未实现的利得、损失”,其与反映“已确认的利得、损失”的收益表一起,综合反映企业的全面收益。我国目前的利润表是按传统的“收入费用观”来定义净收益,无法反映企业全部经营、投资理财业绩,不利于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预测未来。因此,在中报中应包括…  相似文献   

9.
为了与修订后的国际列报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趋同,我国于2009年6月11日通过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财务报表列报提出新要求,其中第七条对利润表的列报内容和方式做出了适当调整,在利润表中增加"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总额"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但是,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并没有规定其他综合收益的具体内容,这给实践中的上市公司带来了困扰。本文在区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的基础上,梳理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内容,期望能为实务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已确认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应同时列报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这使得企业业绩信息不具有清晰性,也不符合财务报告改革的国际趋势。本文对企业已确认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列报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现行列报方式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对基于企业已确认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列报的企业业绩报告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递延收益"科目被划为负债类科目,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存在不妥,递延收益应该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同时,文章提出了加快利得与损失会计理论研究,在政府补助会计方面体现中国特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利润表要素设置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若干缺陷,通过比较国际上主要国家会计准则中利润表要素的设置,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背景下,提出了设置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和综合收益五大要素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利润表要素设置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若干缺陷,通过比较国际上主要国家会计准则中利润表要素的设置,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背景下,提出了设置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和综合收益五大要素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计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其结果不能区分已实现的损益与未实现的损益,不能完整地反映企业的全部收益。本文阐述了借鉴发达国家全面收益理论与方法,采用全面收益的概念编制全面收益表。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将综合收益列报作为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内容之一而提出,但在综合收益观下的企业利润表列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主要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三个利润表要素的界定不明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和投资收益等项目的列报位置存在问题,对其他综合收益的计量不够全面,等等。基于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在利润表要素中增设"利得"和"损失"要素,将"利润"要素改为"综合收益"要素,取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等相关的措施。最后,明确了重构后的"综合收益表"及其相关的项目。  相似文献   

16.
一、债务重组收益成为上市公司美化业绩的工具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重组利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对作为债务人的上市公司而言,这意味着一旦债权人让步,其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债务重组确实有可能提高公司每股收益,这种做法使得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依靠关联债权人的债务豁免或以自身低值资产冲抵巨额欠款等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通常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8.
赵娟 《会计之友》2008,(33):54-55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利润表要素的设置仍存在一些不足,这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理解企业所报告的业绩,难以评估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本文对利润表要素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增加了利得、损失两个要素,将利润要素改为全面收益要素,按列报全面收益的要求对利润表格式进行了重排。  相似文献   

19.
新准则将资本公积重新定义为: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符合该定义的才确认为资本公积并予以计量。新准则下资本公积只设两个二级科目,即"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分别核算资本(或股本)溢价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科目核算内容与以往的会计准则、制度相同。"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内容具体包括:可供出售金融  相似文献   

20.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利润表要素的设置仍存在一些不足,这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理解企业所报告的业绩,难以评估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本文对利润表要素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增加了利得、损失两个要素,将利润要素改为全面收益要素,按列报全面收益的要求对利润表格式进行了重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