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现代乡镇》2012,(8):67-67
7月2日,本刊专家、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南方民间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彭澎指出,随着广州民间金融街的正式开业,民间借贷利率的“广州价格”也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2.
柳萍 《浙江经济》2011,(2):26-27
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要求,把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审时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相似文献   

3.
价格改革 任重道远文/文武汉广东经过十五年先行一步市场取向的价格改革,采取“放调结合、以放为主、放中有管、分步推进”的改革办法。对竞争性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已逐步放开,实行市场调节;对不宜竞争而仍由政府直接调控的商品和劳务价格,也进行了多次调整。旧价格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2005年12月26日全国范围内天然气价格的调整,有媒体称“资源价格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甚至已是“悄然提速”。资源价格改革是理顺资源价格,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节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惟一途径;也是中国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改革进行到目前阶段,其复杂性、艰巨性已非当年简单的“价格闯关”情景可比,资源价格改革若要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合理调整水利工程供水、城市供水和再生水价格;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建立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竟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由政府定价的机制;适时推进石油价格改革,建立与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扩大市场形成土地价格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用价格改革的理论指导价格改革的实践大家都知道,传统的价格模式能够运行了几十年,它不但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干部队伍和成套的政策,而且具有一个成体系的与产品经济理论相适应的、以主观价格为特征的价格理论在支撑着。今天我们进行价格改革,如果不摆脱传统的价格理论,改革就不能进展。在价格改革的实践中,在“调”和“放”的方法论上,长期争论不休。现在看来,这种争论的实质是旧价格理论和价格改革理论的较量,反映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格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产资料价格不合理状况,经过“六五”期间的调整,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价格偏低仍严重存在。“七五”期间主要任务是要搞好改革和理顺经济关系,这就给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提出了更为紧迫的任务。(一)生产资料价格改革要采取渐进的方式,分步进行当前,生产资料价格不合理,特别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疏通瓶颈,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增长,模式转换都要求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必须不停顿地进行,尽快理顺价格体系。但不能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的资源价格机制存在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重失灵的缺陷.克服缺陷的关键在于政府如何作为。在新一轮的资源价格改革中,政府应明确自身的角色与职能定位,为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基本的条件与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刘永富 《发展》2008,(4):5-8
2007年,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四抓三支撑”的工作思路,经济社会各方面等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价格工作成效显著。各市州和全省各级价格部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积极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加强涉农价费监管,稳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加大价格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价格监测、成本监审、价格认证等服务工作水平,深入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解决了大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价费矛盾,很好地服从和服务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0.
目前废钢铁流通领域存在经营体制、计划管理、价格管理三方面问题,现就价格问题谈一点粗浅意见。(一)废钢铁价格改革势在必行赵紫阳总理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七五”期间价格改革的重点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计划价格偏低。将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这两种价格趋于接近。搞好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是全面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当前废钢铁流通中执行的是国家计划价格,这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不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83年2月,全国价格改革还处于理论准备阶段,广东省价格学会在深圳召开“特区价格改革目标模式研讨会”上,提出“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调节价格为主”的特区价格改革目标时,得到深圳特区政府的果断采纳。接着采取了价格、工资同步改革的措施。在放开竞争性商品和劳务计划价格实行市场调节,调整垄断性、保护性、稀缺性、强制性的国家定价和收费,使价格逐步反映价值和供求中,取消财政对价格补贴,理顺价格、工资关系,初步建立起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发挥价值规律作用,促进生产,搞活流通,繁荣市场,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市场价格运行不规范,价格连续大幅度上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夏天,国家曾下决心在价格改革方面再迈出较大步伐,但由于前几年经济过热,需求过旺,经济结构失衡,货币发行过多,使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逐月上升,当年八月份与上年同期比较的上涨率已高达23.2%,群众对涨价的恐慌心理加剧,市场上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挤兑”、“抢购”风潮。面对这种局面。当年九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适当放慢价格改革的步伐首先着力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把抑制通货膨胀当作整个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把抑制通货膨胀当作整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为顺利推进价格改革创造条件。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治理整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宏观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价格改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价格机制转换是整个经济体制转换的必要前提。因此在由产品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改革进程中。破计划价格机制,立市场价格机制,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成为关键的一环。深圳特区的体制创新,可以说正是以价格改革为起点和突破口的,而今,深圳特区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制,其主要表现为: (1) 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已纳入市场调节的范围。经过“调放结合、以调为主、分步理顺价格”,“放调结合、以放为主,进一步理顺价格”等几个阶段的价格改革,至今深圳特区的商品价格除少数几个品种外,基本上全部放开,市场调节的比重点社会商品零售的99%。这说明,市场价格已成为特区价格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关于深化价格改革加强价格调控管理的意见文武汉我国经过十五年的价格改革,传统计划价格体制已经冲破,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正在形成之中。价格的放开搞活,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价格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当前的问题是,一方面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形...  相似文献   

15.
一、价格改革重点、策略选择的指导思想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既要抓住有利时机深化价格改革,又要正视不利因素谨慎行事。试图利用目前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再来一次“价格闯关”是失之偏颇的,可能会使中国的价格改革更加往后推延。中国的价格改革也许从其开始之日起就注定了要打持久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道》2008,(12):57-57
对于“价格双轨制”,有一种说法,“无论在世界的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只要提到中国的经济转型策略,就必然要提到价格双轨制。” 价格双轨制起于1981年,1985年正式实行。它指同一商品由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即同一城市、同种工业生产资料同时存在计划内、计划外两种价格的状态,国家计划任务内的生产资料实行国家牌价,超计划生产部分和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允许企业自销部分实行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7.
对广东价格改革的思考文蒋善利一、对广东价格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有的人认为,价格改革就是放开价格,放开价格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不管价格;有的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价格管理和调控,就是走回头路;有的人认为,价格放得差不多了,价格改革任务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8.
医疗服务价格管制与"以药养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医患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张。而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医疗服务价格管制所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提供了一个用于评价医疗服务价格管制的分析框架。本文的分析表明,医疗服务价格管制会导致“以药养医”体制的形成,而且“以药养医”这一间接定价机制,通常无法使患者的效用水平达到只存在道德风险和有限责任约束时的次优水平。因此,改革目前备受非议的医疗体制,重点在于放松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管制。  相似文献   

19.
“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为原则的承包制与价格改革的矛盾是极其明显的。因此,如何认识和处理好承包制与价格改革的关系,搞好两者之间的衔接,使企业承包制更加完善,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为顺利闯过价格改革这一难关提供良好的条件,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味地追求市场化.最终可能得到一个“坏”的市场体制,因此,我们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同时.必须关注价格运行的基础,如果市场有效运作的基础不成立,其运行的结果就很难合乎人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